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济南市722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生鲜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是否愿意选择购买安全生鲜猪肉受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消费者是否有未成年孩子、消费者对安全品牌猪肉的认知程度以及安全猪肉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猪肉意愿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认知水平和增强消费者选择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京市396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在了解消费者对可追溯鸡蛋认知现状及购买意愿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鸡蛋的购买意愿受到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显著影响,受年龄、性别、家庭人口、鸡蛋消费量等因素影响效果不显著;消费者对鸡蛋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以及对追溯体系的了解程度也会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但消费者对追溯鸡蛋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从加强宣传推广、加强体系建设以及营销策略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崔钊达  吴金红 《猪业科学》2019,36(10):58-61
2018年8月中国确诊了首例猪瘟疫情,接连数月,疫情呈"点状散发"在多省市蔓延。由于非洲猪瘟在我国爆发的初次性、高致死性以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我国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的稳定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本文以南京市248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当前消费者安全猪肉的购买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意愿较低,在非洲猪瘟发生后,有73.79%的消费者表示不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变量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职业性质和对非洲猪瘟传染性的认知水平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结论,提出要加大猪肉质量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7,(5)
文章为了找出影响猪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以兰州市236名猪肉消费者为样本,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兰州市品牌猪肉消费者进行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行为的因素,如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品牌猪肉价格以及对品牌猪肉的了解程度等。调查数据表明,61.02%以上的消费者了解该品牌猪肉,也有83.1%以上的人愿意购买这个品牌的猪肉。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品牌猪肉购买意愿和加强猪肉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绿色食品"认证猪肉这一安全食品为例,本文根据北京市993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实证考察影响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猪肉的意愿不强,消费者对质量安全信息的关注程度、风险感知、对认证食品的认知,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其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猪肉有影响显著。据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多渠道推广认证食品,促进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兰州市展开调查,了解当前品牌猪肉消费情况,针对兰州市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对某品牌猪肉的消费现状与了解程度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设计问答题,然后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采用二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由统计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可得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购买喜好、价格因素、品牌了解程度对猪肉购买意愿影响较大,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品牌的了解程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养鹿大国,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鹿产品生产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笔者利用对384位消费者的网络调研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鹿产品的购买意愿。将影响消费者对鹿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分为个体特征、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方面,消费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和对鹿产品的认知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心理因素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的重视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消费者对品牌以及销售推荐的认可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余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473个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消费者购买猪肉的行为特征、选购猪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猪肉消费频繁、品牌忠诚度较低、双汇品牌知名度最高、超市为购买猪肉场所的首选、购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食品安全、近半的消费者表示出会购买品牌猪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城市消费者猪肉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以青岛市黄岛区350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分析,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结果发现:家庭常住人口数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多、对食品安全的评价越高的消费者对猪肉购买意愿越强;认为猪肉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消费者则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行为影响不显著。这提示应加强生猪稳产、保供复养工作,加大猪肉市场监管力度,增强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品牌企业责任感。本研究为优化管理政策及措施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制定地理标志条件下猪肉产品的广告策略,本文对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内容猪肉产品广告的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理标志产品信息与地理标志条件下的厂商品牌信息都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猪肉产品购买意愿;地理标志产品信息影响猪肉产品购买意愿的效果不受广告主体的影响;地理标志产品信息与地理标志条件下的厂商品牌信息对消费者猪肉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长春市的调研数据和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无公害牛肉、绿色牛肉和有机牛肉等优质安全牛肉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对三类优质安全牛肉购买意愿的因素不尽相同。其中性别、年龄、家庭平均收入、质量安全关注程度、安全顺序排序、质量安全评价和购买频次等因素分别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消费者的选择是很有理性的,对标识牛肉安全程度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并不是安全程度越高购买意愿越强,还会综合考虑标识牛肉安全的可信度和购买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和支付行为的一致性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逆向促进作用。本文以吉林省城镇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认知和消费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了影响区域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一致性的因素。结果显示,尽管81.2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安全农产品,但受溢价约束购买意愿和动机鲜少转化为购买行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月收入、消费环境、消费体验对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具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知识和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了解程度也对安全农产品消费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拍卖实验方法,对都市白领和价格敏感者两类典型消费者群体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家猪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其它猪肉品种,也愿意为无公害猪、品牌猪和科学猪支付一定幅度的溢价;消费者对土猪的支付意愿与普通猪肉基本没有差异;猪肉品质的品牌保证效果可能好过政府机构的质量认证。针对消费者猪肉品质偏好,文章最后对猪肉品质差异化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肉牛产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ABC态度模型构建消费者品牌牛肉溢价支付意愿的理论分析模型,根据对江西省612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消费者认知、情感对消费者品牌牛肉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和消费者情感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品牌牛肉溢价支付意愿;新鲜口感、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认知是显著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消费者认知因素,价值认同、信任和消费偏好是显著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消费者情感因素;消费者情感在消费者认知与溢价支付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第一,应为消费者认知品牌牛肉提供渠道和便利,完善营销策略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消费者认知程度,挖掘品牌牛肉的消费需求;第二,加强品牌牛肉的认证管理和品牌化建设,增强消费者情感,扩大品牌牛肉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猪肉"拱e拱"可追溯系统的运行状况,从延边州市场消费支付意愿视角出发,借鉴消费者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对延边州消费可支付意愿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对生猪追溯系统的认知程度并不高;信息强化后,可追溯猪肉销售路径有待完善,影响消费者消费选择;生猪追溯系统拥有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并在此基础上对猪肉"拱e拱"可追溯系统运行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基本实现了县以上屠宰企业的全覆盖,基本实现了系统可追溯的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有关部门及企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中国生猪生产供应遭受很大冲击,国内生猪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影响继续上涨。随着猪肉价格的起伏不定,猪肉问题渐渐成为国民的关注重点。猪肉行业的消费观与消费模式在不断改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目前国内猪肉市场良莠不齐,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打造高品质、高营养健康猪肉品牌是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功能性猪肉随之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功能性猪肉在非洲猪瘟大背景下的"点对点"调运单向运输问题,分析了功能性猪肉的营销环境,提出了在城市递进市场环境下的全网营销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10):120-124
文章通过问卷访问调查的方法,分析北京、上海以及广州消费者猪肉消费习惯以及对猪肉品质特征的考量。笔者分析发现,在生鲜猪肉的购买地点上,北上广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猪肉,而广州消费者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猪肉。在猪肉品质的考量上,北上广消费者均对猪肉卫生安全最为敏感,其次是猪肉的新鲜程度,最后是价格和口感。但各个城市对猪肉品质特征的偏好也有明显的差异。笔者发现,北京消费者更加偏好食品卫生安全,上海的消费者比较重视猪肉的口感,而广州消费者比较重视新鲜程度。此外北上广消费者在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上有显著的差异。北京消费者的猪肉和羊肉消费量相对较高,上海消费者牛肉消费量相对较高,而广州消费者鸡肉消费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杭州市场的调查发现,城市消费者的猪肉风险认知可以分解为健康损失、时间损失和社会损失3个维度,其中健康损失最为重要。研究识别出11种有效的猪肉购买风险规避行为,发现政府和中介机构在降低猪肉风险认知水平中的作用最大,消费者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其次,猪肉经营厂商单方面努力的效果最差。针对消费者猪肉风险认知和风险规避行为的特点,讨论了降低猪肉风险认知水平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基于品质特征的生鲜猪肉差异化策略,本文通过拍卖实验分析了品质信息对消费者生鲜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鲜猪肉的信任品品质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远大于经验品或搜寻品品质;消费者不能判断生鲜猪肉信任品品质的真伪,还可能对经验品品质或搜寻品品质做出错误反应;消费者接受品质信息的顺序影响支付意愿,消费前提供信任品信息,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20.
猪肉作为中国传统的肉类产品,在我国肉类膳食结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猪肉的安全状况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重视。笔者以无公害猪肉为例,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的认知程度,运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得出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购买意愿不太强烈的结论,并针对无公害猪肉的消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