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虽然狐狸的名声不好.然而狐狸人工养殖却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江苏省金潮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赵红芳夫妇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富了自己.他们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帮助他人养狐致富.  相似文献   

2.
江苏金湖县陈桥镇涧北村青年农民梁晓军、赵红芳夫妇(电话:0517-6405250),无论在本地还是外地,都有一定的名气。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慧与精明,在本地开创了养殖狐狸的先河,不仅富了自己,还把狐狸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区,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特种养殖的致富坦途。梁晓军、赵红芳也就分别被人们称之为苏北的“养狐大王”、“养狐女状元”。  相似文献   

3.
狐狸的名声不好,然而人工养殖狐狸却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致了富,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以自己的独到眼光,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致了富,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6,(21):7-7
江苏金湖县陈桥镇涧北村青年农民梁晓军,在本地开创养殖狐狸的先河,不仅富了自己,还把狐狸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区,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特种养殖的致富坦途,被称之为苏北“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6.
赵红芳,家住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1996年她的丈夫梁晓军开始创业,然而事事不顺,几年下来,不仅把积蓄赔光,还负债2万元.近乎绝望的梁晓军对创业一筹莫展,走到哪儿都感觉抬不起头. 赵红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在翻阅丈夫订的养殖杂志时,被一条消息吸引住了:毛绒细密的白狐皮毛色泽亮丽、皮质柔韧,用其制作的大衣、披肩、床具等,一直是走俏国际市场的奢侈品. 赵红芳向娘家人借了些钱,便到河北肃宁县的白狐养殖基地考察.  相似文献   

7.
发现养狐商机,江南女子"卧底"取经 赵红芳,家住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从1996年开始,她的丈夫梁晓军由于厌倦了土里刨食的苦日子,自己开始创业.然而事事不顺,养鸡遭遇鸡瘟,养鱼又遇上水灾.几年下来,他不仅把积蓄赔了个精光,还负债2万元.近乎绝望的梁晓军对创业彻底死了心.赵红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在翻阋丈夫订的养殖杂志时,被一条消息吸引住了:"狐狸皮、水貂皮、波斯羔羊皮一直是裘皮制品的三大支柱原料,堪称‘软黄金’.在全世界9大种狐狸中,以毛绒细密的白狐最为出名,其皮毛比北极熊的皮毛还保暖,而且色泽亮丽、皮质柔韧,以此为原料制作出的大衣、披肩、床具等,一直是走俏国际市场的奢华商品.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6,(13):52-53
狐狸,这个神话中妖里妖气的不祥之物.在梁晓军的世界里,却被活脱脱打造成了一个缔造着财富神话的王国,靠着这群精灵,这个青年农民,演绎着自己的“狐狸真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梁晓军,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青年农民,在家乡开创了人工养殖狐狸的先河,而且还把他的养殖业发展到祖国边陲的云南。他荣获淮阴市首届“十大青年致富能手”、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科教兴农带头  相似文献   

10.
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北纬30度以南,是不能人工养殖狐狸的。然而,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涧北村青年农民梁晓军偏不信这个邪,他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聪明,“北狐南养”获得了成功,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他不仅在当地开创了人工养殖狐狸的先河,还把他的养殖业发展到苏南,发展到全国  相似文献   

11.
<正>狐狸,这个神话中妖里妖气的不祥之物,在梁晓军的世界里却被活脱脱的打造成了一个个小财神,缔造着财富的神话,靠着这群精灵,这个青年农民演绎着自己的"狐狸经"……梁晓军成功地创办了金湖县狐狸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产研结合,依托市科技支撑项目,获得了"适用于中国南  相似文献   

12.
梁晓军是江苏金湖县陈桥镇青年农民,他凭借养狐发家致富,并扶持带动很多养殖户养狐脱贫致富,被评为全国"十大致富明星"。1996年初,梁晓军在报纸上看到"养孤市场前景好"的信息,意识到养孤是条致富的好途径,他赶紧抓住机遇筹备养殖狐狸事宜。为了学到养殖技术,梁晓军冒着酷暑到北方地区一家养殖场学习,重活、脏活抢着干。他的勤奋和虚心打动了场里的师傅,师傅终于把养孤"真经"传授给他,仅用一周梁晓军就学到了狐狸养殖全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江苏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梁晓军在金湖县开创了人工养殖狐狸的先河,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致富明星、淮安市首届“十大青年致富能手”、淮安市“创业明星”、江苏省“科教兴农带头人”、江苏省“十大养殖致富能手”。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特邀他为嘉宾。  相似文献   

14.
顾仕权 《农家致富》2012,(20):56-57
发现养狐商机,江南女子"卧底"取经赵红芳今年40岁,家住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从1996年开始,她的丈夫梁晓军由于厌倦了土里刨食的苦日子,自己开始创业。然而事事不顺,养鸡遭遇鸡瘟,养鱼又遇上水灾。几年下来,他不仅把积蓄赔了个精光,还负债2万元。赵红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在翻阅  相似文献   

15.
梁晓军,这位而立之年的普通农民,靠他的勤奋与精明,打破了北纬 30°以南不能饲养狐狸的传统,在当地开创了人工养殖狐狸的先河,而且还把他的养殖业发展到苏南,发展到祖国边陲的云南 . 他不仅荣获江苏省淮阴市首届 “十大青年致富能人”称号,还荣获江苏省 “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和江苏省 “科技兴农带头人”称号 .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狐狸大王,是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的白狐养殖专业户梁晓军.他不仅自己积极探索致富方法,而且在自己富裕后,还乐于帮助别人,带领全镇发展白狐养殖业,让镇里许多人都走上了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17.
徐成 《当代农业》2014,(9):20-20
近年来.狐狸种苗和狐狸毛皮价格忽高忽低.使不少养殖户都选择放弃养殖狐狸。然而,在江苏省东海县牛山街道办事处东蔡村的农家妇女田月霞却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依靠养殖狐狸发了“狐狸财”.还成为远近闻名的“狐大姐”。  相似文献   

18.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艰涩的历程,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梁晓军亦然。中学毕业后,虽经多次养殖项目的失败的打击,但他依然不言弃。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报纸上养殖狐狸前景  相似文献   

19.
赵红芳是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联系电话:0517-6405250)的一名农村青年,结婚后与爱人梁晓军养过罗斯鸡、来航鸡,由于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曾经损失惨重,家徒四壁,几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面对失败,他们苦苦地思索、徘徊……后来又养过鱼苗、珍珠,但仍不尽人意,始终走不  相似文献   

20.
谭桂双 《油气储运》2006,(10):50-50
山东省文登市侯家镇朱家村是一个水貂养殖专业村,全村近70%的农户养殖水貂、狐狸等珍贵毛皮动物,2005年,全村水貂、狐狸、貉子等特种动物的总存养量有50000多只,仅此一项令村实现经济收入3500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5万元,提前迈入了小康。目前,全村拥有各种运输车辆100余台,继被称为“水貂养殖村”之后,又有了“轿车村”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