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寄生于牛红细胞、淋巴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蜱传播性血液原虫病[1]。该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本地牛中多呈带虫现象,而在引进牛和改良牛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随着牛瑟氏泰勒虫病流行区域的不断扩大,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2.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流行较广、死亡率较高的血液寄生虫病。该病以患牛发病急、体温升高、高度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在河南省伏牛山地区发病频繁,给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两年,笔者在调查瑟氏泰勒焦虫病的病原和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开展了灭蜱和病牛治疗的工作,有效控制了牛瑟氏泰勒焦虫病的流行与传播,促进了辖区内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牛瑟氏泰勒虫病(T.sergenti)是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iconis)。传播的牛血液原虫病。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胀等症状。近年来牛的瑟氏泰勒虫病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外地引进的牛危害更为严重。国内对治疗牛巴贝斯虫病一。和环形泰勒虫病的药物研究较多,然而却忽视了防治牛瑟氏泰勒虫病药物的研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咪唑苯脲是目前治疗牛巴贝斯虫病的特效药物,而对牛瑟氏泰勒虫病的疗效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4.
牛瑟氏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已测得的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499 bp的基因片断,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通过对75份牛血液样本检测,检出率为72%(54/7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属(Theileria)的瑟氏泰勒焦虫(T.sergenti)寄生于牛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原虫病,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传播。以贫血、粘膜和皮肤黄染及高热嵇留等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该病在河北省的玉田、丰润、遵化等县的山区广为流行。  相似文献   

6.
牛焦虫病是由牛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近几年来,由于养牛业发展迅速,市场流通频繁,牛焦虫病在养殖场(户)时有发生,危害严重。2007年6~8月份,凌源市城关镇某村养牛户相继发生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牛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焦虫病(牛瑟氏泰勒血液原虫病)。  相似文献   

7.
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蜱传染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引进牛和改良牛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近年来牛瑟氏泰勒虫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病理学和致病作用等与此病的致病机理相关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以便广大兽医工作者对此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吉林省牛瑟氏泰勒虫病感染情况,本试验根据牛瑟氏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吉林省珲春、通化、安图、舒兰、龙井、辽源、白山共7个县市采集的247份血液样本进行了牛瑟氏泰勒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方式、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牛瑟氏泰勒虫总体阳性率为39.68%(98/247),其中通化阳性率最高为70.00%(14/20),龙井阳性率最低为20.00%(8/40),地区之间除安图和白山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地区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散养牛阳性率64.44%(58/90)与规模化养殖牛阳性率25.48%(40/157)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阳性率38.46%(50/130)与公牛阳性率41.03%(48/117)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岁以内牛阳性率为56.67%(34/60),1~3岁牛阳性率为42.22%(38/90),3岁以上牛阳性率为26.80%(26/97),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吉林省牛瑟...  相似文献   

9.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属(T.heileria)的瑟氏泰勒焦虫(T.sergenti)寄生于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原虫病,是由具有侵袭能力的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在吸牛血时,将病原传给牛。该病以贫血、粘膜和皮肤黄染以及高热稽留等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地区性和季节性。近年来该病在河北玉田、丰润、遵化等县山区广为流行。仅玉田县1986—1988年共发病百余头,死亡26头,极大地危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牛瑟氏泰勒虫快速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244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二温式PCR能检测出的最高敏感度为171 fg/μL,与牛新孢子虫、弓形虫和卵形巴贝斯虫不产生交叉反应,对48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6.67%。用同一对引物对28份临床血液样本分别进行二温式PCR和三温式PCR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总符合率为96.4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快速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1994年5月始,我市松江、池水、拉法、青背、新农等乡镇的牛相继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稽留,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呼吸急迫,体表淋巴结肿大,血液稀薄如水为特征的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经市兽医站化验室检验,诊断为牛瑟氏泰勒焦虫病。我院于1994年6月初开始陆续收治了牛瑟氏泰勒焦虫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发牛瑟氏泰勒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本实验将p23-IL-18融合基因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8a-p23-IL-18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鉴定后在37 ℃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牛瑟氏泰勒虫pET-28a-p23-IL-18原核表达质粒,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获得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8ku,并被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结果为牛瑟氏泰勒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18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对寄生于牛体内的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1 356 bp的18S rRNA基因片段,测序后blast分析表明该虫种属牛瑟氏泰勒虫。将该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8种已知泰勒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牛瑟氏泰勒虫吉林分离株与水牛泰勒虫亲缘关系最近,与小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这一结果说明宿主因素对泰勒虫的基因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的牛瑟氏泰勒虫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TS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采自吉林省珲春市某养牛场的血液样本为试验材料,PCR扩增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将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9种已知的泰勒虫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牛瑟氏泰勒虫吉林株与美国株亲缘关系较近,其次是水牛泰勒虫,与其他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牛瑟氏泰勒虫P23基因片段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表达重组蛋白。采用PCR方法扩增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MD18-T-Simple载体连接,测序,验证扩增产物。将P23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GEX-4T-3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后,IPTG诱导表达,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克隆的P23基因片段为684 bp,重组质粒pGEX-4T-3/P23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 ku;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与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而与牛瑟氏泰勒虫阴性血清无反应,表明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提示可以利用融合蛋白来建立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简称牛瑟泰虫病),发生于世界各国。我国北方地区也有本病的流行,是危害牛只较大的一种血液性寄生虫病,其发病率有些地区高达40~60%,死亡率平均为30%。对本病过去没什么特异的免疫学检测手段,主要靠检虫体、查症状、结合流行特点进行综合诊断,往往造成漏检。急需研究出一种特异、敏感、准确的诊断方法,以满足兽医临床及卫生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Theileria)的瑟氏泰勒虫寄生于牛体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症状以高热、贫血、出血、黄疸、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该病最早由ЯКПМОВ和ДЕФТЕРЕВ于1930年在前苏联境内发现。1960年以后在我国贵州、甘肃、陕西、青海、辽宁、吉林、河北等省陆续见有报道。该病主要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18.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牛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环形泰勒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分布广,黄牛、水牛均可感染,呈地方流行,但在金州区环形泰勒焦虫多发生于奶牛。2007年7月18日城区内八里村宋某饲养的4头奶牛其中1头患有环形泰勒焦虫。  相似文献   

19.
从血液涂片检查为牛瑟氏泰勒虫阳性的病牛血液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牛瑟氏泰勒虫HSP70基因,将其重组到pMD-18TSimple载体后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966 bp,编码620个氨基酸残基,将该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13种已知梨形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牛瑟氏泰勒虫吉林分离株与已报道的牛瑟氏泰勒虫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环形泰勒虫,与马巴贝斯虫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0.
正1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牛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是泰勒焦虫,其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在红细胞内的虫体多以环形或卵圆形存在。泰勒焦虫有两个宿主,家畜是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是玻眼蜱(俗称草爬子)。焦虫病的传播离不开玻眼蜱。2流行病学特点泰勒焦虫病在4月中下旬蜱叮咬家畜时开始发病,至10月中旬渐渐平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