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怀讨甲状胨大部分切除术后腺体残留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近3年来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内由同一组医师行腺体残留量分别为3~5g、5~7g、7~9g、9~11g的甲状豫大部分切除术;分别于术后6、12、18、24月测定其游离T3(FT3)、游离T4(FT4)、高敏感TSH(S-TSH);与术前对比,结合其临床表现,探讨腺体残留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备组病例均有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亢进复发的发生,其中残留量为3~5g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最高.9~11g组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发生率最高。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腺体残留5~9g较为理想;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除了与腺体残留量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对116例再次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多为首次手术结节摘除或腺叶部分切除者.本组无手术死亡,喉返神经损伤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6例,手足搐搦6例.116例中112例随访6个月-5a,无再次复发.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可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术后复发率,虽然再次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但如果强调手术技巧,手术中进行精细化的操作,完全可以降低甚至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甲亢术后颈部异常肿胀致呼吸道梗阻的护理范雪香(海军四二二医院湛江524005)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有效措施,但术后并发症多且重,往往危及生命。我科自1984年11月至1989年1月共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05例,其中3例手术后发生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间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检为桥本甲状腺炎34例临床资料。结果:34倒桥本甲状腺炎中5例与术前诊断符合,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10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次金切术18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次金切术7例,单侧甲状腺全切术4例。单侧甲状腺金切+对侧次全切术5例;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10例,8冽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术后并发声嘶1例,5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复发1侧。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术前诊断困难且常与其它甲状腺疾病并存,手术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术中须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术后应随访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以调整治疗。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共施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的手术1175例,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下称甲亢心)的甲亢手术23例。现将23例甲亢心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性8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主要复发原因,以及探讨对患者术后外周血甲状腺球蛋白(Tg)mRNA水平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990~2000年间本院收治的36例DTC复发患者.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造成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并对复发患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RT-PCR检测,与随机抽取的50倒末复发病例比较各自的Tg表达水平。结果:复发患者中26例首次手术治疗时被作为良性病变,21例行甲状腺局部肿块切除或甲状腺患叶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患侧叶奎切除术,肿瘤组织残留率为61.5%(16/26).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3.8%(14/26)。另有10例复发患者,同侧腺叶复发3例.对侧腺叶复发2例.局部淋巴结复发5例。复发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TgmRNA的阳性率为91.67%.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末复发者(P〈0.01)。结论:DTC的临床误诊和治疗手术的方式不恰当是造成复发的重要原因;结合患者术后外周血Tg mRNA水平的监控,可及早发现复发病例.争取及时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微小癌发病率为1.27%。3例术前彩超提示一侧腺叶小结节,警惕恶变,术中发现病灶经冰冻切片证实后行一侧全切加另一侧次全切除;13例术前彩超未见结节,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未及结节,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均未行二次手术。术后随访1-8a(平均4.5a),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易漏诊,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警惕合并甲癌可能性。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腹腔镜保胆手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施行腹腔镜保胆手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也没有消化道功能紊乱,术后除1例胆囊息肉残余外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保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既保留了胆囊的功能,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不同手术方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19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切除淋巴结范围不同,分为A组:98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187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组:34例,仅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转移的差异。结果:永久性声带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在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1%、1.6%,在A组和C组均为0。暂时性声带麻痹的发生率A组、B组分别为7.1%、8.0%,比C组的2.9%要高。暂时性低钙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18.4%、34.2%和5.9%。各组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A组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例,B组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肺转移1例,C组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手术清扫的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高,尤其是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可以结合患者癌灶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单侧或者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24例自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104例,继发性气胸20例)行VATS手术治疗。结果124例无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2-19d,平均4.1d。原发性气胸术后复发3例,继发性气胸术后复发1例,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4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6%,其中喉返神经损伤2例,经治疗3~6个月发音及患侧声带运动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经服用甲状腺素片(40 m g/d)6个月缓解;出现一过性口唇和四肢麻木1例。余38例患者无并发症。随访1.5~l0 a,1例再手术后8a复发。结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完善的手术前准备及术中选择良好的入径显露及保护喉返神经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科4年来324例腹腔镜手术病例及9例出现并发症的原因。结果:32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2.77%,3例中转开腹。其中皮下气肿2例,术中出血3例,术后腹泻4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人员的手术技巧、手术器械好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肾囊肿患者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转为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为50~120min,平均(65.0±9.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4±5.2)mL,平均住院天数(7.3±1.7)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6例随访2~12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对1991年1月一l99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的65岁以上肺癌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术后早期死亡l例(15d内)。5a随访率达90.0%,全组1年生存率为82.0%,3年生存率为40.0%,5年生存率为28.0%。结论:高龄肺癌患者常合并或并发各种疾病,手术治疗应预防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急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肺曲霉菌病外科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肺曲霉菌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肺曲毒菌病28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全组28例中,19例无原发病,仅9例(32.1%)有原发病。术前25例进行痰菌检查,3例阳性;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气胸、残腔形成、肺膨胀不良等,发生率为20.4%。全组无术后出血、脓脾、支气管胸膜瘘及手术死亡。随访2~36个月,28例均无咯血、肺曲毒菌痛复发或死亡。结论:手术治疗肺曲毒菌病能消除症状,预防咯血复发,可延长患者生命,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胃癌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老年胃癌病人,27例合并高血压、慢支、肺气肿、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8例次,死亡3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30%。结论;老年胃癌病人常伴有慢性疾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选择合理术式可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老年胃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癌切除术49例(占68.1%),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术式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3例(联合脾切除1例);捷径手术7例;剖腹探查术2例;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胃癌切除术49例中37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4例次,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赵桂  陈淑贤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9,27(5):602-602,F0003
目的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72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5例(1.3%)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出血2例,子宫穿孔2例,感染1例,但均无不良预后,术后2~4d出院。结论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探讨改良式Soave手术 治疗结肠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以本术式为30例吉肠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术后按并发症、0.5a排便情况,肛门控制能力等进行优,良,差判定。结果疗效优20例占66.7%良9例占30%,差1例占3.3%,总优良率96.7%,出现并发症7例,1例吻合漏,2例肠梗阻,4例早期出现便秭,结论改良式Soave手术治疗结肠良性疾病,疗效砌切,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均有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的过程,表现为腹胀和肠鸣音消失,大部分腹部手术后要进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减少术后并发症。近年来,我科从2003年1月起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的病人加强观察及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