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12,(6):80-81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疫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各种内脏组织器官、外周神经、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等组织器官的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细  相似文献   

2.
马立克氏病的危害性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各品种鸡均可发生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威胁。发生马立克氏病后,可在鸡的内  相似文献   

3.
<正>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归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传染性,能造成鸡大批量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威胁。上世纪70年代研制出预防马立克病的疫苗,使马立克病得到一定的控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并以身体各组织发生单核细胞浸润进而最终形成肿瘤为特征。引起该病的致病因子,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eseas Virus,MDV)依据致病性和血清型反应差别,可分为三类,即MDVⅠ(强毒株及其致弱变异株)、MD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和火鸡淋巴组织增生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成为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作为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手段,却常在操作中出现免疫失败现象。本文根据生产实际,深度探析了导致马立克氏病活疫苗(814株)免疫失败的原因,为正确使用该疫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鸡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的形成为主要特征,以外周神经、生殖腺、脏器、免疫器官中单核细胞浸润以及由于外周神经肿瘤细胞的集聚而引起的半瘫痪或完全瘫痪为典型特征。匈牙利著名的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在1907年首先报道了该病,英国科学家Biggs在1961年倡导开始使用马立克氏病这一名称[1]。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鸡抗马立克氏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加上MDV的感染可导致宿主的免疫抑制,因此它是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养鸡业中最具经济意义的疾病之一。MD的有效控制措施应包括三方面,即疫苗免疫、生物安全和抗病育种。但长期以来,养禽业主要依赖疫苗免疫,由于MDV的普遍存在及其毒力的不断增强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各个脏器、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1]。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该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2]。本文就一起疑似鸡马立克氏病病例进行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从而确诊该鸡患有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9.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的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piseasevirm,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本病以患鸡内脏、外周神经、性腺、皮肤及眼出现肿瘤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本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潜伏期长(1~6个月不等)。患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的鸡群淘汰及死亡率高达8%~30%,严重发病的鸡群可造成全群覆灭,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病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肿大,形成肿瘤。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B亚群马立克病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重要传染性肿瘤病[1],其病理特征为多种组织器官发生淋巴性瘤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2]。我国于20世纪年代发现该病,随后研制出了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并用于生产,曾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然而,目前该病在我国许多养鸡密集地区呈流行趋势,尤其是在经HVT疫苗免疫过的鸡群中仍有MD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4]。2004年10月份,山西临汾地区饲养的海兰褐蛋鸡,自90日龄或180日龄开始发病。病鸡表现严重厌食,消瘦,零星死亡,开产延迟,产蛋高峰期多数患病鸡群…  相似文献   

13.
正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引起鸡的淋巴组织增生的病毒性肿瘤病,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者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虽然马立克病疫苗的使用可以较好地预防马立克病,但是该病还是  相似文献   

14.
在鸡群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中有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e Leukosis,LL)和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由于这3种肿瘤病在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上很相似,仅靠肉眼观察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很难将这3种病准确快速地鉴别开来,特别是诊断者临床诊断经验不够丰富时常常给疾病的诊断及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5.
<正>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乙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的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形成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病~([1])。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给各地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以MD为主的禽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韦平等~([2])曾对3种肿瘤病进行检测,结果 MD在肿瘤病中的比例达79.09%,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占19.09%,禽白血病比例最低,为7.27%。近几年又相继从各地发现毒力较强的马立克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和包括虹膜、皮肤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淋巴组织肿瘤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广泛应用,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至今还不能绝迹。近几年,有马立克病毒(MDV)毒力不断增强趋势。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  相似文献   

18.
禽肿瘤性疾病作为世界范围发生的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包括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禽白血病(Avian leukaemia,AL)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1].鸡群一旦发生这些肿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某养殖场商品肉鸡暴发一起急性传染病,我们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诊断为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ymphoid leukosis,LL)进行了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1907年首先由匈牙利病理学家Jozef Marek报道了因单核细胞在外周神经及脊柱神经根的浸润而导致公鸡的神经肿大和瘫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