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力引起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肉鸽在我市尚属首次。1998年7月某肉鸽专业户鸽群发生结核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该鸽场再无新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我县李某于1998年3月15日从南京某鸽场引进肉鸽750对,其中成年鸽350对,青年鸽400对,场方告知成年鸽已接种过鸽瘟苗,青年鸽没有接种。李某自为有养草鸽经验,不接种鸽瘟苗问题不大,没有要求场方对青年鸽接种疫苗,肉鸽运回后又遇连续7天阴雨,初春仍寒天气。青年鸽群开始发病,鸽主认为是因长途运输,天气阴雨寒冷,加之更换环境引起肠炎,便自购氟哌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3天后见鸽群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病鸽数量增多、病情加重,并出现死亡,每天平均死亡10…  相似文献   

3.
广东某肉鸽场幼龄鸽群发生以结膜炎、鼻炎和口腔炎,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生长发育缓慢为物征的传染病。从发病鸽分离到2株菌(SG1、SG2),经电镜形态学观察、人工培养基接种试验、碘胺敏感性试验及碘染色试验鉴定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用IHA试验检查该鸽群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到达92.0%。本次的鸽子传染病诊断为鸽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4.
鸽新城疫接触、败血性传染病,在鸽群中有时呈流行性暴发,有时则零星发生。本病病原是鸽Ⅰ型副粘病毒与新城疫毒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和眼结膜及创伤。2011年10月5日,某鸽场饲养的1200只肉鸽,  相似文献   

5.
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是由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年来 ,肉鸽成为我国常规发展的家禽品种 ,肉鸽养殖趋向于集约化、密集型的饲养 ,随着饲养密度的提高 ,应激因素的增多 ,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给养鸽业造成严重威胁。现将我市某个体养鸽场爆发鸽的禽Ⅰ型副粘病的流行情况的发病特点 ,诊断方法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2月 ,哈市某个体养鸽场 ,从南方某种鸽场引进3月龄美国白羽王鸽 5 0 0对 ,由于长途运输和气候等应激因素的影响 ,到场后饲养 13d ,鸽群出现食欲…  相似文献   

6.
1999年6月,我市某养鸽专业户饲养的肉鸽群800只,陆续发生一种体温升高、腹泻下痢、部分鸽发生共济失调、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的疫病。先是乳鸽发生,后波及青年鸽和整个鸽群。初认为是鸽副伤寒,采用20%氯霉素拌料,2.5%恩诺沙星饮水,效果不明显。后来我门诊部根据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鸽业逐步得到了发展,随之而来的鸽病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997、1998年常熟地区几个鸽场先后发生以拉黄绿色稀粪、头颈扭曲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基础上,通过病毒分离以及血球凝集试验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确诊为鸽新城疫。1流行情况某鸽场6月初从上海引进"美国王"幼种鸽200对。7月初鸽群出现拉绿色稀粪及头颈扭曲的症状。杨主曾以氛呼酸、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病毒散(中草药)等投服,未见效果。由于鸽笼为上、中、下三层排列,中间无隔离板,疾病在鸽群中得到了迅速…  相似文献   

8.
某群肉鸽暴发了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近100%,死亡率达40%,发病鸽多数有呼吸症状,拉绿色稀粪,部分鸽有神经症状,病死鸽剖检表现全身充血、出血、出血性纤维素性肠炎、肺炎、气管炎等病理变化。采取病死鸽泄殖腔棉拭样品,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快速诊断,结果表明,该鸽群发生了鸽新城疫。应用典型的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试验的新城疫诊断方法诊断,证实了试剂盒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应用鸽源NDV强毒作抗原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免疫鸽群,有效地防制该肉鸽群新城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县一养鸽专业户饲养的肉鸽发生一种以排黄绿色水样稀粪 ,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鸽新城疫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鸽专业户共饲养白羽肉鸽 40 0余对 ,1998年 4月 5日 ,有 6只鸽发病 ,表现减食、缩颈呆立。鸽主随用土霉素片投服 ( 1/2片 /只 ) ,两天后 ,死亡 4只 ,另 2只也食欲完全废绝 ,瘫痪在地 ,同时鸽群中又有2 0余只发病。随来我局实验室诊治。2 临诊症状 病鸽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饮水增加 ,闭目呆立 ,昏睡 ,羽毛蓬松 ,张嘴呼吸。眼流泪 ,口、鼻有粘液 ,排黄白色、黄绿色水样稀粪。有的一侧或两侧翅下垂 ;有的脚麻痹 ,…  相似文献   

10.
鸽新城疫是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鸽瘟”。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30%~100%,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中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区一个新建不久的养有1500对肉鸽和土种鸽的饲养场,鸽群全部未进行免疫接种。2003年11月初在后备种鸽中,首先发现部分鸽群发病,接着很快波及到开产种鸽,到2004年元月中旬引起100多只开产种鸽、300多只后备种鸽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呆立、羽毛蓬乱无光、食欲不振、饮水增多、口流粘液、大…  相似文献   

11.
肉鸽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2月份武清县杨村某养鸽户饲养的180对95日龄肉鸽发生一种以拉白色或绿色稀粪和扭颈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80%,共死亡60只,死亡率为16.7%。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整个鸽群肌注自制...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滨州某信鸽场饲养的500只信鸽,突然出现精神、食欲不好,羽毛松乱,排黄绿色稀便而后死亡。发病后曾用新城疫Ⅰ系苗与Ⅳ系苗2倍量混合饮水,仍有死亡现象。用速治2000与痢疾停治疗无效,特来我所就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l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鸽群于47日龄发病,至60日龄时,已先后死亡病鸽50余只,死亡率达到10%以上。鸽群在1月龄时曾用新城疫Ⅳ系苗点眼、滴鼻,发病后曾用新城疫Ⅰ系苗与Ⅳ系苗2倍量混合饮水,并用速治2000、痢疾停进行防治无效。病鸽缩颈、闭眼无神,羽毛松乱,少数病鸽有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凡发病鸽均排黄绿色稀便。2剖检变…  相似文献   

13.
肉鸽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肉鸽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药敏情况、血清型和致病性。2010年1月江苏省某肉鸽场鸽群出现呼吸困难,死亡增多现象。对病死鸽剖检发现,以气囊炎和肺部坏死为主,无菌采集病料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大肠杆菌,微量凝集试验表明其血清型为O2。经过肺结节压片镜检,没有发现霉菌的菌丝;检测健康鸽和患病鸽各10只的鸽新城疫抗体,发现其抗体效价比较高且整齐度较好,两者之间的抗体无明显差异。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恩诺沙星等7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等16种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将分离到的菌株接种21日龄雏鸽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死亡率达80%,说明该分离菌株对雏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肉鸽毛滴虫的感染及防治肉鸽毛滴虫又名禽毛滴虫,是单细胞的原生虫,寄生于肉鸽的上消化道,引起干酪样病变。笔者对我市某肉鸽场(500对左右的鸽场)进行了调查,发现群鸽毛滴虫的感染率很高,对肉鸽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危害。1.感染情况:对该鸽场的172只肉鸽...  相似文献   

15.
某肉鸽场暴发蛔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肉鸽场成年鸽群突发死亡,死亡率为2.5%,临床剖检可见胃肠道大量蛔虫寄生, 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该鸽场共226份粪便样品进行调查,共发现4种蠕虫:蛔虫、圆线虫、绦虫和毛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39.8%、2.7%、2.7%和2.2%,其中,蛔虫为主要感染虫种,且感染强度较大,确诊该场暴发了蛔虫病。随后对鸽群进行针对性治疗,用药后鸽群未再出现死亡,蛔虫感染率从39.8%下降到19.8%,感染强度明显降低,圆线虫和绦虫未能检出,表明该场鸽肠道寄生蠕虫病得到较好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我县一养鸽专业户饲养的肉鸽发生一种以排黄绿色水样稀粪,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鸽新城疫,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该养鸽专业户共饲养白羽肉鸽400余对,1998年4月5日,有6只鸽发病,表现减食、缩颈呆立。鸽主遂用土霉素片投服(1/2片/只),2天后,死亡4只,另2只也食欲完全废绝,瘫痪在地,同时鸽群中又有20余只发病。随来我局实验室诊治。 2.临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饮水增加,闭目呆立,昏睡,羽毛蓬松,张嘴呼吸。眼流泪,口、鼻有黏液,排黄白色、黄绿色水样稀粪。有的一侧或两侧翅下垂;有的…  相似文献   

17.
鸽型副粘病毒病是目前对鸽最为严重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最高可达100%,少的也有30%以上,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大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道于下。1 发病情况某市一个新建成投产不久的肉鸽饲养场,养...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某大型鸽场发生以神经症状、拉绿色或白色稀便、出血性肠炎和肝肿大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共死鸽3 00O羽,随后检查多批由该场及郊县送检的病、死鸽及血清,证明了引起鸽死亡的主要传染病是鸽巴氏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为了解河南省鸽群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多批送检的病、死鸽及血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动物接种试验和抗体检查,查明了引起鸽死亡的主要传染病,并用分离的病原制成疫苗进行防制,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市某养鸽专业户,饲养肉鸽3 000只,至60天龄时,鸽群开始零星死亡,前来诊治。据鸽主陈述,鸽子曾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一次,土霉素粉60×10-6混于饲料中饲喂,但肉鸽仍死亡500多只。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临诊症状 病鸽精神不振,食欲减少,饮水增加;腹泻,排黄绿色稀粪,肛门附近的羽毛沾有多量污粪;羽毛松乱;呼吸困难,眼半闭,离群不爱活动,对外界反应降低,个别鸽高烧不退,而羽毛脱落;死前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单侧性翅膀或腿麻痹,头颈扭曲,头向后仰,有的头撞铁笼,抽搐死亡。 二、病理变化 直肠和泄殖腔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20.
我县某肉鸽场1988年底从河南、山东及本县各地回收3000对肉鸽,准备运往上海销售,由于收购的肉鸽未进行隔离观察就混养,加上饲养条件极差等原因,鸽群发生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引起大批死亡。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剖解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该鸽群存在新城疫、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吏原体感染。造成鸽群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收购来的肉鸽未进行隔离饲养、饲养人员毫无饲养经验、管理不当,加之天气寒冷、长途运输疲劳,使肉鸽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新城疫暴发以及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