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白土化稻田的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土化稻田淀菜淀板结,养分贫乏,保肥供肥能力差。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形成这部分稻田低产和失收的根源是土质,与稻田水的管理也有直接关系。由于这些稻田水利条件差,水稻栽后往往长期灌深水,静水加压,土壤板结,通透不良是低产无收的另一个原因。另据化验和有关资料报道,这类土壤低产失收与缺硼、钼、锰、锌、铁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关系。此外,长期大量施磷也影响水稻对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已开发的水稻田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面积不大、分布却相当广泛的低洼田地,这种稻田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土壤冷凉,耕层浅,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低,严重影响水稻标准化作业,已经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兴宁县低产稻田土壤障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耕作层浅、酸度大、受旱受涝和冷底是形成兴宁县低产稻田的主要原因。在提出相应的改良技术措施中,着重介绍了垄作对改良冷底和内涝低产稻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潜育型稻田低产原因,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旱育秧中苗抛栽综合栽培技术在潜育型稻田中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旱育中苗抛栽具有分蘖早、有效穗多、增产、增收等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潜育型水稻田旱地育秧抛栽技术。  相似文献   

5.
寒地稻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土壤供氮能力是影响稻田氮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寒地稻田与南方稻田相比具有氮肥用量低和氮素利用效率高的特点,通过比较南北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差异,以期揭示土壤氮素矿化与寒地稻田氮素高效利用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苏省高肥力的乌栅土和中等肥力勤沙土,以及黑龙江三江平原高中肥力白浆土型水稻土,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法,在25℃、30℃和40℃条件下恒温培养28 d,测定培养前后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并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通过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拟合土壤氮素矿化与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南方高中肥力土壤酸解氮、氨基酸态氮占土壤全氮比例均高于北方高中肥力土壤,北方稻田土壤碳氮比较高。在25℃培养28 d,南方和北方高肥力土壤间,以及中等肥力土壤间累积矿化氮量无明显差异。当温度为40℃时,南方高肥力和中等肥力土壤28 d累积矿化氮显著高于对应肥力的北方土壤。这与南方土壤有机氮含量或者有机氮所占比例较高有关。One-pool模型拟合显示,在25℃时北方土壤矿化势(N0)比对应肥力南方土壤增加了35.9%-36.3%;当温度为30℃和40℃时,北方土壤与南方对应肥力土壤相比N0降低了6.1%-32.7%和20.9%-36.7%。北方土壤微生物不耐高温,是其40℃矿化势较低的原因。有效积温模型拟合显示,随温度增加同一土壤氮矿化特征常数n值逐渐减小;南方土壤的氮矿化特征常数K值较高,而北方土壤n值高,表示南方中高肥力土壤的初期矿化速率高,而北方中高肥力土壤后期矿化速率高。【结论】土壤矿化氮含量和矿化势受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碳氮比、土壤有机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影响,25℃下北方稻田土壤可矿化氮量较高,而且相对南方稻田土壤而言,寒地稻田土壤氮素矿化前期较慢,后期较快的特点与水稻吸氮更协调,这是寒地稻田氮素高效利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周年消长及调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红壤性水田约占全省稻田面积的65%,而亩产500斤以下的红壤性低产稻田,尚有600多万亩,影响了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红壤性低产水稻土的主要缺陷是酸、瘦、板结。其主要形成原因是土壤缺乏有机质。为了做好红壤性低产田的改良工作,我们曾对红壤性稻田低产变高产和双季稻绿肥制土壤有机质年周期消长规律及其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板浆白土的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南部茅山丘陵地区是一个以水稻、麦类、油菜、蚕豌豆、甘薯、大豆和杂豆等作物为主的农区,但生产水平較低,是江苏南部的一个低产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低产土壤分布广泛,水田中主要低产土壤类型为白土,其中肥力最低的为板浆白土。白土田大部分是一熟水稻,常年亩产量250斤左右,小部分于冬季种植元麦、大麦或小麦,亩产量60—80斤,只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稻田与邻近气象站的温湿度差异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评估的影响,利用HOBO温湿度传感器,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柯郑村通过稻田小气候观测,分析了稻田与邻近气象站的温湿度差异,并利用水稻高温败育模型评估了该差异对水稻高温热害损失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从分蘖至成熟期,稻田的相对湿度比邻近气象站点高8百分点左右;分蘖至抽穗开花期稻田日最高温度比气象站点低1.1℃,灌浆期稻田与气象站日最高温度差异逐步减少,黄熟期后两者差异不大;而分蘖至抽穗开花期稻田日最低温度比邻近气象站低0.7℃左右.此后,随着低温过程的出现,稻田与邻近气象的日最低温度差异在增加,灌浆至成熟期差异达到2.0℃以上.当最高温度低于35℃时,考虑稻田和气象站点温度差异后,估算得到的败育率比直接利用气象台站数据低50%,随着高温指标的增加,该差异在减少.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条件1.自然气候条件试验地选择在通伏乡通城村,地势平坦,地下水深1.2米。该区域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2884小时,年平均气温8.4℃,7月平均气温为22.6℃,全年≥10℃有效积温为3178℃,正常年份水稻能正常成熟,个别年份由于早霜在9月20日左右来临,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2.农业生产条件试验地灌排方便,属常年稻田,土壤盐渍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 1975年—1978年我们针对皖南地区主要作物水稻(早稻) 对氮磷钾的效应,作了多点试验.以研究红壤性稻田的自然供肥状况及其对氮、磷、钾肥的效应和水稻高产的科学施肥技术,为大幅度地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供合理施肥的依据.本文着重探讨下面几个问题,即氮肥、磷肥、钾肥效应与水稻产量、氮磷钾营养平衡的关系.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一) 试验地区的基本情况: 试验田选择在宣城与广德之间低丘陵地带红色粘土的水稻田.该地区气候条件较好,年平均温度15—17℃,无霜期约  相似文献   

11.
一、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 1.对水稻的好处 让鸭子在稻田中长期生活,在水稻田中自由穿行、觅食,可以刺激水稻的生长,同时能为水稻除去杂草和害虫.鸭子排的粪便又是很好的农家肥料,能被水稻很好地吸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水稻的长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节约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力的支出,是个一举多得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试验目的为了验证应用拿敌稳与安泰生混配使用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的安全性及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做此试验。二、试验条件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龙粳21。2.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土壤p H值为7.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9%。试验地为连作九年的水稻田,常年水稻叶瘟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3.
高温天气随气候变暖趋势逐渐频发,研究高温天气背景下的稻田蒸散对分析区域水分平衡和季节性高温干旱防治有重大意义。2016年8月11—26日形成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日最高温度≥35℃),期间稻田蒸散相较2014年、2015年同期的波动趋势与热力因子变化明显不同,并且随着持续高温的累积,稻田日蒸散变化由最初明显的"双峰"曲线变为典型的"单峰"曲线。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因子与稻田蒸散的关系,结果显示:净辐射、相对湿度对稻田蒸散的作用不受持续高温胁迫影响;当水稻田受到夏季持续高温胁迫影响时,稻田蒸散受热力因子影响减小,受降水、风速因子影响增加;当水稻田未受到夏季持续高温胁迫影响时,稻田蒸散主要受到净辐射、热力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耕作型稻田湿地消纳村庄污水效能及稻田土壤脲酶活性特征,揭示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随着水稻生长的变化规律和氮的转化特性,以水稻田为载体,构建低负荷水平潜流稻田湿地,分析稻田湿地土壤脲酶活性与水稻生长、污水处理效能关系。结果表明,当水稻处于分蘖期后时,COD、TP、NH3-N和TN平均去除率最高且分别为47.2%、84.0%、78.9%和68.6%,出水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Ⅴ类。对耕作型稻田湿地脲酶活性变化及其与氮转化关系分析表明,在整个水稻生长周期内(7—11月),土壤脲酶活性在水稻分蘖期达到最高,随后慢慢下降,同时由于湿地土壤微生物丰富,土壤层脲酶含量在水稻生长期内均高于填料层脲酶含量。污水进入湿地后,氨氮的大量消耗带动脲酶的刺激增长,同时土壤脲酶活性与总氮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砂壤土是土壤中含砂粒和粗粉粒过多的一类低产水稻田 ,这类土壤砂多泥少 ,水耕后砂粒易沉降 ,淀浆板结 ,土壤性状不良 ,肥力低 ,通透性差 ,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 ,表现早衰、苗少、株弱、穗短、粒稀、谷轻 ,产量低 ,一般亩产稻谷150kg。砂土田主要有湖砂田、河砂田、粗砂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阿维菌素在黑壤、红壤、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进一步研究阿维菌素在稻田水土中的迁移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阿维菌素均表现为很强的吸附特性,同时发现,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土壤中粘粒含量相关,粘粒含量越大,土壤对阿维菌素的吸附率就越高.由稻田水向土壤迁移的试验可以看出,从水中迁移到土壤中的阿维菌素的量很低,与吸附试验有较大差别,而稻田土壤向稻田水释放试验与解吸附试验相似.因此,农药阿维菌素直接施用在水面时比施用在土壤上的污染范围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水稻面积很大,由于部分土壤肥力低,物理性质差,产量一般很低。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粮食总产量,研究如何提高低产水稻田的产量是一項重要任务。 湖南祁阳县文富市公社官山坪大队是一个典型丘陵区,該队水稻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夹泥和鴨屎泥和少量冷浸田、黄沙泥。黄夹  相似文献   

18.
稻田甲烷排放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大气甲烷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新疆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但新疆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公开报道较少。为探究新疆水稻田甲烷排放特征,本研究在2020年5月9日至2020年10月10日水稻生长季,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系统地测量了稻田甲烷排放速率,首次获得了干旱区水稻田甲烷排放日变化特征与不同生长期稻田甲烷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稻田甲烷排放日变化、季节变化明显。稻田甲烷在下午的排放通量较大,甲烷日平均排放通量明显受积水深度影响,当积水较深(>6 cm)时,甲烷平均排放通量明显减少。在测定期内速率,水稻不同生长期甲烷平均排放分蘖期>抽穗期>黄熟期。  相似文献   

19.
冷浸田的低产原因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先来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78-78,58
冷浸田是山丘地区分布较广的一类低产水稻土.冷浸田的土壤肥力甚低,水分过多,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不协调,还原物质多,对水稻生长不利,而且土烂泥深,难于耕作,群众形容这类土壤是"丘小如瓢深齐腰,冷水浸泡锈水飘,一年只能种一造,常年亩产一担挑".根据冷浸田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冷浸田的低产状况,产量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相似文献   

20.
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茬麦低产的原因(一)稻田土物理性状差,整地困难,整地质量差稻区土壤多属于黄褐色水稻土,在多雨和长期灌水的情况下,土壤淋洗作用强,造成犁底层坚厚,耕层土质黏重、结构差、容量大、空隙小、通气性差、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