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海鞘不同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埃及伊蚊的生物活性作用,试验采用浸液法测定了海鞘的鞘囊及内脏团甲醇提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卵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海鞘的醇提取物对埃及伊蚊的孵化率影响并不明显,海鞘的鞘囊及内脏团甲醇提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作用1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511 mg/m L、5.142 mg/m L,作用24 h的LC50分别为15.939 mg/m L、3.400 mg/m L。说明海鞘的鞘囊及内脏团甲醇提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均具有杀蚊活性,其中内脏团甲醇提取物驱蚊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初步探讨苦楝对捻转血矛线虫的作用,本试验通过观察苦楝提取物对虫卵和幼虫活性及形态变化的影响,评估其对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活性,以期为家畜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及植物驱虫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试验对苦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设置5个浓度(25、12.5、6.25、3.125、1.562 mg/mL)进行虫卵孵化试验和幼虫活性试验,对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虫卵及幼虫进行计数,并观察药物作用后虫卵和幼虫的孵化状态及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孵育的虫卵和幼虫活力良好,苦楝提取物作用48 h后,虫卵呈未孵化、半孵化状态,发育至桑葚期、蝌蚪期及幼虫期死亡,并且各浓度苦楝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虫卵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在浓度25 mg/mL时,对虫卵孵化的抑制率高达98.2%,在12.5 mg/mL时,苦楝子醇提物对虫卵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苦楝皮醇提取物(P0.01)。苦楝子提取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差,在50 mg/mL时对幼虫有较高致死率(82.6%)。苦楝皮水提取物在浓度为50 mg/mL时对幼虫的致死效果尤为突出,幼虫死亡率为97.0%,死亡的幼虫呈"直线型"或"弓型"。经方差分析,在12.5~50 mg/mL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苦楝水提取物之间的致死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同浓度苦楝醇提取物对幼虫的致死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综上所述,苦楝提取物对体外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和感染性三期幼虫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5 mg/mL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50 mg/mL苦楝皮水提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探讨苦楝对捻转血矛线虫的作用,本试验通过观察苦楝提取物对虫卵和幼虫活性及形态变化的影响,评估其对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活性,以期为家畜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及植物驱虫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试验对苦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设置5个浓度(25、12.5、6.25、3.125、1.562 mg/mL)进行虫卵孵化试验和幼虫活性试验,对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虫卵及幼虫进行计数,并观察药物作用后虫卵和幼虫的孵化状态及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孵育的虫卵和幼虫活力良好,苦楝提取物作用48 h后,虫卵呈未孵化、半孵化状态,发育至桑葚期、蝌蚪期及幼虫期死亡,并且各浓度苦楝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虫卵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在浓度25 mg/mL时,对虫卵孵化的抑制率高达98.2%,在12.5 mg/mL时,苦楝子醇提物对虫卵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苦楝皮醇提取物(P<0.01)。苦楝子提取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差,在50 mg/mL时对幼虫有较高致死率(82.6%)。苦楝皮水提取物在浓度为50 mg/mL时对幼虫的致死效果尤为突出,幼虫死亡率为97.0%,死亡的幼虫呈"直线型"或"弓型"。经方差分析,在12.5~50 mg/mL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苦楝水提取物之间的致死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同浓度苦楝醇提取物对幼虫的致死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综上所述,苦楝提取物对体外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和感染性三期幼虫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5 mg/mL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50 mg/mL苦楝皮水提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九里香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试验采用浸液法测定了九里香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煎煮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九里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煎煮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处理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079 mg/m L、6.531 mg/m L、17.445 mg/m L。说明九里香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均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且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效果最佳,乙醇提取物次之,水煎煮提取物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甘草、黄连、板蓝根、黄芩、黄芪、大青叶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获得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中药提取物;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而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6种中药醇水提取物中仅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效果,浓度在0.5 mg/mL时,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达高敏和极敏。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8 mg/mL和0.04 mg/mL,MBC结果显示,黄连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杀菌作用,MBC分别为0.16 mg/mL和0.08 mg/mL。表明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黄连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连醇提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法和乙醇回流加热法分别提取功劳叶,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检测功劳叶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sistency,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sistency,MBC)。结果显示,功劳叶醇提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69 mm、15.40 mE;MIC值分别是31.3 mg/mL、125 mg/mL;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功劳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13.54mm,其MIC值、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较弱,其MIC值为500 mg/mL,MBC500 mg/mL。功劳叶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功劳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由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7.
伊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埃及伊蚊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伊维菌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对埃及伊蚊幼虫进行生物测定,通过使用诱饵结合药物处理伊蚊成虫,观察其生存情况,了解上述两种药物对蚊虫的作用效果,从而为蚊媒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伊维菌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幼虫后得到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427 mg/L、0.031 mg/L。饲以1.82mg/kg(A1组)与9.1mg/kg(A2组)伊维菌素血餐成蚊的半数生存期分别为7.681 d和5.400 d,平均产卵量为31.58和13.79,孵化率也降低为23%与0%,二次吸血后的产卵量受影响较小,但孵化率为0;以0.1、1、5、10、20 mg/L(B1-B5组)伊维菌素糖水饲养成蚊,B4组与B5组的蚊虫半数生存期分别为3.110 d与2.980 d,B1组与B2组的平均产卵量为91.80和94.95,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孵化率仅为10%和0.3%。试验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可用于伊蚊幼虫的生物防治,伊维菌素的不同诱饵处理后对埃及伊蚊成蚊从产卵至二次吸血以及卵的孵化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玉米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酶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辅助超声波法以及传统热水浸提法提取玉米皮多糖,并对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结合微波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5.85 mg/g,但其抗氧化能力最低;传统热水浸提法得到的多糖含量最低,为8.50 mg/g,其抗氧化能力也较低;酶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较高,为12.99 mg/g,且其抗氧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葎草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60%~80%RH、16L∶8D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葎草乙醇和水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葎草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80g/L浓度的提取物平均死亡率高达91.11%,80g/L浓度的水提物下平均死亡率51.11%;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在浓度为10g/L的醇提物下驱避率达60%,醇提效果优于水提;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成螨产卵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g/L的醇提物和水提物下,减少率分别为62.39%与47.93%。研究结果有助于朱砂叶螨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检测桃金娘不同部位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药敏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醇提液效果优于水提液,其中桃金娘叶醇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0.125 g/mL、0.25 g/mL。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均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杂种鹅掌楸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乙醇回流提取制得鹅掌楸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得到鹅掌楸叶醇提物的不同部位,并通过琼脂平板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杂种鹅掌楸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作用最强,抑菌圈分别为18.0、16.0及17.0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0.312 5及0.6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312 5及1.25 mg/mL。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无抗菌作用,正丁醇、水部位提取物对测试的4种菌均无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提取物有较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38种中药醇提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体外抗菌作用。通过纸片法检测标准菌株Z13和临床分离株N23的耐药谱,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药醇提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8种中药醇提物对Z13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牡丹皮和连翘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均为31.25 mg/m L;10种中药醇提物对N23均有抗菌效果,其中牡丹皮、丁香、连翘、鸦胆子和厚朴的MIC及MBC均为250 mg/m L。该结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超声波辅助酸液热提法提取叶下珠总生物碱,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设计L_9(3~4),以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超声波提取时间、酸液pH值、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影响叶下珠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各因素程度依次为水浴温度(C)酸液pH值(B)超声时间(A)水浴时间(D),其最佳条件为A_1B_1C_3B_2,即超声时间为20 min,酸液pH值为3,水浴时间为2 h,水浴温度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叶下珠总生物碱提取量为0.533 mg/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蜂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总黄酮和醇溶物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个不同地区的蜂胶,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测定醇提液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测定总黄酮和醇溶物的含量。【结果】蜂胶醇提液清除·OH^-的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醇溶物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清除·02-的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醇溶物含量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119,P=0.66〉0.05)、(r=0.414,P=011〉0.05)。【结论】蜂胶中总黄酮和醇溶物含量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蜂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 > 超声水提法 > 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 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 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 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 > 超声醇提法 > 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 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 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超声醇提法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蜂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总黄酮和醇溶物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个不同地区的蜂胶,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测定醇提液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测定总黄酮和醇溶物的含量。【结果】蜂胶醇提液清除·OH-的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醇溶物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751,P=0.0010.01)、(r=0.650,P=0.0060.01);清除·O2-的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醇溶物含量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119,P=0.660.05)、(r=0.414,P=0.110.05)。【提示】蜂胶作为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的功效成分复杂,总黄酮和醇溶物含量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蜂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并观察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标准大肠杆菌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均无抑菌圈产生,表现多重耐药。而白接骨醇提物对两株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33.20±0.82 mm和33.78±0.38 mm;MIC均为0.78 mg/m L;MBC均为1.56 mg/m L。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在体外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窄叶鲜卑化叶片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窄叶鲜卑化叶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了该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叶片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g/m L)、水浴温度65℃、浸提时间2 h、微波功率640 W;窄叶鲜卑花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2.50 mg/m 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 mg/m L。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水产养殖业中细菌性疾病及抗生素滥用问题,研究了中草药对几种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以嗜水气单胞菌、海豚链球菌等8种常见水产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选用黄芩、冬青等8种中草药,测定其水提物及醇提物对上述8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将结果与6-间甲氧磺胺嘧啶、头孢哌酮等11种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细菌中,黄芩、冬青、生姜的MIC达到4 mg/m L,厚朴、艾叶、两面针的MIC达到10 mg/m L,黄柏、栀子的MIC达到20 mg/m L,而抗生素的MIC达到0. 1μg/m L。总体而言,黄芩、冬青的抑菌效果较好,中草药醇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而抗生素的抑菌效果优于中草药提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