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辽宁地区的双孢菇高产培养料配方,在凌源地区开展对比试验,研究4种培养料对双孢菇前期发酵、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杏鲍菇为主料的配方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以秸秆为主料的配方单位面积总成本较低,潮与潮之间出菇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推广适宜盘山县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解决水稻种植品种单一、丰产性低、风险性高的问题,通过水稻品种试验对比,综合考量水稻各个品种的品质与产量,让群众更加直观地认识和选择适宜的生产品种,为今后推广高产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材料1.试验品种天农029、平全9(对照)、吉单48、农大364、原单29、吉单212、绿育9928、绿育9915、东单80、吉单50、吉单711。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合扬中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特引进1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相关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对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选出群体性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扬中市内推广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6.
7.
黑山县花生品种比较试验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黑山地区种植的花生优良品种,以近年引进的花生品种为对象,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品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育23、花育36具有产量高、植株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合在黑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棉花套种的蚕豆品种.进一步鉴定鲜食蚕豆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及商品性,选取了4个大粒蚕豆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来选取最适合当地推广的大粒蚕豆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鲜豆商品性特选1号和2号要好于本地和慈溪大粒1号品种,套种的田块棉花长势明显好于未套种的.针对以上试验及结果,2021年将进一步进行试...  相似文献   

9.
10.
11.
双孢蘑菇MA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以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研究其MA气调保鲜的最适条件,包括不同大小双孢蘑菇对贮藏效果的影响、双孢蘑菇不同部位的酶活力以及包装方式对双孢蘑菇MA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MA气调贮藏的双孢蘑菇直径大小为30~40mm;通过采后避免机械伤害和保鲜处理前切除菇柄下1/2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褐变程度;双孢蘑菇包装方式的较优组合为:PE(0.05mm,防雾)薄膜材料包装,每袋装菇为总容积的80%,贮藏的第3天单面打孔2个。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双孢蘑菇贮藏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当相对湿度为95%时,不同贮藏温度下双孢蘑菇失重率和硬度衰减率的回归模型分别M=(1.3949+0.3519T)t,F=(2.4153-0.0204T+0.0225T2)t。贮藏温度2℃时,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双孢蘑菇失重率和硬度衰减率回归模型分别Mr=(61.0605-124.8105RH+63.985R2H)t,Fr=(9.6579-11.7530RH+4.2651R2H)t。结果表明,所得模型基本能预测双孢蘑菇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硬度衰减率的变化。经试验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抑制双孢蘑菇采后开伞、呼吸强度、PPO活性和褐变;而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将导致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率、呼吸强度提高, PPO活性和褐变度增加,对其采后生理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双孢菇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智能化采摘机器人的需求已迫在眉睫。为了给采摘机器人提供作业目标和参数信息,通过对双孢菇(白菇)深度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了目标检测和直径测量。首先,根据双孢菇三维纵深结构特点,开发了“淹没法”双孢菇-菇床基质分割方法,实现了双孢菇的准确检测;然后,通过坐标变换,得到双孢菇菇盖边缘点的世界坐标,利用Hough圆检测实现双孢菇的直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双孢菇检出率89%以上,漏检率低于11%,错检率低于2.26%,直径测量误差为2.15%~3.15%,单个蘑菇运算耗时约0.26~0.37s,可为双孢菇机械化采收提供在线、实时的信息决策支持,提高了双孢菇采收质量和效率,并有助于提高双孢菇采收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双孢菇工厂化生产中环境因子是影响双孢菇的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为此,针对双孢菇高效工厂化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开发了控温、调湿装置,设计了多因素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环境温湿度、培养料土温湿度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培养料土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7℃,温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0.4℃/h;环境湿度调控偏差小于3.5%,湿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5%/h;喷淋后培养料土各点位均处于最适含水量范围,含水量标准差约为4.04%。所设计环境调控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双孢菇生长所需环境要求。该系统可为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环境自动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的1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各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条件。试验表明:适合在沈阳地区示范推广的主要品种为辽星1号、千重浪2号、盐粳68、辽优1052和盐丰47;辽优1052相对比较适宜沈阳市以南的中晚熟稻区,并提出了部分品种在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水稻品种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1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各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条件.试验表明:适合在沈阳地区示范推广的主要品种为辽星l号、千重浪2号、盐粳68、辽优1052和盐丰47;辽优1052相对比较适宜沈阳市以南的中晚熟稻区,并提出了部分品种在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水稻品种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定了其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适合在沈阳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的品种,为沈阳市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