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选取京海黄鸡配套系商品代1日龄雏鸡200只,测定其2、4、6、8、9、10周龄体重、料肉比、成活率,并对生长拐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京海黄鸡配套系选育积累资料。结果表明:杂交公鸡的生长拐点为5.899周,最佳上市日龄为56日龄,体重为1 548.78 g,料肉比为2.34∶1;杂交母鸡的生长拐点为5.757周,最佳上市日龄为63日龄,体重为1 581.16 g,料肉比为2.32∶1。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京海黄鸡配套系父母代母本与红宝鸡杂交组合各期的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通过分析得到京海黄鸡配套系父母代母本与红宝鸡杂交组合生长曲线,为杂交后代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取京海黄鸡配套系父母代母本与红宝鸡的杂交组合后代1日龄雏鸡公母各200只,测定其2、4、6、8、10周龄体重、料肉比、成活率,并对其生长拐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海黄鸡配套系父母代母本与红宝鸡杂交组合最适合的生长曲线模型为Logistic,根据该生长曲线模型可知杂交公鸡的生长拐点为5.464周,最佳上市日龄为56日龄,体重为1685.98g,料肉比为2.43:1;杂交母鸡的生长拐点为5.265周,最佳上市日龄为56日龄,体重为1412.63g,料肉比为2.45:1。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简称FBJ))体重的生长发育规律,使用Gompertz和Logistic 2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1~10周龄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2种数学模型对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体重的拟合度较高,R~2均大于0.99,其中,Gompertz模型能更准确地拟合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体重的生长规律(R~2≥0.998);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公母鸡的极限体重分别是1 911.22 g和1 761.64 g,母鸡体重的拐点时间(6.66周龄)晚于公鸡的拐点时间(5.54周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京海黄鸡配套系亲本父系(F)与如皋黄鸡杂交(T)测定后进行Logistic、Gompertz与Von Bertallanffy 3种模型曲线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组合FT母鸡和公鸡料肉比在0~10周龄前均为持续增长状态,在2~6周龄增加迅速,6周龄后增量略微减少。同一周龄公鸡的料肉比低于母鸡。组合FT鸡成活率较高。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运用Gompertz模型拟合的组合FT母鸡曲线模型的拟合度为0.999,拐点体重为850.67g,拐点周龄为6.19周。公鸡曲线模型的拟合度为1.000,拐点体重为1709.14g,拐点周龄为9.19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崇仁麻鸡肉用品系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崇仁麻鸡肉用品系公、母鸡0~12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崇仁麻鸡肉用品系公、母鸡的生长曲线,但Gompertz模型和Bertalanffy拟合效果更佳;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和理论值与实测值,认为公鸡以Bertallanffy模型拟合较好,拐点周龄为8.272周,拐点体重为1 025.668 g;母鸡以Gompertz模型拟合较好,拐点周龄为6.188周,拐点体重为619.991 g.3种模型估计的公鸡拐点体重、最大周增重均高于母鸡,拐点周龄均晚于母鸡.  相似文献   

6.
京海黄鸡生长模型拟合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性别京海黄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京海黄鸡公、母鸡在3周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而3周龄后公鸡明显快于母鸡;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很好,尤以Bertalanffy模型最佳;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别为12.81周和11.13周,公鸡的成年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达到拐点的周龄较母鸡迟;3种模型的相对生长率所反映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无论公母鸡,在6周龄之后,其相对生长率基本一致,但绝对生长率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京海黄鸡父母代种鸡(1号配套系)生长规律,试验统计分析了其母系1~66周龄体重,利用Logistic、Gompertz与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曲线筛选最佳拟合曲线。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最能拟合京海黄鸡配套系父母代母系全期生长体重,拟合度为0.996,拐点体重为1 023.38 g,拐点周龄为11.01周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的生长规律,笔者采用Gompertz非线性模型对坝上长尾鸡0~16周龄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生长拐点为8.09周龄、拐点体重为669.26 g,母鸡的生长拐点为7.89周龄、拐点体重为619.11 g;坝上长尾鸡公鸡、母鸡的拟合度分别为R~2=0.999,R~2=1。说明Gompertz非线性模型能很好地对坝上长尾鸡公鸡、母鸡生长曲线进行拟合,该模型能够用于坝上长尾鸡的育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揭示贵州黄鸡慢羽系生长发育规律。选择100只贵州黄鸡慢羽系(公母鸡各50只),于0、2、4、6、8、10、12、14周龄末称重,分别采用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贵州黄鸡慢羽系0~14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Logistic模型在贵州黄鸡慢羽系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拐点体重为1 550.81 g,拐点周龄为10.42,母鸡拐点体重为976.67 g,拐点周龄为9.14。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贵州黄鸡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阶段的生长特征,为贵州黄鸡慢羽系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四个世代的京海黄鸡(A系)父本与BJ(即B系公鸡×J系母鸡杂交)母本进行三元杂交获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试验中每个世代随机抽取400只鸡(公鸡各半)进行饲养并分别称量2、4、6、8、10周龄体重,每日记录饲料消耗量和成活率。四个世代配合力测定值的平均值结果显示:商品代孵化率为86.37%,孵化率优势率为4.30%。56 d公鸡成活率为98%,成活率的优势率为3.43%;体重优势率为34.58%;料重比为2.13,料重比优势率为-8.97%。70 d母鸡成活率为98%,成活率优势率为8.59%;体重优势率为33.84%;料重比为2.66,料重比优势率为-6.75%。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揭示贵州黄鸡慢羽系生长发育规律。选择100只贵州黄鸡慢羽系(公母鸡各50只),于0、2、4、6、8、10、12、14周龄末称重,分别采用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贵州黄鸡慢羽系0~14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Logistic模型在贵州黄鸡慢羽系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拐点体重为1 550.81 g,拐点周龄为10.42,母鸡拐点体重为976.67 g,拐点周龄为9.14。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贵州黄鸡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阶段的生长特征,为贵州黄鸡慢羽系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雪峰乌骨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选取雪峰乌骨鸡公母鸡各30只,分别在1~17周龄和上市日龄(126 d)称重,比较不同性别雪峰乌骨鸡的生长发育性能,利用Logistic曲线依次对不同性别的雪峰乌骨鸡体重进行拟合,得出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析1~13周龄公母鸡的体增重情况;分别对1~13周龄公母鸡体重与上市日龄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与上市日龄体重相关性显著的周龄体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雪峰乌骨鸡4周龄时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5周龄及之后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1~5周龄公母鸡体重增加趋势基本一致,13周龄后公母鸡体重明显拉开差距。公母鸡Logistic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达到0.999,公鸡的生长拐点为10.1周龄,母鸡的生长拐点为8.9周龄。公母鸡平均日增重较高的时期分别为10~12周龄和8~12周龄,较低的时期均在2~4周龄;公母鸡绝对生长的高峰分别在9~11周龄和8~10周龄;公母鸡相对生长曲线均呈"反J形"。公鸡1~13周龄体重、上市日龄体重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母鸡上市日龄体重与2~4周龄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第1周龄和5~13周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雪峰乌骨鸡生长发育性能存在一定差异。Logistic曲线能较好地拟合雪峰乌骨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琅琊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数学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琅琊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通过拟合度(R~2)比较,以Gompertz方程的拟合效果为最佳,公鸡拐点周龄为7.70周,拐点体重为653.72g,最大周增重为125.97g;母鸡拐点周龄为7.82周,拐点体重为569.48g,最大周增重为90.77g。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灵昆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 2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0至12周龄灵昆公、母鸡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分别求出了两种模型对灵昆鸡公、母的拟合曲线方程、拐点体重和拐点日龄.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灵昆鸡生长曲线并预测灵昆鸡的生长发育情况,Logistic模型中,灵昆公、母鸡的拐点体重分别是912.17 g,655.41 g,拐点体日龄分别是7.87周,7.11周,拟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海黄鸡父母代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Betallanffy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南海黄鸡父母代1~23周龄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南海黄鸡父母代生长曲线,以Betal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佳,且公鸡的拟合效果比母鸡好;公、母鸡拟合度分别为0.999和0.969,拐点周龄为6.92,5.21周龄,拐点体重为1 004.32,569.30 g,成熟体重为3 389.6,1 921.4 g。  相似文献   

16.
北京鸭新配套系为烤鸭专用型三系配套,主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烤鸭市场需求。本文分析其商品代的生长性能,旨在为确定最佳的出栏日龄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1日龄商品雏鸭300只饲养至42日龄,期间记录初生重、1~6周龄末体重、每日耗料量和死淘数,统计分析累计料肉比和每周料肉比、出栏体重均匀度、成活率,并采用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0~6周龄北京鸭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商品代肉鸭第4周的增重最大,达到了849g,第5周龄的鸭群体重均匀度(变异系数6.83%)要好于第6周龄(变异系数7.23%)。3种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模型的生长拐点周龄为3.32周龄,推荐商品代肉鸭的最佳出栏日龄为35日龄,出栏体重为3116g,料肉比为2.0:1,成活率为98%。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固始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固始公、母鸡0-12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固始鸡生长曲线.拟合度均达到了0.997以上。经比较.3种生长曲线中以Bertallanffy模型拟合度最高为1.000.但其A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差较大,不符合实际;Logistic模型A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但拟合度相对较小;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较佳,A值也比较接近实际值。进一步分析Gompertz模型拟合参数.发现固始公鸡成年体重(2273.859g)显著高于固始母鸡(1984.083g)。且固始公鸡拐点时间为7.541周,较固始母鸡的拐点时间7.686周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验不同模型对蒙山草鸡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性别蒙山草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公、母蒙山草鸡在2周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而2周龄后公鸡明显快于母鸡,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很好,以Gompertz模型最佳.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别为8.24周和7.46周,公鸡的成年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达到拐点的周龄较母鸡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验不同模型对蒙山草鸡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性别蒙山草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公、母蒙山草鸡在2周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而2周龄后公鸡明显快于母鸡,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很好,以Gompertz模型最佳。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别为8.24周和7.46周,公鸡的成年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达到拐点的周龄较母鸡迟。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羽色及性别乌蒙凤鸡育成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不同羽色及性别乌蒙凤鸡育成期体重和胫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对不同羽色和不同性别乌蒙凤鸡体重和胫长生长规律的拟合效果最优,且公鸡拟合效果比母鸡好。在Logistic模型中,黄羽公鸡体重拐点周龄为10.839周,拐点体重为823.531 g,胫长拐点周龄为6.82周,拐点胫长为5.62 cm;麻羽公鸡体重拐点周龄为10.695周,拐点体重为802.678 g,胫长拐点周龄为6.31周,拐点胫长为5.61 cm;黄羽母鸡体重拐点周龄为10.134周,拐点体重为590.079 g,胫长拐点周龄为4.73周,拐点胫长为4.05 cm;麻羽母鸡拐点周龄为9.786周,拐点体重为570.913 g,胫长拐点周龄为4.53周,拐点胫长为4.26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