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世纪。人类在愈来愈重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生态文明教育将教育问题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因此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对新世纪下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生态文明传播场所,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神圣使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与生态道德的践行关系到未来生态文明发展的方向,高校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高校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以生态课程建设为依托的课堂模式、以生态实践教育为载体的课外模式、以生态文化营造为支撑的环境模式[1],形成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八大的号召下,各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目前,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扩展到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的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对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素养,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生态文明教育的含义生态文明教育是在生态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人们通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林科类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林科类专业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水平一般,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基础知识、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技能方面相对于生态文明态度与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行为方面显得薄弱。建议通过进一步创新教育渠道,提升育人成效;大力营造绿色校园文化,实现生态人培养质的飞越等措施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7.
自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其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而现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对现状的分析中找出问题将会对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觉得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作为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本文仅就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做以探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基本的应然关系、资本主义生产下人与自然及自身冲突的实然关系以及未来社会人与自然界和解的必然关系。要树立人类与自然界共生的意识,人类是自然界中能动性的成员,因此人类负有保护自然的责任,要理性应用科学技术,生态问题的解决要联结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需要从思想教育、政策制度、经济生产、法律建设等四个维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具有情感优势、资源优势、科学文化优势和地域优势,但在参与中还存在法律法规与政策规章支撑不足、社会认同与支持缺乏、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开展困难和大学生生态意识与治理行动存在矛盾等困境。故此,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法制建设的同时,还需加强大学生同其他治理主体的合作,加强大学生生态环境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建设。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目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它要求人类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的地质坏境也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加强保护,本文从环保局管理者的角度入手,去探讨关于保护地质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工业文明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努力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整理中医药学中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出如何统筹协调中医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类健康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服务学习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起步早、发展快,服务学习模式更为先进与完善,对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此,笔者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基本概述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探讨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对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新农科”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不仅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大影响,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因而创新创业教育已逐步成为当下高校“新农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成为了各高校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解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创新训练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探讨具有农林高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为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新阶段,它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和谐共存的进步状态,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从一开始的敬畏,再到后来的征服,最终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人与自然的角度,十八大指出,由于人类要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所以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它贯穿于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反映了社会协调和文明进步状态。建设较好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主导网络文化的潮流,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与技能,事关高校稳定和国家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堪忧,迫切需要通过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构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安全教育新模式,增强教育实效;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组织体系,提高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态观与草地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新安 《草业科学》2003,20(9):78-79
人类的文明分为3种形态,原始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暂称为生态文明)。在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的奴隶。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总和都多的巨大财富,大自然仿佛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仓库,人类似乎成了自然的主宰。在人与自然的系统中,人类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正因为如此,人类盲目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得近代的工业文明给今天的人类带来了空前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我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之际,林业建设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通过对当前镇巴县的监控工作进行整体研究,探讨野生动物疫病监控工作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监督控制,这是其重要的保障也是有效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当前世界环境问题及贵州省提出的生态立省及省委十一届四中全全会上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生态贵州的会议精神为研究背景,以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地区的17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环境情感、环境认知、环境伦理、环境技能、环境行动五个层次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环保素质,计算出贵州大学生环保素养水平为60.72%,进而运用统计分析及定性相关分析,得出影响贵州省大学生环保素养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教育程度、社会及所读院校水平定位等几个方面,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我国的大学生环保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环保宣传、推进环保教育、发展环保团体等建议和对策,一方面为其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另一方面为环保教育组织及政府部门、环境教育组织提供决策参考,为贵州、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