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头带绦虫的终末宿主为犬,感染犬是引起牛、羊脑多头蚴病的感染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脑多头蚴取自自然感染羊体内。1.1.2实验犬7只4月龄至2岁,经丙硫咪唑和伊维菌素驱虫,粪检蠕虫卵为阴性的犬。1.1.3吡喹酮片某动物药业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片100mg。1.2试验方法用自然发病羊体内的脑多头蚴人工感染7只实验犬,每只感染脑多头蚴包囊1  相似文献   

2.
复方吡喹酮注射液防治羊脑多头蚴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复方吡喹酮注射液治疗羊脑多头蚴病的最佳治疗剂量,本试验应用复方吡喹酮注射液30、50、80 mg/kg BW三个剂量组对患羊脑多头蚴病的绵羊进行治疗,设80 mg/kg BW剂量的丙硫咪唑作为药物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30 mg/kg BW剂量组治愈率较低,为68.97%,不能达到治疗目的;50和80 mg/kg BW剂量对羊脑多头蚴均有很强的驱杀作用,对病羊的治愈率分别为91.84%和92.8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中剂量组(80、50 mg/kg BW)与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50 mg/kg BW剂量为防治羊脑多头蚴病的最佳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3.
多头绦虫抗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羊脑多头蚴囊液和囊壁粗抗原以12mg/只的免疫剂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化,分3次免疫羊。于第3次免疫后14d,经口攻击感染多绦虫卵2500枚,攻击后225d,剖杀检查免疫效果。结果囊壁抗原免疫组羊只全获保护,囊液粗抗原免疫组羊只(3/4)获保护,另1只间脑中有直径0.6cm钙化的多头蚴病灶,其间为干酷样物质。而感染对照组羊脑中均有多头蚴寄生,其中1只羊脑中有3个多头蚴包囊,致使羊的脑组织极度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病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主要危害2岁以下的幼龄绵羊,人偶尔也可感染。随着肉羊业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许多肉绵羊品种,这些肉绵羊品种对脑包虫病更加易感。如果不能及时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造成羊只大批的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利用非手术法,即口服吡喹酮治疗肉绵羊脑包虫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侵害羊、人神经系统,发生人、羊脑包虫病。2004年在河北大厂县某农场的羊群中发现有走路转圈、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早期用吡喹酮50mg/kg治疗5天或70mg/kg治疗3天,脑部浅层包虫手术摘除,并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山羊脑包虫病是一种中绦期的蚴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又名多头蚴病或晕倒病,我县养殖户俗称晕头羊。笔者从事基层兽医工作10余年,剖检山羊脑包虫病病羊12只,手术治疗病羊25只,治愈20只,治愈率80%,现就该病的手术治疗作一浅析。1病原的生活史与形态1.1多头多头绦虫的生活史与形态我县的终未宿主主要是犬,狼和狐是不存在的。因为该区的犬未实行拴养或圈养,广大农村无法实行定点屠宰,农户屠宰山羊时不知道羊脑多  相似文献   

7.
Verster等曾应用甲苯咪唑,剂量为每公斤体重40mg腹腔内注入和每公斤体重100mg口服两种方法,连续14天,治疗羊的多头绦虫幼虫期感染(脑多头蚴病),但均未获得治疗效果。Gallie等曾研究过应用吡喹酮对肥胖带绦虫(Taenia Sagimata)囊尾蚴的治疗效果,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0mg口服,连续4天,可全部杀死12周龄的囊尾蚴,但对4周龄的囊尾蚴无效。本文阐述了应用吡喹酮对羊多头绦虫蚴虫期实验性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山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山羊脑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近年来,山羊养殖业在我镇迅速发展。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然而由于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我们在临床中试用了一些抗寄生虫药如吡喹酮、  相似文献   

9.
山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山羊脑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近年来,山羊养殖业在我镇迅速发展。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然而由于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我们在临床中试用了一些抗寄生虫药如吡喹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喹酮片剂、阿苯达唑干混悬剂对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剂量和用药次数。[方法]应用吡喹酮片剂按35、70 mg/kg剂量口服、阿苯达唑干混悬剂按25、50 mg/kg剂量口服治疗牦牛多头蚴病。[结果]吡喹酮片剂两个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72.73%和91.67%;阿苯达唑干混悬剂两个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81.82%和83.33%。从吡喹酮片剂35 mg/kg的剂量组死亡的2头牛检出多头蚴8个,平均感染强度2.67个;从阿苯达唑干混悬剂25 mg/kg的剂量组死亡的1头牛检出脑多头蚴2.0个,平均感染强度2个。从阳性对照组死亡的10头牛检出脑多头蚴37个,平均感染强度3.7个。[结论]吡喹酮片剂70mg/kg剂量间隔5 d三次给药达高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河南省商丘市某波尔羊繁育改良场的山羊感染斯氏多头蚴的临床诊断,实验检查及病理解剖进行描述,并用吡喹酮口服与肌注治疗的效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治牛羊脑包虫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盟犊牛、羔羊脑多头蚴病发病率比较高,笔者经过多年治疗研究总结出利用药物治疗此病的可靠经验,供临床参考。牛、羊是脑多头蚴的中间宿主,此病有急性、慢性两种,治疗本病需在慢性过程中的早期。利用吡喹酮清除寄生在脑部和脊髓中的脑多头蚴,治愈率犊牛可达95%,羊可达60%。用药方法:可行两次用药法,第一次可按体重总用药量的1/2给药,皮下或肌肉分点注射,间隔48小时再行第二次,将剩余的1/2药用完。在用吡喹酮期间,可按体重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或磺胺药类,以缓解脑膜及脑炎症状。在用吡喹酮4~5天后,由于脑包虫被杀死,包内液体需在一定…  相似文献   

13.
羊脑包虫病(羊多头蚴病)是羊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内蒙流行较广。对本病的治疗主要用手术方法摘除多头蚴包囊。从前,摘除多头蚴包囊后,局部应用青霉素(稀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杀灭鸡蛋大以上绵羊棘球蚴的有效剂量,我们于1984年9月2日开始了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包虫病)的第二轮试验。本次试验用羊10只,将吡喹酮的剂量增加到每公斤体重120毫克,疗效检查的天数增至120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试验目的及判定标准一、试验目的:寻找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鸡蛋大以上包囊的有效剂量和恰当的疗效检查天数。  相似文献   

15.
对多头绦虫的生活史进行的详细观察及实验证明,山羊感染多头绦虫卵,72小时后六钩蚴就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肺、肾、瘤胃壁等脏器(六钩蚴不进入脾脏)。以后包囊在脑和肌肉组织中寄生,经34~40天后初步形成原头蚴,82天后原头蚴发育成熟,具有侵袭力。犬吞食多头蚴包囊后,需经39~42大成虫孕节内的虫卵才发育成熟具有感染性,孕节片也于此时开始排出体外。在室温14℃~24℃的条件下,虫卵在湿润的环境中至少能存活21天。 此外,实验证明绵羊大量感染虫卵(35000个以上)后,六钩蚴只能在脑部发育为成熟的多头蚴,而进入绵羊肌肉组织的六钩蚴则很快死亡,不能发育成包囊。 对多头绦虫的分类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认为M·skrjabiniPcpov,(1937)和M·qaigeri Hall,(1916)拟是M·multiceps Leske,(1978)的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16.
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羊的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羊脑包虫病.它严重危害绵山羊,特别是2岁以下的绵羊. 近年来,四川省美姑县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手术成功治疗1例山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相结的方法,用骨钻钻开病羊的头盖骨,成功取出包囊,病羊恢复良好。表明手术治疗羊脑包虫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为初步确诊为患有脑多头蚴的病牛选用丙硫咪唑和吡喹酮两种广谱驱虫药,采用"单用药治疗法"和"联合用药治疗法"对17头初诊为脑多头蚴病的黄牛进行不同药物剂量治疗。给药方案为第一天5mg/kg,以后4d以5mg/kg的药量进行递增,5d为一疗程。实验结果表明,吡喹酮对黄牛脑多头蚴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0%;丙硫咪唑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100%;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联合使用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60%。可见,对此病治疗单独使用丙硫咪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多头蚴还可危害牛、羊、骆驼等动物,人也能偶尔感染.它是危害羊的严重的寄生虫病.成虫则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该病散布于全国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2010年温泉县哈日布呼镇某牧场发生一起120只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部分羊只出现转圈运动,经对死亡病畜剖检结合临床症状表现确诊为脑包虫病.  相似文献   

20.
牦牛脑多头蚴病药物治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丙硫咪唑和吡喹酮两种驱虫药物,采用"药物增量法"和"药物联合法"对24头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脑多头蚴病例牦牛进行不同剂量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吡喹酮增量法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最短,为8.5 d;丙硫咪唑增量法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100%,吡喹酮增量法的有效率80%,治愈率70%;丙硫咪唑和吡喹酮联合法的有效率67%,治愈率50%.对照组10头脑多头蚴病牦牛均在不同时间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