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木霉对病原菌的竞争作用、重寄生、抗生作用及溶菌作用等方面综述了木霉的生防机制,以期更合理地将木霉用于生防领域中。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原拮抗菌木霉属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木霉属真菌今后在筛选、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对植物病原拮抗菌木霉属真菌的分离筛选区域、作用对象以及利用进行综述。生防木霉属真菌分离筛选区域涉及健康植物根际土壤、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以及极端环境区域等。生防木霉属真菌作用对象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烟草等。生产中主要利用生防木霉属真菌活体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形成的制剂防治植物病原菌等。提出了学术界对生防木霉属真菌未来的研究热点、难点以及重点,为进一步开展木霉属真菌开发及利用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木霉制剂的生防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防治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由于生防技术的日趋成熟.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简述木霉生防制剂的种类,剂型、载体、货架期,木霉菌的发酵工艺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及木霉制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木霉的生防作用,筛选抗药木霉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木霉抗药机理及获得抗药性木霉菌的方法,最后对木霉抗药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木霉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由于生防技术的发展,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文章主要讨论了木霉菌株的生防机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以及菌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木霉菌的应用以及今后有关生防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6.
木霉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由于生防技术的发展,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文章主要讨论了木霉菌株的生防机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以及菌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木霉菌的应用以及今后有关生防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7.
美洲南瓜枯萎病生防药剂和生防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药剂及生防菌株,选择4种植物源生防农药和4种生防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进行药剂筛选和室内防效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T6菌株发酵液以及0.3%丁子香酚对该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5倍的生防木霉T6菌株发酵液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7 d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5.7%;稀释250倍的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7 d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2.6%。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室内防效测定结果显示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因子。主要综述了木霉菌的应用状况,生防作用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明确生防木霉菌的防病效果,为草莓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不同连作地块的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株75株,采用传统平板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几丁质酶产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产酶活性和重寄生能力,对木霉菌的抑菌能力进一步复筛,并将筛选出的优势木霉菌菌株组合,研究混合菌剂对草莓根腐病标靶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初筛有19株木霉菌株对标靶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40%,并通过复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生防优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拟康宁木霉、哈茨木霉和刺孢木霉,"菌株组合后,复合菌发酵液对标靶病原菌抑制率高达57.9%,显著高于任意单株木霉菌处理;对3株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分别属于拟康宁木霉属、哈茨木霉属和棘孢木霉属;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菌的植株发病率为10.2%,防效达66.8%,且对草莓植株具有一定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磊  皇传华  李秀深  汪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45-12547
[目的]明确绿色木霉不同菌株间、绿色木霉与化学农药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绿色木霉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方法]利用平板试验、盆栽试验、大棚试验对绿色木霉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将经遗传改良的绿色木霉W512、R6、R31、R65、L2用于蔬菜生产。在20~30℃环境温度,10^7~10^8孢子浓度下,对蔬菜立枯病(灌根)、白粉病等可以取得90%的生防效果;当环境低于20℃,建议以化学防治为主。R65和L2在大棚蔬菜上的生防效果较好。[结论]经过遗传改良的绿色木霉菌株在适当的使用方法下可以取得较好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玉全  吴凯  程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13-8115
[目的]探讨木霉菌与内生细菌防治甜瓜枯萎病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研究了木霉菌T23和Ta22分别与内生细菌B6和B20-006复合使用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内生细菌B6和B20-006不论是与木霉菌T23复合处理还是与Ta22复合处理的防治效果均高于4个生防菌单独处理,其中B6+T23和B20-006+Ta22 2个复合处理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2.2%和81.0%。[结论]应用内生细菌与木霉菌复合防治甜瓜枯萎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木霉的分离纯化以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3个木霉集合种: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用这3种木霉菌分别与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a)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作平板对峙培养及显微观察,测定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木霉菌对供试的2种病原菌抑菌强度不同,其中绿木霉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到木霉菌对病原菌菌丝的缠绕、使病原菌菌丝细胞质变稀薄、菌丝解体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几丁寡糖在木霉菌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在与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过程中可产生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几丁寡糖,几丁寡糖在木霉菌生防中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从真菌细胞壁和节肢动物外骨胳中分离的几丁寡糖,可充当化学激发子、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激发植物的防御系统、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用玻璃纸对峙法测定了57株从西南四省区获得的木霉对蕃茄倒病原菌(Pythium sp.)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有37株对 Pythium sp 有明显拮抗作用,占测定菌株的64.9%,其中又以 Trichoderma aureoviride、T.citrinoviride 和哈茨小霉(T.harzianum)居多。木霉对 Pythium sp 的拮抗作用主要表现为菌丝消解和断裂,与木霉对 Rhizoctonia solani 的拮抗现象明显不同。用一株对Pythium sp 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制成麦麸砂子培养物,防治温床育苗的蕃茄苗猝倒病获得满意的防效,与化学农药敌克松和五氯硝基苯的防效相当,甚至略优。酿热物温床有利于木霉的生长和营养物竞争作用,因此用木霉防治早春蔬菜温床育苗中猝倒病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5.
Three strains of Trichoderma spp. TV112, TX003, TY009 obtained from previous experiments could inhibit the sclerotial formation of two strains of Rhizoctonia salani AG1 (-1A) isolated from the rice paddies in Hanzhou of China. However, it is unclear if there are the antagonism and mycoparasitism of the Trichoderma strains tested against the mycelial growth of R. solani .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the Trichoderma strains to inhibit the mycelial…  相似文献   

16.
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拮抗机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简了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前景。许多木霉种群如哈茨木霉、绿色木霉、钩状木霉、长枝木霉等都是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菌。木霉菌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木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而被应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本文从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分泌抗菌物质、诱导抗性和促生作用5个方面就木霉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综述;另外,还简要概括了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Strain T02-25 was selected from approximately 30 rhizosphere isolates of Trichoderma species isolated from roots of crops.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against Rhizoctonia solani was determined for the control efficacy to pepper seedling blight caused by R. solani in the field. The assay methods were treating R. solani sclerotia by Trichoderma conidial suspension (106cfu ml-1) and scattering Thichoderma rice bran over the pepper root medi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02-25 was active against R. solani in both ways, and its control efficacy was 82.7% and 78.0%,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o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richoderma against R. solani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The transformed Trichoderma strains Ttrm31, Ttrm34 and Ttrm55 were obtained from Trichoderma wild strain T21 mutated by REMI technique for more effective biocontrol of tomato gray mold (Botrytis cinerea) with Trichoderma agent. Those transformants appeared much better in biocontrol activity in vitro or in vivo against tomato gray mold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wild strain T21.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 The transformed Trichoderma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their genetic …  相似文献   

20.
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最低抑菌质量分数为:桔青霉0.50%~1.00%,绿木霉0.50%~1.00%,黑曲霉0.25%。对不同菌种,分别采用如下处理方式可使平均感染值达到最小,防治效力达到最大:桔青霉(涂刷处理)、绿木霉以及混合菌(浸渍处理)、黑曲霉(任意一种处理方式均可),其中浸渍处理方式适用霉菌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