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未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技术饲养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此阶段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饲养者必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切实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4.
幼兔断乳后容易发生腹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等一系列异常现象,严重影响早期断乳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养兔业发展。对早期断乳幼兔腹泻症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断乳后幼兔消化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乳中特殊活性物质的缺失、断乳应激、日粮抗原引发的过敏性肠道损伤、肠道内源性感染等6个方面为早期断乳幼兔腹泻的内部原因。建议研究早期断奶兔的营养需要参数和乳兔料配制及与其配套的饲养管理技术,根治早断奶诱发的腹泻。  相似文献   

5.
出生45~90d的兔子称为幼兔。幼兔的特点是生长快,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抗病力差。因此,在幼兔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断奶时间和方法断奶时间:过早断奶,饲养水平跟不上,会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断奶过迟,则会影响母兔下一次的发情与配种。  相似文献   

6.
从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称幼兔.此阶段的幼兔生长快,对饲料条件要求高,抗病力差,易患病死亡.同时,由于幼免刚刚断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而且还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养兔场应特别注意加强幼兔的饲养管理与疫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商品幼兔是指仔兔从断奶分窝到出栏这个阶段的幼兔,供商品用的幼兔和供留种用的幼兔在饲养管理技术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品幼兔的育肥技术是该期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商品幼兔育肥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养兔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断奶幼兔最难饲养,断奶后2—3周内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严重挫伤群众的养兔积极性。笔者通过近几年养兔实践,谈几点提高断奶幼兔成活率的体会。一、断奶时间及方法由于哺乳母兔个体间的差异及其所处环境、饲养管理水平的不同,应酌情区别对待其仔兔的断奶时间。对于经产、哺乳后期膘情偏  相似文献   

9.
不同断奶日龄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我国,家兔饲养因受技术水平和传统观念影响,对仔兔基本上实行35日龄或42日龄断奶,而据国外大量资料报道,在科学饲养管理和母兔营养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可实行28日龄断奶.为探索不同日龄断奶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笔者对仔兔进行28日龄、35日龄、42日龄三种不同时期断奶的试验,测定断奶后幼兔各阶段生长状况,确定仔兔最佳断奶日龄,旨在为家兔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断奶到3个月龄的小兔叫幼兔。幼兔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消化功能强,吃得较多。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极易感染疾病,死亡率高,是比较难养的生理阶段。因此,一定要加强管理,精心照料,使之逐步增强对周围环境及饲料的适应性。其饲养管理措施可归纳为“四宜四不宜”。 1.宜少吃多餐,不宜暴食。仔兔断奶后,所需营养物质全部由采食的饲料中获得。因此幼兔一般都比较贪食,在喂给饲料时,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1.
仔兔断奶后称为幼兔,断奶幼兔的培育是养兔生产的基础,也是养兔饲养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断奶幼兔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我市规模养兔场的养殖情况来看,腹泻是影响断奶幼兔生产的主要原因,断奶幼兔腹泻控制得好与坏,已成  相似文献   

12.
自断奶至3个月龄的称为幼兔,此阶段生长发育快,对饲料要求较高,对疫病的抵抗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得病,是比较难饲养的阶段。特别是断奶后l~3个月内,更容易发病,一般死亡率可达到20%~50%。因此这个阶段是养兔过程中关键阶段,一定要把好幼兔断奶关。饲料不能突变,要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容易消化。  相似文献   

13.
从断奶到 3月龄的幼兔,这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是养兔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 1~ 2月龄间的幼兔。在生产中,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抓得好,幼兔的成活率可达到 90%左右,商品兔出栏时的体重也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如果管理不好,死亡率也可达到 30%~ 40%,如兔群暴发球虫病、巴氏杆菌病,死亡率将达到 90%左右。所以抓好这一阶段段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工作,就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要养好幼兔,首先要了解幼兔在生理上的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幼兔所需的营养来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母乳和少量饲料供给变成…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养殖技术顾问》2009,(10):143-143
1断奶关 幼兔16天开食,喂少量易消化的嫩草、菜叶等。22天开始投放全价饲料,要做到少喂勤添。当幼兔28-42日龄,体重达到750克时即可断奶。要采取间断断奶法,隔天喂奶1次,第2次喂奶后不再哺乳。断奶后根据幼獭兔体重、性别分笼饲养。注意防暑防寒,保持兔舍干燥清洁。同时,在断奶后注射免疫疫苗,并投服抗球虫药预防球虫病。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兔业的不断发展,兔的饲养与管理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提高幼兔的生长和缩短肉兔的生长时间,如何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消耗和饲料成本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是关系着养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除合理提高基础日粮中的养分和适当添加生长促进剂外,饲喂时间对兔的生长发育也是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杨平 《四川畜牧兽医》2019,(6):45-45,47
在养兔生产中,兔农体会到断奶至3月龄内的幼兔最难养,笔者通过调查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造成了幼兔的适应力和抵抗力低下,如饲养管理跟不上,容易出现生长缓慢,甚至造成批量死亡。因此,必须提高对幼兔的饲养管理水平,把幼兔的成活率提上去,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幼兔在以苜蓿青干草为主、精料为辅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为当地发展肉兔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988年6月25日至9月3日在本站兔场进行了生长速度测定。试验选黑优、加利福尼亚、新西兰白,比利时4品种断奶日龄(45天左右)和体重(P>0.05)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幼兔各10只(公母各半),每品种为1组,共4组。基础日粮系参照 NRC(1977)标准,根据本县饲料资源由苜蓿蓿草粉、豆腐渣、铁皮、亚麻油渣和玉米面等组成。  相似文献   

18.
影响幼兔成活率的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幼兔是指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幼兔阶段是兔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最大的阶段,但同时也是死亡高发时期。这个阶段兔子生长快、食欲旺盛、对饲料的要求高,但由于幼兔的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10):121-123
对妊娠期前3周母兔及56~80日龄幼兔不给球虫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组妊娠期前3周母兔及56~80日龄幼兔饲喂不加药的饲料,其余时间饲喂含地克珠利1 mg/kg的饲料;同时设对照组,饲喂添加地克珠利1 mg/kg的饲料,比较不同时期试验兔死亡情况、球虫卵囊数及增重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球虫病,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妊娠期前3周母兔及56~80日龄幼兔不给抗球虫药是可行的,能降低成本,减少兔肉药物残留,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1)适时断奶。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750g以上即可断奶。断奶过早,会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但断奶过晚,也不利于母兔复膘,影响母兔下一个繁殖周期。因此,根据仔兔品种、生长情况、母兔体况等决定适宜的断奶时间。一般说来,肉兔品种的仔兔可在28~35日龄断奶,毛兔、獭兔品种的仔兔可在35~42日龄断奶。2)加强营养。断奶后的幼兔要多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颗粒料,少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及粗硬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应达到16%~18%,饲喂原则是少吃多餐,每天喂料4~5 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