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针对湖南省常德市2013年5月25~27日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反演的TBB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以及中尺度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发现:高空低槽、西南低涡、高低空急流是导致本次强降水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200hPa西风急流有利于高层质量辐散的增强,500hPa深厚低槽槽前辐合明显,低层也有强烈的辐合,这种上下耦合模式非常有利于上升气流的维持和发展,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西南低涡在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将中低层西南急流向北输送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卷入,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TBB资料对本次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及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28日夜间至8月29日白天云南省昭通境内出现了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通过对高(低)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及动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压在东进南压过程中分离出的高压单体,与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分离留下的高压单体在滇形成的切变式辐合,是形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原因;高原东部的高压沿其前部的暖式切变线向东南移动,加剧了切变线东南一侧反气旋的上升运动,是此次大范围暴雨形成的中尺度影响系统。200 hPa高空急流和850 hPa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晓庆 《吉林农业》2014,(21):16-17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日本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10年7月20日台安地区大暴雨降水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西南涡、高空槽、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总结了预报、服务经验,对预报员在今后的预报服务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16~20日,粤北一带出现了一次连续性大到暴雨降水过程,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和NECP1*1再分析资料等对这次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及高空物理量等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这次连续降性强降水过程先由锋面配合切变线南压越过南岭影响粤北一带,出现第一次强降水天气,而切变线在南岭附近的摆动及高空小槽波动的下滑使强降雨维持,最后高空槽下滑东移以及西南风急流轴的联合作用再次引发强降水天气。而中低层的水汽和动力等物理量要素的配合给这次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NECP在分析数据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8月21日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本次降水过程主要是局地短时强降水,高空主要受低压槽和两个阻高的共同影响,存在上冷下暖的机制,高空存在明显的急流,低空存在切变,在动力上有高辐散低辐合的配置、较强的垂直速度、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同时存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卫...  相似文献   

6.
7.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和T639资料等气象资料,通过天气学和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7月15日周口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北抬、前期能量积蓄是这次强降水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冷空气触发、低空急流配合切变线以及较强的垂直上升速度为此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西南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为这次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MICAPS高空、地面等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月3—4日发生在甘肃酒泉的1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演变、中尺度环境条件、水汽条件、物理量条件等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新疆冷槽、700h Pa柴达木低涡是此次强降水发生的大尺度环境条件;酒泉区域内低层相对湿度高、比湿8g/kg以及东南气流向酒泉区域输送水汽等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酒泉区域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垂直抬升机制为降水提供充足的动力条件;K指数、si指数等的显著变化,也有利于强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 3.2数值模式产品剖面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4月24—25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春季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西风槽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低涡切变线是强降水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Pa和850 hPa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地面倒槽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探空图、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2012年7月4-5日济宁暴雨天气过程从高低空形势及各种物理量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是在地面气旋与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在山东西南部的强风速风向辐合为强降水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海上高压阻挡使地面气旋移动缓慢是形成强降水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寇思聪  宋长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43-16845
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2010年8月26~29日本溪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具有降水时间长、强度大、不断出现局地短历时强降水等特点,利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产品资料等对此次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中副高位置的变化对预报降水起止时间、降水加强时间及降水落区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桂春  宋若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33-1833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10年7月19~22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区域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副热带高压是此次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低涡、高空槽、切变线是产生大暴雨的动力机制。大暴雨与低空急流有密切的关系,低空急流是通过中尺度脉冲的形式向下游传播动量、热量和水汽,充足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  相似文献   

14.
邵玉平  白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18-18820
从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卫星云图等几个方面,对2010年7月20~21日东北出现的一次较大程度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东北暴雨的发生特点及原因。结果表明,副高北上与北方冷涡系统影响,在黑龙江省东、西部造成不同性质的降水。黑龙江省西部在冷涡系统影响下,系统不稳定,造成局地短时强降水;东部在副高外围水汽通道上,在哈尔滨南部地区冷暖空气配合、水汽辐合条件较好,造成暴雨。卫星云图上,西部冷涡中心以阵性对流天气降水为主,东部以连续的暖区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5.
辽宁局部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杰  孙莹  王浩  万丽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17-6320,6352
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8月18~20日辽宁的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贝加尔湖切断低涡中短波槽分裂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副高西侧西南风引导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在华北、东北地区相遇,辽宁位于低层气旋东南象限。此次降水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使辽宁底层水汽通量辐合,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中层干冷空气侵入,致使大气层结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低层正涡度和高层负涡度强度同时加大,抽吸作用明显,触发了对流运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6.
郑丽娜  靳军  王增连  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55-16357,1636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FY2-2C卫星资料和MICAPS3提供的最新Physic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山东省西北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及西南气流、地面低压共同影响产生的。在大暴雨开始前的1~5d内,从单站要素场上可以看出,热力、动力、能量就开始在鲁西北聚集,形成了强的不稳定形势;当有冷空气扩散南下时,在适宜的动力条件、地面低压、低空急流等条件的触发下,大暴雨天气发生了,它的落区在高空急流轴的右后方和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MCS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原因。同时,大暴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与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此类强降水的预报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对山东地区2003~2012年共11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以下含有丰富的水汽,地面、850 h Pa、700 h Pa和500 h Pa露点温度分别达到23、17、8和-7℃以上,温度露点差基本上在3℃以内;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K指数≥37℃,总指数TT≥41℃,抬升指数LI0℃;大气具有一定的能量积累,CAPE≥500 J/kg;0℃层高度都在5000 m以上;反射率因子高值区基本上处于6 km以下;低层有明显的西南急流。  相似文献   

18.
杨文艳  任智勇  赵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16-9617,9628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2月12~13日盘锦小雨转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降雪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雨雪相态转换时间为着眼点,探讨了降水相态转换时间对该次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流调整,极涡东移南下,冷空气活动频繁是影响盘锦2月份降水明显偏多的主要因子;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长时间维持,西南急流提供充分的水汽条件,是造成盘锦强降雪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桂北一次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回  朱敬海  梁利  潘杰丽  陈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67-14971
[目的]分析2010年5月27-28日桂北一次强降水过程。[方法]利用2.5°×2.5°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27-28日广西桂北一次锋面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非地转湿Q矢量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重点探讨非地转湿Q矢量在广西前汛期锋面暴雨落区中的预报应用。[结果]孟加拉湾水汽向广西输送,并在桂北产生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桂北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850 hPa假相当位温锋区(密集区)南压至广西北部,桂北处在假相当位温锋区中,低层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与中层向下渗透的冷空气导致中低层位势不稳定建立,从而为此次强降水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热力条件;广西北部低层850 hPa处在等Qx*值线梯度最大区域和较强的Q矢量散度负值区重叠的区域,为未来桂北的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结论]该研究为暴雨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