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从采自佛山市某猪场送检的病死猪心脏、肝脏和肺脏等病料,分离出一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鉴定、生化试验、PCR检测,显示该细菌为HPS。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四环素、氧氟沙星等高敏;对苯唑西林和磺胺甲噁唑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HPS分离株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能够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是影响猪的最重要细菌之一,目前在所有的主要养猪国家均有存在。为了弄清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情况,2012年-2015年,从河南不同地区猪场送检的疑似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到5株细菌,通过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征鉴定、生化试验、PCR检测,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分别命名为A6-fei、C3-xin、C12-xin、D2-fei和E1-fei。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5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不尽相同,各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氟苯尼考星最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最差,其中菌株C3-xin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完全耐药。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河南省依然存在,并且不同地区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应当引起养猪场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6)
正近些年,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脑膜炎在我县时有发生,给养猪场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患有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的病猪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同时通过药敏试验进行了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材料与方法1.1病料采集病料均来自我县多个患有多发性浆膜炎、纤维素性关节炎及脑膜炎的猪场。1.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患病猪只的脑组织、关节液、心血、心包液、胸 相似文献
5.
2011年从辽宁省采集以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为主要特征的病猪肺脏、心包液、血液等病料,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认分离到1株副猪嗜血杆菌Hps LN111013,同时应用多种药物对该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等方面与国内其他地区所分离到的菌株基本一致,纸片法药敏试验证明本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洛美沙星最为敏感。本研究为进一步确认辽宁省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查明其传染来源和遗传变异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制定辽宁省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规模猪场保育猪和青年猪常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通过对河南商丘市临床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猪中分离到4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PCR等方法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近几年频繁发生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确诊是否有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和肺脏等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对其理化特性进行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其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分析,把相近的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用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结果分离出一种具有多形性的NAD依赖性菌株,经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以往报道的副猪嗜血杆菌中国、日本和美国分离株属于同一亚群,而西班牙分离株属于单独的亚群;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和头孢拉定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1910年,Glasser首先描述了以纤维蛋白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病,即猪Glasser’s病(Glasser’s disease)。Scherm-er和Ehrlich于1922年首先分离到Glasser’s病病原体——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故Glasser’s病也称副猪嗜血杆菌病[1]。近年来,我国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集约化猪场中,当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发生后,副猪嗜血杆菌病伺机爆发,造成严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4):116-118
从闽北地区16个规模化猪场分离到5株病原菌,经过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以及测序分析,分离菌株与已知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性均在96%以上,确定5株病原菌均为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Hps-jo株分离菌致死率达83.3%。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氨苄、氟苯尼考敏感;对万古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多黏菌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恩诺沙星低、链霉素、TMP、新霉素耐药率达100%。试验结果为闽西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兽医杂志》2019,(11)
为了确定某猪场仔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种类,从而为其提供临床用药参考,采用细菌分离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了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副猪嗜血杆菌的典型培养特征,菌落形态、菌体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基因测序结果均与副猪嗜血杆菌相符;分离菌对头孢噻呋、甲砜霉素、硫酸黏菌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敏;采用1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仅扩增出大小为82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与4型结果相符。本试验的结果将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研究湖南省内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情况,从湖南省内岳阳、湘阴、娄底、郴州等10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210份患呼吸道或关节病变的病猪组织样进行细菌分离。试验采用HPS16SrRNA的基因序列对可疑菌落PCR扩增,得到2株细菌基因序列与预期目的片段相符。细菌学试验证明2株细菌均符合HPS形态、培养与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先锋Ⅳ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壮观霉素和呋喃妥因中度敏感,对新霉素、青霉素、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严重耐药。 相似文献
18.
19.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广东15个送检的疑似猪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猪样品,用TSA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的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以及用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7株分离菌株扩增出了821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结合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了7株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较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