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首要环节,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的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运用先进的生物环境控制工程设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使育秧过程在室内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并按照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作业要求,培育出整齐、茁壮、易分检的水稻秧苗。 水稻工厂化育秧工艺流程如下: 晒种→脱芒→选种→浸种→催芽→脱水→播种→覆土→增温出苗→绿化炼苗→机械抛秧。 播种前要铺底土,底土和覆土要经过粉碎酸化、拌药肥处理。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步骤及使用的机具和设备如下: (1)育苗土制作育秧用床土要…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水稻插秧机械化。要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就必须实行机插秧的工厂化育秧才能满足需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工厂化育秧发展趋势,工厂化育秧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3.
详细论述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及设备,介绍了各种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首要环节,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的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运用先进的生物环境控制工程设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使育秧过程在室内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并按照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作业要求,培育出整齐、茁壮、易分检的水稻秧苗.  相似文献   

5.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国家经委和农业部技术推广项目之一。采用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可以早育秧、育壮秧、争积温、促早熟、增产幅度大;省种、省农膜、斤粮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工厂化育秧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户积极应用和推广的高科技项目。在工厂化育秧的设备中,怎样选择供电设备是降低育秧设备成本的关键。电源选择不当,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影响育秧设备效率的发挥、影响育出的水稻秧苗质量。结合我市的情  相似文献   

6.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是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及稻草还田机具等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机械设备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各种水稻育秧技术的分析比较,认为标准化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是大面积提高秧苗素质,实现培育壮秧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宁夏工厂化大棚育秧发展较快,但各地大棚建设标准不一,育秧机械设备存在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尽快地制定出适合宁夏水稻的工厂化育秧大棚建设标准,研发出高效育秧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8.
一是先后两次举办温室园艺机具演示活动。重点突出了蔬菜、花卉、苗圃园艺生产机械化,推动农机作业由粮食作物机械化向蔬菜、花卉、苗圃园艺机械化发展,延长服务链,开拓农机作业新领域。二是推广水稻标准化育秧取得成功。在新滩农场进行水稻工厂化育秧克服了水质差、土壤粘重不平的困难,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探索出一条社会化供秧的  相似文献   

9.
1工厂化育秧优势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工厂化育秧能够实现营养土装盘、盘内浇足水分、播种和覆土等多个作业环节一次完成,达到装土厚度均匀一致、播量准确、种子分布均匀及覆土均匀严密等农艺标准,为旱育壮秧奠定良好基础。工厂化育秧工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秧盘播种机是水稻工厂化育苗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对育秧质量、插秧效果有较大影响。介绍水稻高速精量秧盘播种机的结构,分析影响播种性能的因素。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播种性能可满足生产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种种苗移栽机自动取苗送苗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国内外旱地栽植技术和移栽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种苗自动取苗送苗机构。该装置采用PLC程序进行控制,使分苗系统和送苗系统按照各自的要求实现其动作,完成所需要的功能。该机构是一种集自动取苗、送苗、放苗于一体的多功能机电气一体化装置,可在种苗移栽的过程中代替人力来实现取苗、送苗的操作,且可应用于棉花、番茄、玉米等作物穴盘育苗的种苗移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蔬菜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播种非球形种子重播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清种装置,并通过对清种装置内流场仿真模拟优化了清种装置结构参数。对吸种阶段种子受力及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得到非球形种子在重播时,吸嘴通常会吸附两粒种子,其中一粒种子受主要吸力,另一粒种子受次要吸力。以茄子种子为播种对象,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对播种机进行播种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重播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吸种气压、清种气压、振动频率,对空穴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清种气压、吸种气压、振动频率,对合格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吸种气压、清种气压、振动频率。建立了吸种气压、清种气压、振动频率3个主要因素与重播率、空穴率和合格率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吸种气压、清种气压、振动频率对重播率、空穴率、合格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即吸种气压为15.7kPa,清种气压为3.3kPa,振动频率为50Hz时,重播率为1.26%,空穴率为1.75%,合格率为96.99%。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验证,得到重播率为1.4%,空穴率为1.7%,合格率为96.9%。  相似文献   

13.
水稻育秧播种机钵体苗底土压实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能实现水稻精密育秧播种机钵体软、硬秧盘穴孔底土压实的通用装置,该装置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系统核心,采用步进电动机和送盘行程开关实现秧盘供送,以及限位行程开关和对准接近开关实现秧盘穴孔与压实辊指对准,压实辊指与秧盘穴孔内底土相互作用完成底土压实。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了该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压实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满足秧盘穴孔底土压实的工作要求,实现了穴孔与压实辊指的精确对准和底土压实,当生产率在500盘/h、提前角对应弧长为1 mm时,对准率为98%,满足钵体苗穴孔底土压实的技术要求;育秧试验表明,增加穴孔底土压实深度,可提高秧苗素质,保持土壤根系坚实不散,有利于栽插作业,压实深度为6 mm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2ZB-8型水稻移栽机摆秧机构及钵苗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2ZB-8型水稻移栽机核心工作部件一摆秧机构的参数化虚拟模型和水稻钵苗的虚拟模型;通过仿真与物理试验的比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虚拟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动力学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育苗移栽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提高穴盘苗移栽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对穴盘苗移栽机的取送苗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对取苗机构和送苗机构进行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确定其最优结构和参数。土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机取苗速度为4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7.21%,穴盘苗平均基质损失率为7.97%,栽植成功率为95.40%,作业可靠性达到92.74%。移栽机移栽作业各项指标满足农艺要求,可为小型移栽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菜钵苗开沟槽水平推苗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油菜钵苗移栽效率与质量,设计了一种适合厢面开沟槽水平推苗移栽的栽植机构。为了分析和优化该机构的结构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和运动学方程,并编写了基于Matlab的人机交互式程序。结合油菜钵苗水平推苗移栽的农艺要求,探讨了栽植机构运动轨迹与幼苗移栽直立度合格率的关系。研究了水平推苗移栽的运动机理,优选了栽植机构杆件长度、安装位置和初始角度等参数,并根据该参数设计了油菜钵苗幼苗移栽试验装置。进行了栽植机构运动静、动轨迹验证试验和栽苗试验,轨迹验证试验表明,样机实际运动规律符合仿真设计要求,栽苗试验表明,在行驶速度0. 4~0. 6 m/s、栽植机构循环频率在1~1. 5 Hz之间,移栽株距0. 2~0. 3 m,移栽深度0. 04~0. 06 m时,水平推苗栽植合格率不低于90%,说明水平推苗移栽满足油菜钵苗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17.
抛秧机导苗管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苗管是水稻抛秧机实现有序抛载的一个关键部件。利用有限元处理方法和ANSYS有限元软件。对2ZQP-1型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导苗管建立了弹性壳元模型;对导苗管进行了模态分析,求出了其固有的频率及相应的振型;根据导苗管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2ZQP-1型抛秧机导苗管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水稻是实现我国粮食稳定供应的主要支撑要素,种植产量高、分布范围广,属于直接经济作物.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对水稻种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节约和增产的双重优势,摆脱对水田条件的强度依赖.在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水稻气力有序抛秧过程中钵体苗与导苗管碰撞机理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对钵体苗的应力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通过设置不同的碰撞速度和不同的碰撞位置,得出碰撞过程中钵体苗内部的应力分布,并对应力时间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发现所得的结果与碰撞理论基本相符,为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秧苗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现有机型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秧苗移栽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栽苗、覆土及镇压等工序。该机器由栽植机构、输送机构、开沟器、镇压轮、覆土机构、传动机构、悬挂部分及辅助部分等组成。为此,重点介绍了栽植机构、传动机构、输送机构以及机架及轮架的设计。栽植机构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连杆作为栽植臂;传动机构采用齿轮及链轮传动;输送机构采用滚筒和皮带。实验证明:该机栽植效率在8 5%以上,性能稳定,栽植速度较高,减少了栽植手的疲劳强度,给农民带来较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