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双培养平板法和刘振宇等(2005)的方法研究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口乳杆菌对玉蜀黍赤霉菌生长、孢子萌发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乳酸菌对玉蜀黍赤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玉蜀黍赤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0%,43%,65%;对玉蜀黍赤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随着菌株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果提示,三种乳酸菌对于玉蜀黍赤霉菌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都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其中口乳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检测了鼠李糖乳杆菌与三种细菌共培养的细菌数、抑菌圈直径,并测定了细菌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共培养后三种细菌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和全菌裂解液与三种细菌共培养后,细菌对数生长期明显滞后或未出现对数生长期;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和全菌裂解液对三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全菌裂解液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上清液(P0.05)。说明鼠李糖乳杆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全菌裂解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上清液。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主要产毒霉菌现在已明确能产生对人体毒害作用的霉菌有300多种,主要是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 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1.1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棕曲毒、寄生曲霉、棒曲霉等。表面一般是绒毛状,开始为灰白色或白色,长出孢子后因菌种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多种毒菌毒素。1.2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前病镰刀菌、粉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一般呈白色绒…  相似文献   

4.
对筛选出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枯草芽孢杆菌全菌液、上清液及超声波菌体分别进行抑制黄曲霉菌生长试验和降解黄曲霉毒素解毒效率,并进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以及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温度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株枯草芽孢杆菌超声波菌体对黄曲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M1的降解活性分别为75%、70%和62%,而全菌液和上清液效果较差。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抑菌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差,能够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耐高温。试验对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株,从26种中草药水提物中筛选出6种对两种镰刀菌有抑制效果的药物,通过不同的组方配伍,利用生长速率法检验不同组方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显示: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强的为肉豆蔻-五味子两药配伍组,抑菌率为70.55%(P <0.05),比单药和三药配伍最优组分别高11%、17%。对禾谷镰刀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肉豆蔻-诃子-石榴皮三药配伍组,抑菌率为77.91%(P <0.05),比两药配伍最优组高58%,较单药最优组提高90%;结果表明中草药提取物组方后可显著提高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能够伤害紫茎泽兰叶片,引起细胞电解质渗漏。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的伤害活性最强,LA-I次之,LA-II最弱。孢子萌发试验和菌丝生长试验显示,紫茎泽兰电解质对青霉菌、木霉菌、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泽兰尾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毒素粗提液对供试真菌的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分析认为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与泽兰尾孢菌混和将可能提高对紫茎泽兰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7.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种类繁多。导致动物中毒的常见霉菌毒素有:曲霉菌属的黄曲霉、烟曲霉等;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青霉菌属的黄绿青霉、桔青霉等。霉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在80%~90%的湿度环境下,  相似文献   

8.
富马酸二甲酯(简称DMF)是最新开发的一种优良的防霉保鲜剂。它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特性,对霉菌有特殊的抑制效果。对食品和饲料中常见的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高链孢霉,酵母,桔青霉,抑青霉、白地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等30多种有害菌有明显作用,而且抗菌活性不受使用条件中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新虎  何静  沈慧敏 《草业学报》2008,17(3):99-104
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苍耳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对灰霉病菌菌丝形态、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菌体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苍耳提取物浓度为20 mg/mL时,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70%以上,EC50为11.74 mg/mL;经浓度为30 mg/mL的提取物处理的灰霉菌产生的孢子数仅为33 500个,与对照的孢子数225 000相比,抑制率高达85.1%,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7.4%,对孢子的形成和孢子萌发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苍耳提取物能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灰霉菌菌丝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阻碍灰霉菌菌丝的生长,经苍耳提取物处理的菌丝变细、分枝增多、节间拉长;分生孢子少且呈畸形,孢子芽管短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苜蓿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最佳杀菌剂,本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温度、pH、光照和碳氮源的条件培养尖孢镰刀菌,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率;用4种杀菌剂与PDA培养基混合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尖孢镰刀菌,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抑制率。结果表明:适宜培养尖孢镰刀菌培养基有PSA、SNA和YMM;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pH为7~8;黑暗条件适于生长。其中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0℃,最适pH分别为7和5,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最适氮源分别为尿素和蛋白胨,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2℃(10min)和50℃(10min)。在供试的4种杀菌剂中,75%百菌清抑制效果最好,在稀释500倍时抑制率为89%,EC_(50)为4.5279mg/L。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 H值5.0~11.0均宜于菌丝生长,产孢最适p H 8.0,孢子萌发最适p H 7.0;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利于产孢和孢子的萌发;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75%不萌发,高于95%萌发较快;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利于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蔗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10 min);根据其形态特征和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其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并比较丙酸钙复合型和高效复合型防霉剂抑制黄曲霉菌及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和饲料防霉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试验和饲料破坏性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两种防霉剂对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防霉剂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增强;从饲料破坏性试验来看:在第9 d和13 d采样时,两种防霉剂处理过的饲料霉菌总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添加的防霉剂浓度越大,饲料中霉菌总数越少。总体来看,高效复合型防霉剂的抑制效果优于丙酸钙复合型。  相似文献   

13.
从紫花苜蓿中分离出一株内生菌Y23,评价其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经过16S r DNA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形态,鉴定Y23属于不动杆菌。在平板对峙实验中,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有抑制作用,其抑菌率为27.70%。该菌株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可以使尖孢镰刀菌菌丝和孢子的数量明显减少,菌丝体断裂、扭曲,菌丝顶端膨大。对该菌株嗜铁素合成量进行检测,其值为0.725。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 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DNA-ITS 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H 值5.0~11.0均宜于菌丝生长,产孢最适 pH 8.0,孢子萌发最适 pH 7.0;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利于产孢和孢子的萌发;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75%不萌发,高于95%萌发较快;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利于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蔗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10 min);根据其形态特征和 rDNA-ITS 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其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 )。  相似文献   

15.
蜜蜂白垩病在世界各地呈现稳定高发态势,为了找到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对疑似白垩病虫体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用点种法对虫体进行真菌分离培养;用显微观察法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用PCR扩增法,对分离菌菌丝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用PDA液体试管培养法,做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分离菌菌丝试验;用PDA平板培养法,做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分离菌菌斑生长及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得到4株分离株;分离菌菌丝直径、孢子球直径、孢子长宽比均与蜜蜂球囊菌的大小一致;分离菌约580bp处出现目的条带,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蜜蜂球囊菌最高;在PDA液体试管中,分离菌菌丝停止生长;在PDA平板上,分离菌菌斑逐渐萎缩消失;在PDA平板上,分离菌孢子不萌发。结论分离菌为蜜蜂球囊菌;枯草芽胞杆菌可抑制蜜蜂球囊菌生长,可用于蜜蜂白垩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鱼粉中霉菌总数及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国利 《饲料广角》2009,(12):31-33
模拟大宗饲料原料鱼粉的贮存条件,比较不同贮存条件下鱼粉中霉菌总数、主要产毒菌的种类以及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含量变化的情况。将温度设为:20℃±2,湿度设为:65%±5、75%±5、85%±5分别进行贮存.、检测时间为:第0、5、10、17、24、31和38d,利用国标通用检测方法进行霉菌总数和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主要产毒菌种类有串珠镰刀菌、黄曲霉、构巢曲霉、纯绿青霉;其中串珠镰刀菌是优势菌,它的旺盛生长导致鱼粉中霉菌总数和呕吐毒素迅速超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对早期断奶成华黑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32头体重为(7.54±0.19) kg的28日龄断奶成华黑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鼠李糖乳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6 mg/kg鼠李糖乳杆菌,使每千克饲粮活菌数达到2.78×10~9CFU。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鼠李糖乳杆菌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肉料比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鼠李糖乳杆菌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补体3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 0.05)。3) 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断奶仔猪盲肠内容物菌群中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鼠李糖乳杆菌组盲肠内容物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Allo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1.00倍和3.79倍,而盲肠内容物普雷沃氏菌属9(Prevotella_9)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4.54%和70.62%。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鼠李糖乳杆菌能够提高早期断奶成华黑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肉料比,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性能,提高盲肠内容物乳杆菌属和Alloprevotella相对丰度,降低盲肠内容物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健康,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因芯片对4种产毒霉菌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宏伟  马永和  段铭  彭龙 《中国兽医学报》2005,25(4):376-377,381
以霉菌的ITS2基因为靶序列,利用DNAman、DNAstar等生物信息软件在靶序列的指定片段内设计针对黑曲霉、黄曲霉、串珠镰刀菌和鲜绿青霉菌的30bp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通用引物。将4种标准菌种的基因组通过扩增、线性Cy3或Cy5荧光标记、纯化、杂交试验,验证了探针的特异性和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因芯片可以应用于产毒霉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采用保鲜盒封闭保藏,模拟密闭缺氧的储藏环境,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花生粕和豆粕的霉菌生长规律,以及霉菌生长对花生粕和豆粕含水量的影响。试验设12%、14%和17%3个水分梯度,储藏周期为49 d,每5 d取样1次。取样后立即采用国标的方法测定花生粕和豆粕的含水量,采用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测定试样中的带菌量。结果表明:在密闭缺氧的环境中,不同含水量花生粕和豆粕的霉菌生长规律存在显著差异。与豆粕相比,低含水量花生粕更易滋生青霉、局限曲霉和灰绿曲霉,高含水量花生粕更易滋生黄曲霉。高含水量条件下,花生粕比豆粕霉变速度快。含水量与禾谷镰刀菌的生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青霉、局限曲霉的生长显著相关(P<0.05)。含水量和原料及其交互作用与黄曲霉的生长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0.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 ,当家畜采食的量到达生理显著水平后就会中毒 ,称为真菌毒素中毒。许多因素影响谷物饲料中霉菌生长和真菌毒素的产生 ,其中最重要的是水分。贮存的饲料应保证少于 1 5 %的含水量 ,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霉菌的生长。温暖的气候下通常会生长镰刀菌 ,镰刀菌毒素是全球范围内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真菌毒素 ( Wood,1 992 )。数目众多的镰刀菌在化学结构上以及产生的真菌毒素的特点均不同 ,这些毒素包括 :单端孢菌毒素、串珠镰孢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念珠菌毒素和镰孢菌酸。镰刀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有很大的差别。但饲喂谷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