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晓蕾 《种子科技》2020,(7):24-24,28
牧草种质资源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基础。近年来,黑龙江乃至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不全、保存不规范、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利用档案化思维,对如何开展好寒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登记、保存、监测、更新和利用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魏红 《种子世界》2021,(7):0090-0092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和可遗传物质的总和,是牧草品种改良所使用到最原始的材料,是农业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存野生植物资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维持遗传的完整性,将种质携带的全部信息传递给后代,是牧草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的核心价值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野生牧草种子资源是当地草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核心,同时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又是制约畜牧养殖产业生产、生态建设、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探讨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牧草生长发育过程对水热资源的要求和利用效率,运用迈阿密模型定量估算陕北农牧交错带七县区牧草自然生产力。并与牧草现实生产力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牧草现实生产力仅为自然生产力的30.80%。基本掌握了该区牧草生产力状况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战略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17份试材进行了21种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研究,利用其中9种性状作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美国、ICRJSAT 资源及中国甜高粱品种的群体在绿色体产量、籽粒产量及茎秆锤度性状上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潜势、遗传力和选择响应,是一部分有价值的遗传资源。讨论了性状相关和甜高粱综合性状改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牧草生长发育过程对水热资源的要求和利用效率,运用迈阿密模型定量估算陕北农牧交错带七县区牧草自然生产力。并与牧草现实生产力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牧草现实生产力仅为自然生产力的30.80%。基本掌握了该区牧草生产力状况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战略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贵定鸟王种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贵定鸟王群体种中的优良资源,本研究对已保存的13份贵定鸟王种茶树品系资源就18个农艺性状和1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贵定鸟王群体种农艺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68;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均值为22.37%,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69;聚类分析将研究材料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红绿茶兼制,第二、三类群适制绿茶;并筛选出高水浸出物资源8份,高氨基酸资源5份,低酚氨比资源3份,高EGCG资源1份。  相似文献   

7.
为了构建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遗传结构,本研究收集了广西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5大种类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利用PCR技术将这些蕉类资源细胞核DNA的ITS序列及叶绿体DNA的trnL-F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所获得的序列进行STRUCTURE分类、PCoA排序、AMOVA分析、群体遗传分化(FST指数)及基于NJ树和UPGMA树的聚类分析,进一步研究蕉类资源遗传变异分布和遗传变异水平。STRUCTURE结果显示:当K=2时,Delta K出现了最高的峰值,即将个体分为2个类别最合适,大蕉中的多数和野蕉中的少数可归为第一类,所有粉蕉、鸡蕉、香蕉和大多数的野蕉归为第二类。PCoA排序图显示粉蕉虽然个体数量较多,但是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大蕉和野蕉具有较高的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的个体间,方差占总和的63.088%,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大于品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方差分别占总和的27.676%和9.236%。遗传分化非常大(FST>0.25)且P<0.05的群体绝大多数在不同蕉类型之间。NJ树和UPGMA树同样显示不同蕉类型之间的群体遗传距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野蕉存在的历史最久,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变异;在人工杂交育种时,不同蕉之间的交配可能产生更多的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后代;具有育种潜力性状的粉蕉分布在遗传关系非常近的一个群体内,今后的资源收集时应该更加注重对某个粉蕉群体的详尽调查以发现更多的可利用性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的蕴藏状况和遗传潜力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育种学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从国外引进牧草饲料作物品种资源3115份,其中禾本科2280份,豆科727份,丰富了我国牧草品种资源,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有13个国外引进品种在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一批材料在我国牧草育种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结了各地引种试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深了对牧草引种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1科,2,980属,24,500多种。其种类之多仅次于马来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许多种类是可被家畜饲用的饲用植物。因此,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也丰富多采,是良好的牧草天然基因库。开展牧草资源的考察,实际上就是牧草种质资源考察和搜集;摸清种质资源的家底,是进一步发掘、评价和利用牧草种质资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牧草育种工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述中国牧草育种工作进展的同时,分析了牧草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育成的牧草品种少,良种推广和覆盖面积较小以及牧草育种理论基础薄弱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应从改进牧草育种的方法和途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牧草品种、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快良种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及通过各部门协作攻关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