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菊苣根超微粉对热应激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选取50只体重为20~22 g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热应激组、超微粉低剂量组、超微粉高剂量组、粗粉组,每组10只.超微粉低剂量组、超微粉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菊苣根超微粉悬液0.75、1.5 g/(kg·d),粗粉组灌胃菊苣根粗粉悬液1.5 g/(kg·d),对照...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方法建立炎症及疼痛模型。造模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双黄连口服液20mL/kg体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34、17、8.5g/kg体重剂量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连续给药5d,观察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降低醋酸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说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小花棘豆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和热板法,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氯仿相与正丁醇相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和足趾肿胀,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物相当。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自制外用中药膏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外用中药组方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膏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及蛋清致小鼠足的肿胀(P<0.01);能提高小鼠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中的痛阈值(P<0.01)。研究证明,外用中药膏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草药千里光超微粉的急性毒性及其镇痛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千里光超微粉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评价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以确定其镇痛剂量;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考察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效果,分别取昆明小鼠40只,随机等分为5组,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醋酸扭体法阳性对照组,强痛定作为热板法阳性对照组,设千里光超微粉高剂量组(360 mg/kg)、中剂量组(180 mg/kg)和低剂量组(90 mg/kg),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 d。结果:千里光超微粉对昆明小鼠的口服LD_(50)为2 925.50 mg/kg,95%可信限为2 591.05~3 303.12 mg/kg;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中小鼠的痛阈值,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千里光超微粉属于低毒物质,在安全剂量内,千里光超微粉具有较明显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10%鲜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研究中药方蒲和饮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最佳用药剂量。试验设立模型组(生理盐水,等容积)、地塞米松组(40 mg/kg体重)、蒲和饮高剂量组(160 mg/kg体重)、蒲和饮中剂量组(80 mg/kg体重)、蒲和饮低剂量组(40 mg/kg体重),各组按0.1 m L/10 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5 d。观察蒲和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10%鲜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中药方蒲和饮能明显降低二甲苯炎症模型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和肿胀率,与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能显著降低10%鲜鸡蛋清致足趾肿胀模型小鼠的足趾肿胀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表明抗炎中药方蒲和饮对二甲苯和鲜鸡蛋清所致的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兰香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及止血、抗炎、镇痛作用,本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观察兰香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反应;通过小鼠玻片法和断尾法,观察其止血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致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显示,兰香草水煎液的LD50为126.73 g生药/(kg·bw);与空白组比较,兰香草水煎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和减轻热板及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P<0.05或P<0.01)。结果表明兰香草水煎液毒性较小,具有明显的止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枫蓼醇提液中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和动物模型评价枫蓼醇提液的药效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枫蓼药材中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试验,观察其镇痛效果;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试验,观察其抗炎效果。槲皮素y=43215x-146476,R~2=0.9995,在10~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热板法试验中醇提液高剂量组15 min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醋酸扭体法试验中醇提液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二甲苯致耳肿胀法:醇提液高剂量组肿胀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醇提液高、中剂量组吸光度显著性下降(P0.05),能有效降低早期炎性组织液的渗出。槲皮素检测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强。枫蓼醇提取液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艾纳香油(艾油)的药理作用,试验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观察其灌胃给药毒性大小,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观察其抗炎活性,醋酸扭体方法观察其镇痛效果,试管二倍稀释法观察其体外抗菌效果。结果表明:艾油口服的LD50为5.179 g/kg;艾油高剂量可极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肿胀抑制率达到55.42%;艾油低、中、高剂量组都可极显著降低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镇痛率最高可达84.03%;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μL/m L和1.75μL/m 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μL/m L和3.50μL/m L。说明艾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灌服给药可行,安全毒性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复方杨树花口服液在体内的抗炎作用。试验取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8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 6 ml/kg),阳性对照组(阿斯匹林: 200 mg/kg)和复方杨树花组(高剂量组(12 ml/kg)、中剂量组(6 ml/kg)、低剂量组(3 ml/kg))。左耳涂抹20 μl二甲苯计算耳肿胀率;取40只小鼠做相同处理后,左足注射0.1 ml 10%蛋清制造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计算小鼠足趾肿胀度。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8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组注射15 mg/kg LPS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炎症模型,测定血清中TNF-α,IL-1,IL-6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复方杨树花口服液能显著性抑制小鼠的耳肿胀率和足趾肿胀度(p<0.01);并能显著性抑制LPS引起的小鼠血清中TNF-α,IL-1,IL-6含量的升高(p<0.01),与阿司匹林效果相似(p>0.01)。说明:复方杨树花在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以12 ml/kg灌胃体内抗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氟尼辛葡甲胺对大鼠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氟尼辛葡甲铵盐是一种动物专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和解热功能,但抗炎是其主要功效。本试验通过对鸡蛋清诱导的大鼠踝关节炎性肿胀模型和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来研究其抗炎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FM高中低各剂量组(0.55、1.1、2.2 m g/kg)对大鼠足关节炎症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0.05,P<0.01),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2.2m g/kg)抗炎功效明显优于吲哚美辛组(2.25 m g/kg)和地塞米松组(2.52 m g/kg)。中剂量组(1.1 m g/kg)作用堪比吲哚美辛,而低剂量组(0.55 m g/kg)稍逊于地塞米松。与同类对照药双氯芳酸钠(16.25 m g/kg)和安乃近(32.5 m g/kg)相比,结果显示FM(2.5 m g/kg)对小鼠扭体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高达82.69%。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连翘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活性,试验提取连翘挥发油、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并计算提取率。采用连翘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挥发油、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进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每段提取物分别设高(按体重生药1.6 g/kg)、中(按体重生药0.8 g/kg)、低(按体重生药0.4 g/kg)剂量组,并设地塞米松组(按体重5 mg/kg)、模型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 d后测定耳肿胀度、抑制率及渗出染料OD_(590)值,考察连翘不同极性段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各极性段之间的含量差别较大,其中水提取物提取率最高,达到15.7%;其余依次是连翘正丁醇提取物、连翘乙酸乙酯提取物、连翘挥发油,分别为11.4%、5.0%、0.9%。连翘挥发油高、中剂量组,连翘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在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和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效果上与模型组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正丁醇部位的抗炎作用表现最为突出;水提取物虽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但与模型组比(除连翘水提取物高剂量组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连翘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乳没搽剂的急性毒性及其抗炎、消肿、止痛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以SD大鼠、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考察乳没搽剂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热板致痛试验、醋酸扭体试验考察乳没搽剂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显示,乳没搽剂经皮最大给药量达60 g/kg,24 h及随后一周内没有死亡。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乳没搽剂高、中、低剂量组对雌、雄小鼠的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5.38%、35.26%、26.99%和27.06%、25.59%、22.25%;对雌、雄小鼠的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4.31%、32.26%、7.62%和27.16%、46.42%、24.95%;对雌、雄小鼠的扭体镇痛率分别为16.22%、49.58%、11.04%和33.39%、19.29%、42.86%;热板试验中,乳没搽剂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乳没搽剂经皮给药安全范围大,具有较好的消肿作用,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对物理刺激引起的疼痛止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乳腺康注射液体内外药效。体外药效采用牛津杯法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体内药效采用热板法及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模型、二甲苯及鸡蛋清致炎模型、2,4-二硝基酚及干酵母致大鼠发热6种经典药理模型,对乳腺康注射液进行镇痛、抗炎、解热的药效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康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中、高剂量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极显著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P<0.01),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及鸡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组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在1.5~2.0及3.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对干酵母所引起的大鼠发热在1.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结果表明,乳腺康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且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后期临床开发提供依据。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来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福尔马林和热板仪致痛法来研究其镇痛作用。各试验均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是阴性对照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分别每日以含生药20、30、40及0.15 mg/g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续按照不同试验具体操作。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可极显著降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中、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对醋酸导致的通透性增高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中剂量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角叉菜胶所致足趾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中、高剂量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福尔马林致痛试验结果显示,在Ⅰ相时间段内,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减少小鼠舔足次数(P<0.01);在Ⅱ相时间段内,各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热板仪致痛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各个时间,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痛阈值(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高剂量组减小疼痛阈值的效果极显著强于阿司匹林组(P<0.01),低、中剂量组的效果极显著弱于阿司匹林组(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采用70%乙醇浸提并浓缩至1g/L,加等体积水,冷却、过滤后将滤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浓缩干燥后得到总黄酮;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试验复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莱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镇痛作用和炎症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小鼠断尾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研究马蹄黄总黄酮止血和凝血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的马蹄黄总黄酮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中、高剂量的总黄酮有明显的镇痛、止血作用。表明马蹄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总黄酮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乳黄消口服液消肿止痛的功效,试验将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5 mg/mL)、乳黄消口服液高(2 g/mL,0.4 mL)、中(2 g/mL,0.2 mL)、低(2 g/mL,0.1 mL)剂量组,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试验、热板法镇痛试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来评价乳黄消口服液消肿止痛的效果。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了肉芽肿的形成,热刺激产生的疼痛(给药60 min后),降低了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极显著抑制醋酸刺激产生的疼痛(P0.01);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中,乳黄消口服液高剂量组极显著地抑制了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阳性对照组及乳黄消口服液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了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说明乳黄消口服液可明显抑制急慢性炎症和中枢性、外周性疼痛,具消肿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将SD大鼠和KM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穿心莲注射液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探究其解热作用;通过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探究其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及λ-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法探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肛温上升;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减少扭体次数;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少肿胀度;显著抑制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减少肿胀度。由此可知,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GPS)的抗炎活性,试验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给小白鼠灌服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Se-GPS和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GPS 0.2 m L/只,连续给药10 d,观察其对二甲苯和醋酸所致炎症的抗炎效果;用脂多糖(LPS)建立小鼠炎症模型,分别给小鼠灌服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LPS+Se-GPS和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LPS+GPS0.2 m L/只,连续给药10 d,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剂量Se-GPS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降低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其抗炎活性略强于甘草多糖,且高剂量Se-GPS抗炎效果最好。说明Se-GPS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外伤膏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药外伤膏的镇痛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实验、大鼠蛋清性足趾致炎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并与抗炎镇痛外用药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药外伤药膏能显著延长小鼠镇痛潜伏期与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由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