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检测最常见的5种中药材对鸡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用于开发饲料添加剂。试验选择5种常用中药材(蒲公英、草、马齿苋、败酱草、巴天酸模),分别采用水提法制备至质量浓度1mg/L,应用固体培养基纸片法测定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平均抑菌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马齿苋(根0.04g/m L、茎叶0.4g/m L)、草(根0.05g/m L、茎叶0.5g/m L)、蒲公英(根0.05g/m L、茎叶0.45g/m L)、败酱草(根0.15g/m L、茎叶0.8g/m L),巴天酸模(根0.1g/m L、茎叶0.8g/m L)。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辣蓼散进行提取,用纸片法测定6种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等5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辣蓼散水煎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均为15.62 g/L,对白色念珠菌与绿脓杆菌的MIC均为31.25 g/L。研究结果为辣蓼散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头翁汤对沙门氏菌感染鸡的药效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白头翁汤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对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雏鸡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5 mL/只白头翁汤组防治病雏鸡的治愈率为80%,同感染对照组相比,死亡率降低了55%(P<0.01);给药组患病鸡的肝脏、心脏、脾脏等器官的病变程度显著降低(P<0.05)。白头翁汤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5 g/L。  相似文献   

4.
中药“地榆散”防治鸡白痢病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筛选的"地榆、泽泻、黄芩、石榴皮、陈皮"等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单味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0mm以上,"地榆散"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圈达12.8mm,高于单味中药抑菌圈。说明由"地榆、泽泻、黄芩、石榴皮、陈皮"等中药按照中兽医学理论设计组成的"地榆散"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试验证明,将"地榆散"制剂,以高、中、低三个剂量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人工感染鸡的治疗试验表明:中剂量10g/kg添加量,连用5d,间隔10d,再以5g/kg量拌入饲料控制3d疗效最佳,经20d的试验期,治愈率为90%,比药物对照组治愈率高出12%,经P<0.05。对鸡白痢阳性商品产蛋鸡,经60d的试验期,可使鸡白痢的阳性率由100%降低到14%,下降了86%,对照组阳性率仍高达93.3%,仅下降6.7%,治疗组产蛋率提高12%,不治疗组产蛋率下降45%,P<0.01。说明中药"地榆散"不仅对鸡白痢病有明显治疗效果,也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有可靠的抗菌效果,且对鸡体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具有无毒、抗菌效果好的中兽药,试验通过微量抑菌法观察毛白杨雄花序水煎液对鸡大肠杆菌O78、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和兔大肠杆菌O123的体外抑制情况。结果表明:毛白杨雄花序水煎液对鸡大肠杆菌O78、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和兔大肠杆菌O123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 0 g/mL、0.062 5 g/mL和0.062 5 g/mL。说明毛白杨雄花序水煎液对鸡大肠杆菌O78、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和兔大肠杆菌O123均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可应用于临床治疗畜禽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利用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治疗的效果。方法:借助人工诱发实现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建立,选择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治疗,另外设置相同条件的对照组,选择西药氟苯尼考治疗。结果:中药组鸡群死亡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西药组20%、80%;中药组攻毒后不同时间血清SOD浓度均高于西药组,中药组试验结束后平均体质量(1142±35)g,西药组(1060±37)g。结论: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治疗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优于西药氟苯尼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碱性水素水对体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以黄连提取物(1 g/m L)和纯净水为对照,采用微量抑菌方法检测碱性水素水对四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在体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当碱性水素水倍比稀释至原浓度的1/8倍后,对浓度为1.5×105cfu/m L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效果,与黄连提取物抑菌效果相当。说明碱性水素水为原浓度的1/8,其体外抑菌效果等同于黄连提取物,这可为预防疾病发生及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提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白头翁为主药的复方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对人工感染沙门氏菌雏鸭的治疗效果。体外抑菌试验中,复方制剂4的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17.6 mm,最低抑菌浓度为166.7 mg/mL,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说明沙门氏菌对制剂高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好,保护率可以达到80%,与头孢噻呋组接近,体质量增加890 g,与阴性对照组基本一致。攻毒后,雏鸡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给予中药治疗后9~12 d,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说明以白头翁为君药的复方制剂4对雏鸭沙门氏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沙门菌病是危害养鸡行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动物源性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复方替代抗生素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药复方“四神丸加减”(Sishen Wan Plus and Minus, SSJ)具有涩肠止泻、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等功能,但是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SSJ对感染白痢沙门菌雏鸡的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0只1日龄雏鸡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鸡白痢沙门菌组、SSJ低剂量治疗组(0.4 g/kg)、SSJ中剂量治疗组(0.8 g/kg)、SSJ高剂量治疗组(1.6 g/kg)、抗生素组。通过16S rRNA测序和ELISA等技术探究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SJ能够显著降低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绒毛长度降低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P<0.05)。此外,SSJ也能显著缓解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免疫球蛋白指数的显著降低(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高剂量SSJ能够显著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有益菌的丰度。以上结果证实,添加SSJ能够改善白痢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雏鸡免疫功能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药抗球散的抗球虫、抑菌抗炎作用,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抗球散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进行抗炎试验。结果表明:抗球散能够抑制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并且随着药量的增加,抑制效果亦相应增强。经计算,抗球散高剂量组卵囊孢子化率比空白对照组降低77.34%,差异极显著(P0.01),效果与地克珠利组相当;抗球散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5 mg/m L和62.5 mg/m 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 mg/m L和125 mg/m L;不同剂量的抗球散对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炎效果亦相应增强。经计算,抗球散高剂量组抑制率比空白对照组提高23.90%,差异显著(P0.05),效果与盐酸多西环素组相当,说明中药抗球散具有较好的抗球虫及抑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进行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4.0 g/L)、中剂量组(2.0 g/L)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2.
正蓝孔雀是新兴特色养殖项目,特别是随着我国“乡村旅游”引导政策的出台,各地蓝孔雀养殖更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发生的也日趋频繁和复杂,因此笔者就蓝孔雀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沙门氏菌病1.1发病特点孔雀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及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集中发生于1月龄以内,特别是15日龄以下的雏孔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通过人工诱发建立鸡大肠杆菌病模型,用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进行治疗,同时设黄连解毒散散剂对照和氟苯尼考西药对照,观察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内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散超微粉、黄连解毒散散剂和西药氟苯尼考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不显著;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黄连解毒散散剂降低血清内毒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体质量的作用显著优于西药氟苯尼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对人工鸡大肠杆菌病有很好的疗效,与其散剂比较,使用剂量可以节省一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连、苦参、黄柏、黄芪、甘草五种中草药对猪源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试验制备黄连、苦参、黄柏、黄芪、甘草五种中草药提取物后,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五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观察其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无抑菌圈,阳性对照组抑菌圈直径为(20.13±1.47)mm;与对照组相比,苦参、黄芪组抑菌作用差异显著(P>0.05),敏感程度均为高敏;黄连、黄柏、甘草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敏感程度为高敏或中低敏;黄连、苦参、黄柏、黄芪、甘草五种中草药的MIC浓度分别为20g/L、10g/L、80g/L、20g/L、160g/L。试验显示,黄连、苦参、黄柏、黄芪、甘草五种中草药均可一定程度地抑制猪源沙门氏菌,苦参抑制作用最强,与抗生素效果一致,其次分别为黄芪、黄连、黄柏、甘草。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具有显著效果的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本试验拟定了5个中药复方,通过进行体外体内抑菌试验来评价其抗菌效果。体外抑菌试验主要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单味药及不同中药复方的抑菌圈大小来评价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体内试验主要利用对人工建立的病鸡模型的治疗效果对5个中药复方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浓度为1.0 g/m L的提取液抗菌效果较0.5 g/m L的提取液抗菌效果好,当提取液浓度为1.0 g/m L时,大肠杆菌对大黄、地锦草高度敏感;对黄芩、十大功劳中度敏感;对中药复方组方I、II、III、IV、V中度敏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药复方III组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为71.4%,死亡率为14.3%,而模型组治愈率为11.1%,死亡率为66.7%,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提示,中药复方III组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析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应用于鸡大肠杆菌病临床治疗中取得的效果。通过人工诱发构建鸡人肠杆菌病模型,选择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实施临床治疗工作,此外,另采用黄连解毒散散剂以及氟苯尼考西药开展治疗,设为对照,对几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三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愈率和有效性不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针对鸡大肠杆菌病,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能够针对鸡大肠杆菌病发挥较明显的效果,跟分散剂形态的黄连解毒散相比,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只要采用粉散剂1/2的剂量,即可达到与之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中草药复方对雏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选取黄连、鹿蹄草、白头翁等23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进行体外和体内抑菌试验。体外抑菌试验中草药复方的抑菌直径为17.4 mm,说明沙门氏菌对其高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中,将中草药复方以低(0.1%)、中(0.3%)、高(0.5%) 3个剂量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均极显著提高了试验鸡的成活率(P0.01),显著降低了试验鸡的料重比(F/G)(P0.05),中、高剂量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试验鸡的脾脏指数、白细胞数量(WBC)、血小板计数(PLT)、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补体C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抗菌肽基因(CATH1、CATH2、CATH3)在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的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综合试验结果,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复方可以降低雏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的死亡率,提高雏鸡的免疫能力和抗菌能力,改善生长性能,其中,中剂量组(0.3%)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选择16种单味中草药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水煎煮法制备各单味中草药的水煎剂,通过琼脂扩散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各煎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抑菌效果,测量抑菌圈直径.琼脂扩散法测得各单味中药水煎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的抑菌效果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黄连>鲜白果>白头翁>地榆>石榴皮=黄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黄连>鲜白果=地榆=石榴皮>黄芩>甘草>白果仁>刺五加果>刺五加皮=黄柏.琼脂扩散法好于药敏纸片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次主要对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运用于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模型,给予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治疗,并且设氟苯尼考西药与黄连解毒散散剂对比分析,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三种治疗方式治疗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所取得的有效性与治疗率之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运用于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治疗中的效果,其与黄连解毒散散剂对比,应用剂量可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清热败毒散的解热、抗炎和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家兔蛋白胨发热法,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和体外二倍稀释法,观察清热败毒散的解热、抗炎和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清热败毒散高、中、低剂量组的家兔体温变化明显,4 h时达到正常体温水平,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清热败毒散高、中和低剂量组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8.2%、32.3%和19.6%,高和中剂量组达到了氢化可的松的抑制效果;清热败毒散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0.031 g/m L、0.063 g/m L和0.125 g/m L,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表明清热败毒散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和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