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断奶日龄对仔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15窝日龄相近的三元杂交仔猪 ,按14、21、28、35日龄断奶和不断奶随机分为5组 (14E、21E、28E、35E和C) ,每组3窝。主要研究断奶与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结果为 :①哺乳仔猪从21日龄后血液中白细胞水平基本稳定 ,但14日龄时血液中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21日龄前断奶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 ,1周后迅速提高 ,但14日龄断奶仔猪直至42日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仍低于正常水平。②仔猪28日龄血液红细胞计数 (RB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浓度 (HGB)、血液血球比容 (HCT)均达到高峰值 ,RBC、HGB、HCT均不受断奶及断奶日龄影响。③哺乳仔猪14~42日龄间血液平均红血球容积 (MCV)、红血球血红蛋白量 (MCH)呈线性下降的趋势 ,断奶对MCV、MCH测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同窝杜×(大×长)三元杂交健康仔猪12只,分别于断奶前3天、断奶后3天及断奶后2周进行红细胞受体C3b花环试验、免疫复合物IC花环试验及血常规检验,观察断奶应激对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断奶应激导致仔猪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率)、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IC花环率(ICR率)的变化明显。说明断奶应激可导致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红细胞免疫功能低的仔猪更容易发生(断奶)应激性腹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花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基本数据以及花鼠冬眠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采用B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冬眠前后花鼠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鼠冬眠后,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目(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等比冬眠前高;单核细胞数目(Mon)、单核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几乎没有变化;只有红细胞数目(RBC)下降。生理指标的不同反映了花鼠在活动能力、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性别和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小梅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断奶前后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随机挑选16头健康的35日龄断奶的小梅山仔猪和长梅仔猪(长白×小梅山),每组8头,分别于断奶时、断奶后1 d、3 d和5 d上午采血,检测血清生化和血常规等多项指标。结果:1)小梅山仔猪断奶后,血清生化指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GLO)、尿酸(UA)、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均较断奶前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2)长梅仔猪断奶后,ALT、AST、ALP、UA、CK水平显著升高(P<0.05),AST/ALT、TP、GLO、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ALB、ALB/GLO水平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除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生产实际中血液指标可作为判断仔猪应激程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复合免疫增强剂对断奶仔猪猪瘟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断奶仔猪投服复合免疫增强剂 ,研究其对猪瘟的免疫状况、血象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猪瘟抗体效价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5 ) ;血小板 (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总蛋白 (TP)、尿素氮 (BUN)等呈上升趋势 ,白细胞总数 (WBC)、红细胞总数 (RBC)、血红蛋白 (HGB)、天东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糖 (GLU)等呈上升趋势 ,但血象、生化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表明 ,此复合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 ,对血象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对生长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体况相近的妊娠母猪,分娩后从每窝仔猪中选取IUGR仔猪和正常初生重(NBW)仔猪各1头,每组30头,断奶后2组饲喂相同基础饲粮,单栏饲喂。分别于NBW组试猪平均体重达25和50 kg时,从各组随机选取12头,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与25 kg体重NBW组相比,同阶段IUGR组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升高(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极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50 kg体重NBW组相比,同阶段IUGR组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MCH显著升高(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和血小板数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RBC、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极显著降低(P0.01)。上述结果提示,IUGR会影响生长猪的血常规指标,导致25 kg体重阶段生长猪的运氧能力以及50 kg体重阶段生长猪免疫功能、运氧能力和凝血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集湘西黄牛保种区湘西黄牛青年母牛的血液样品,运用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妊娠后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及其百分比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淋巴细胞数目(Lymph)及其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单核细胞数目(Mon)及其百分比、血小板数目(PLT)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升高,但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后血容量明显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降低,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导致的HCT显著降低和RDW升高可能由妊娠母体缺铁性贫血引起。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考察丁酸钠对轮状病毒攻毒和未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探讨丁酸钠缓减断奶应激的机理.选用(28±1)日龄刚断奶的大白仔猪48头,按体重随机分配到4个组中,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单笼饲养.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和组1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组2和组3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丁酸钠;组1和组3在试验开始时每头仔猪接种浓度为1×106TCID50/mL轮状病毒培养液1 mL.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攻毒降低断奶后第14天仔猪的采食量和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或P<0.01),提高仔猪腹泻指数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或P<0.05);提高断奶后第5天血清中γ-干扰素(INF-γ)(P<0.05)、白细胞介素-2(IL-2)(P<0.05)、白细胞介素-6(IL-6)(P<0.10)水平和轮状病毒抗体表达量(P<0.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4天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极显著降低腹泻率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1);极显著增加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断奶后第5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P<0.01)显著提高轮状病毒抗体表达量(P<0.05),有提高IL-2、IL-6水平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丁酸钠可缓减断奶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应激,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其机理在于丁酸钠可改善仔猪肠道发育和微生物菌群结构,调控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DFI)(P<0.01),极显著降低腹泻率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P<0.01);极显著增加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断奶后第5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P<0.01)显著提高轮状病毒抗体表达量(P<0.05),有提高IL-2、IL-6水平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丁酸钠可缓减断奶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应激,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其机理在于丁酸钠可改善仔猪肠道发育和微生物菌群结构,调控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DFI)(P<0.01),极显著降低腹泻率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P<0.01);极显著增加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断奶后第5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P<0.01)显著提高轮状病毒抗体表达量(P<0.05),有提高IL-2、IL-6水平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丁酸钠可缓减断奶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应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抗凝剂对大熊猫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大熊猫,分别用EDTA.K2和肝素钠抗凝采血后,用麦道尼克(MEDONIC)CA6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瑞典原装进口)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使用不同的抗凝剂,同一样本的血液生理指标中: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数(LPCR)、中值细胞(MID)、中值细胞百分比(MID%)、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LYM)%、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个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不同抗凝剂对大熊猫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数影响极显著,进行相关实验时应妥善选择血液抗凝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4)
遗传因素是决定动物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内在物质基础,不同品种猪之间在血细胞性状的差异,可能与中外不同猪种在代谢和免疫力方面差别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了6个山东地方猪种和1个杜长大(DLY)杂种猪共87头猪的19项血常规性状,对品种间的差别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细胞性状和白细胞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RDW)4个红细胞性状,以及中性粒细胞数(GRA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PR)、淋巴细胞数(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PR)和中间值细胞百分比(MPR)5个白细胞性状的检测值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猪血小板各性状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只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性状在品种间差别均达到显著水平。引进猪种和地方猪种相比较,DLY在RBC、HGB、HCT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4个红细胞性状,白细胞总数(WBC)、GRAN和GPR 3个白细胞性状,以及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3个血小板性状的检测值均低于山东地方猪种,其中有些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表明地方猪种在氧气运输、天然免疫等功能方面比引进猪种更为强大。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外不同猪种的差异,挖掘我国地方猪的种质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普通猪群、病猪群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辅助诊断猪群健康水平,为猪群疫病防控提供一种辅助方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取250头健康种猪组建普通猪群;选择51头发病种猪组建病猪群,分析2个猪群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并将结果与无特定病原(SPF)猪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病猪群血小板总数(PLT)、中性粒细胞数(GRN)显著高于普通猪群(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N%)极显著高于普通猪群(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低于普通猪群(P0.05),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中间细胞数(MID)、中间细胞百分比(MID%)极显著低于普通猪群(P0.01)。综合血常规指标生理作用及其在SPF猪群中的验证结果,GRN%上升预示猪群可能正在感染疾病,GRN%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猪群健康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慢性冷应激(14 d)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中草药黄芪.通过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等指标探索中草药抗冷应激断奶仔猪的机制.试验应用中草药黄芪后,猪体增质量及平均日增质量均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性、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升高,这表明,中草药黄芪对断奶仔猪有明显的抗冷应激和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成年徐海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测定并分析了40周龄徐海鸡的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血液生理指标:徐海鸡公鸡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值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测定值显著大于母鸡(P0.05);2血液生化指标:徐海鸡公鸡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葡萄糖(GLU)、钠(Na)离子测定值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母鸡甘油三酯(TG)、镁(Mg)离子、钙(Ca)离子测定值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母鸡胆碱酯酶(CHE)、钾(K)离子测定值显著高于公鸡(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硒中毒对雏鹅血常规指标和血清酶的影响,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按5 mg/kg添加亚硒酸钠,连续饲喂雏鹅42 d。结果表明:硒中毒时,雏鹅血清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PCV)、血小板计数(PLT)减少,白细胞数(WBC)略有增多,且于试验后期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影响不大(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或活性则明显增加(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原地区不同月龄的藏绵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以饲养于四川省红原县的藏绵羊为研究对象,按生长发育阶段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24月龄的藏绵羊呼吸、体温和心率的范围分别为(24.60±6.33)~(50.30±21.18)次/min、(39.14±0.28)~(39.61±0.35)℃和(91.00±13.27)~(109.10±6.82)次/min;藏绵羊3,6,15,18月龄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指标相对低于9,12,21,24月龄,3,6,15,18月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等指标相对高于9,12,21,24月龄,血红蛋白含量(HGB)和血小板计数(PLT)两指标不呈现月龄变化;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总胆固醇(CHOL)等指标在21月龄时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ALKP)、乳酸脱氢酶(LDH)、血糖(GLU)、胆碱酯酶(PCHE)等指标在3月龄时达到最大值,总钙(CA)、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分别在9,18,24月龄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早期断奶对放牧牦牛及其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岁左右、体况相近、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及其犊牛各26头,母牦牛随机分为断奶组和对照组(13头/组),每头母牛相对应的犊牛归为断奶组或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犊牛及母牛进行血常规检验,犊牛采血时间为第-5、2、6、12、19天(断奶当天为第0天);母牛采血时间为第-5、5、14、21、28、42、56、70、84天。结果表明:断奶后的第2、6天断奶组犊牛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第2、12、19天断奶组犊牛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断奶后第5天断奶组母牛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56天对照组母牛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断奶组母牛(P0.05);第56、70、84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70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早期断奶会让犊牛和母牦牛在短期内都产生一定的血液生理应激反应,但又可以很快适应新的社会关系或者环境,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且有助于母牦牛体况的维持,顺利度过冷季枯草期。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指数的影响。试验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0.5%、1.0%和2.0%复方中药添加剂,饲养21 d。在第21天饲喂前空腹称质量记录体质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质量(ADG)和料重比(F/G)。前腔静脉空腹采集全血5 m L。测定全血中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和白细胞计数(WBC)。在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0.5%、1.0%和2.0%复方中药添加剂,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有所提高和料重比有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仔猪血液中白细胞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血小板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仔猪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测定了湘西黄牛在热应激、无热应激状态下的18个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热应激(THI=82.06)状态下,试验牛血液的红细胞数(RBC)、平均血红蛋白(MCH)含量、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含量、白细胞数(WBC)等5项血液生化指标与无热应激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13个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湘西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会对舍饲湘西黄牛造成一定程度的热应激。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湘西黄牛科学防控热应激的饲养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思路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首次检测了黑麂血液常规和生理生化等23项指标,并与鹿科梅花鹿做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黑麂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梅花鹿指标,而白细胞、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低于梅花鹿指标。黑麂白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约占9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各占约2%。黑麂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血糖两项指标高于梅花鹿的指标;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I-C)含量显著高于梅花鹿。检测结果反映了黑麂的机体生理机能,是进行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芪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液生理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了2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20、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2、46、ml黄芪多糖,连续注射3 d,并分别于20、355、0日龄采血检测断奶仔猪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等血液生理指标及腹泻率、日增重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应用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P<0.05),但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影响不大(P>0.05)。表明黄芪多糖对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降低腹泻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