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田土壤酸化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威胁着粮食安全。本研究以仪征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4年、2005年和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农田土壤样点pH值化验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和重心偏移模型,分析30年间仪征市农田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值降低,呈现酸化趋势;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值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农田土壤酸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田土壤酸化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威胁着粮食安全。本研究以仪征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4年、2005年和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农田土壤样点pH化验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和重心偏移模型,分析30年间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降低,呈现酸化趋势;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农田土壤酸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H值是土壤酸性强度的主要指标,它代表与土壤固相平衡的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土壤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对土壤的一系列其他性质有深刻地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等都与土壤pH有关。  相似文献   

4.
作为耕地重要属性之一,p H值分布及变化情况对耕地质量管理及合理施肥有重要参考作用。通过利用统计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比较了第二次土壤普查调查和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石门县2个时期耕地p H值平均值下降了0.5个单位,有42.51%的耕地p H值下降,酸性土壤面积在扩大,呈酸化趋势。不同的土壤类型p H值变化程度不一,潮土与紫色土的缓冲能力最强,而红壤与水稻土的变化程度较大,其中红壤酸性和弱酸性面积分别增加了12.7%和7.3%。  相似文献   

5.
安陆市位于桐柏山、大洪山两余脉蔓延的丘陵与江汉平原交会地带,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重点分析耕地土壤有机质(OM)、氮、磷、钾等养分各含量级别的空间分布及变异。同时,将通过Kriging插值而得到的各养分含量面积分布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土壤养分含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pH值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对土地生产力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掌握福州市土壤pH值近几年来变化情况,基于福州市第2次土壤普查(1984年)以及2019年全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土壤pH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对福州市35年来土壤pH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耕地土壤pH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全市耕地土壤pH均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6-2013年松阳县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数据,对当地土壤p H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松阳县的耕地土壤酸化严重,p H值逐年降低。其p H值降低的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一致,其中,松谷盆地耕地土壤的p H值降幅较大,而山区的降幅则相对较小。通过分析可知,松阳县耕地土壤日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和酸雨影响,并据此提出当地耕地土壤p H改良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浙江省2018年开展的“711”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程,利用ArcGIS 10.5软件对龙游县的土壤pH分布进行分析,并与1984年和2009年的土壤pH状况进行对比,探讨其时空演变。结果显示:龙游县土壤以酸性为主,酸性和弱酸性土壤样品合计占比近90%。与1984年和2009年的土壤pH状况相比,2018年龙游县的土壤表现出进一步酸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仪征市30多年来土壤pH值时空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仪征市30多年来土壤地力调查与定位监测数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病虫实际发生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仪征市土壤pH值从1973年到2005年下降了0.51个单位。空间插值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不同地形条件下其下降幅度有差异,是由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缓冲能力差异造成的。大量使用生理酸性的低含量复合肥及酸性降雨是造成土壤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土壤pH值下降并未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但以真菌为媒介的病毒病发生面积扩大已成为土壤pH值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信号,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将此次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农田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理洱海湖滨区农田土壤存在日趋酸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农田土壤日趋酸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1.
Understanding soil nutrient distribution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m are crucial for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vulnerable ecological regions.Based on 555 soil samples collected in 2012 in Renshou County,located in the purple soil hilly area of Sichuan Basin,China,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total nitrogen(TN),total phosphorus(TP)and total potassium(TK)was studied with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relative roles of the affecting factors were quantified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The means of TN,TP and TK contents were 1.12,0.82 and 9.64 g kg~(–1),respectively.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ranged from 30.56 to 38.75%and the nugget/sill ratios ranged from 0.45 to 0.61,indicating that the three soil nutrients had moderate variability and spatial dependence.Two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observed.TP and TK were associated with patterns of obvi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trends whil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N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variability.Soil group,land use type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explained 26.5,35.6 and 8.4%of TN variability,respectively,with land use being the dominant factor.Parent material,soil group,land use type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explained 17.5,10.7,12.0 and 5.0%of TP variability,respectively,and both parent material and land use type played important roles.Only parent material and soil type contributed to TK variability and could explain 25.1 and 13.7%of TK variability,respectively.More attention should focus on adopting reasonable land use types for the purposes of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consider the different roles of the affecting factor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in this purple soil hilly area.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956~2007年河北地区气候变化时空特征。[方法]选取河北地区(包括京津)均匀分布的23个气象站点1956~2007年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气温、降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52年来的气候变化事实和演变规律。[结果]1956~2007年河北地区年和四季气温均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对该地区年气温的上升贡献率最大;全区气温均为升高趋势,其变化差异具有规律性。年和四季降水量的波动幅度均较大,且呈现不同的线性变化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减少的趋势;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差异性较显著,全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且其减少幅度由东北到西南基本呈现低—高—低的形态。全区潜在蒸发量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大,之后其并没有随着升温而继续增大,相反的是呈明显下降趋势;各季节潜在蒸发量也呈下降趋势;全区除丰宁、蔚县等个别站蒸发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外,其余站均为下降趋势。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总体为缓慢减小;全区相对湿度仅有承德、秦皇岛、南宫等站呈上升趋势,其他站均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和城乡统筹大背景下,以典型的川中丘陵地貌地区——遂宁市大英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法、城镇规划目标法和改进城镇规划法3种方法分别测算大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结果,用德尔菲法确定上述3种方法的权重,测算出大英县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整理理论潜力值为1 972.30 hm2。从自然、经济、社会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中选取12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计算出各乡镇的限制指数,测算出在多因素限制下大英县农村居民点综合整理现实潜力为826.79 hm2。综合考虑各乡镇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条件,根据限制潜力测算结果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将大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4个等级和3个区域。该研究考虑了多个限制因素的的影响,应用了综合限制指数模型,使测算出的现实整理潜力更能反映出当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大小。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稻田和旱地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研究四川丘陵地区不同油菜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稻田生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696.25、2552.85 kg hm-2,比稻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7.61%和11.36%。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8 d,抗倒伏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川油58的生育期233d,抗倒伏性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较强。旱地生态环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3091.75、3054.95 kghm-2,较旱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4.94%和13.58%。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2 d,抗倒伏能力一般,抗菌核病能力较差,抗蚜虫能力较差。川油58的生育期230 d,抗倒伏能力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一般。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区,稻田油菜品种可选择绵油11和川油58,旱地油菜品种可选择川油58。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区选用适宜的油菜品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促进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择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研究区域,运用RS和GIS技术,研究1987~1996年和1996~1999年两个时段耕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在1987~1996年减少,1996~1999年增加,主要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转化。1987~1999年,川涧区耕地占全部耕地比例下降,而低山区耕地比例上升;坡度小的耕地减少,而坡度大的耕地增加,研究区耕地整体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丘陵区牧草种植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是全国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可是耕地资源相对并不富足。作者通过对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家畜饲养为中心的农牧结合型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实行农牧结合、扩大牧草种植模式可以解决四川农业发展中的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总体效益不高、饲料缺口大、人畜争粮、水土流失等问题,为四川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伍引风  朱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810-8812
结合仁寿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分析仁寿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仁寿县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为推动仁寿县新农村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2-2014年蛮河朱市断面和孔湾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的聚类分析,探讨了蛮河流域河流污染时空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结果表明,蛮河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但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CODC、BOD5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2个监测断面的总磷污染都最为严重,达到V类以上,各污染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上游朱市断面水质状况要好于中游孔湾断面,主要是由两地的工农业结构和规模上的差异导致.  相似文献   

19.
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各种形态的监测分析,研究了该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特征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污染强度约从6月开始上升,一直持续到10月,集中在降雨丰富的时段。夏季3个月(6月—8月)是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高发季节,这与年雨量的60%集中于该季节而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关。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强度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小流域上部的塘边井样点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平均达11.26mg·L-1,最高值达14.23mg·L-1,超过WHO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NO-3-N浓度上限的42.3%;小流域中下部地下水硝态氮的污染水平相对较小,以张飞井为最低,平均浓度仅为1.03mg·L-1。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存在形态以NO3--N为主,平均占97.6%,最高达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