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桦褐孔菌多糖对弓形虫感染小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对其抗虫机理进行分析。BABL/C小鼠腹腔接种RH株弓形虫速殖子103个,建立小鼠弓形虫感染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桦褐孔菌多糖治疗组。采集动物肝脏迅速冻存,提取总RNA,检测RNA质量,扩增RNA,进行芯片杂交,扫描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SOM分析筛选出桦褐孔菌多糖治疗组的有效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其治疗弓形虫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可有效治疗弓形虫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其抗弓形虫机理是通过调节宿主细胞因子水平,促进Th1/Th2平衡,控制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对机体整体调控达到抗弓形虫目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脏器中弓形虫感染的影响,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建立小鼠弓形虫感染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桦褐孔菌多糖组.治疗结束后,采集脏器,用半定量PCR检测各脏器中弓形虫基因拷贝数.桦褐孔菌多糖治疗组小鼠的肝脏、脾脏、肺脏中的虫体拷贝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表明桦褐孔菌多糖能够...  相似文献   

3.
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桦褐孔菌并提取其多糖,以感官评分与滴定酸度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多糖添加量,进一步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牦牛酸乳的生产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添加对牦牛酸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添加量为0.4%时,牦牛酸乳的感官评分最高且酸度较为适口;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牦牛酸乳...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1):94-97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的早期作用机制,将健康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模型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感染RH株与感染PLK株的弓形虫小鼠血清中IL-6、TNF-α的结果相比较,2种毒株的模型组于感染后的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在48和24 h达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但感染RH株的模型组表达量在12~60 h比感染PLK株更高;2种毒株的试验组(桦褐孔菌多糖治疗)于12~60 h期间IL-6、TNF-α的值均一直高于阴性组,低于模型组。说明感染RH株弓形虫小白鼠与感染PLK株弓形虫小白鼠相比较更能刺激其血清中IL-6、TNF-α的过度表达,桦褐孔菌多糖能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IL-6、TNF-α的表达。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抗弓形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热水提取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进行半仿生降解,旨在确定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胃液及肠液中的降解方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DNS法测定降解过程中桦褐孔菌菌核的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降解产物的分子量。[结果]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半仿生降解过程中糖含量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还原糖含量变化不明显;降解后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HPLC中的保留时间与未降解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降解前后的多糖分子量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胃液及肠液中的降解并非从糖链末端、支链的糖苷键逐个断裂,而是通过将多糖的糖链断裂成短链的方式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后的C57BL/6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糖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桦褐孔菌多糖高剂量组、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组、桦褐孔菌多糖低剂量组共5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是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周后禁食不禁水12 h空腹血糖值≥7.8 mmol/L的成模小鼠,桦褐孔菌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体重灌胃给予600,400,200 mg/kg的桦褐孔菌多糖,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禁食不禁水12 h,眼球后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含量;取脾脏计算脾指数;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的CD_4~+/CD_8~+比值。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小鼠的体重和脾指数,降低其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含量,提高脾脏的CD_4~+/CD_8~+比值。说明桦褐孔菌多糖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糖、脂水平,提高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桦褐孔菌发酵产物(Inonotus obliquus fermentation products,IOFP)饲喂时间对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优化和完善饲喂方案,降低生产成本,对饲喂不同时间IOFP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部分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分为6组,在日粮中全程添加(Ⅰ组)、免疫前添加7 d(Ⅱ组)、免疫前后分别添加4 d和3 d(Ⅲ组)、每添加4 d间隔3 d(Ⅳ组)8 g/kg IOFP,且均免疫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弱毒疫苗;Ⅴ组免疫接种疫苗,饲喂商品化日粮;Ⅵ组为以PBS代替疫苗免疫,同时饲喂商品化饲料的空白对照组。所有动物于14日龄进行NDV弱毒疫苗免疫,21 d后加强免疫。分别于首免后0、7、14、21、28、35、42 d分离各组外周血血清,进行NDV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的测定;分离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增殖指数的测定、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IOFP能够有效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相比于其他各组,Ⅰ组和Ⅱ组的添加方式能够更为显著的提升机体的NDV HI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PBMCs增殖水平和Th1型/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考虑到成本,最终选择免疫前饲喂7 d为IOFP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的最佳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桦褐孔菌粗多糖(IOCP)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及血清、心、肝和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采用昆明系小鼠80只,随机分为IOCP组、阳性对照组(蒿甲醚)、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用RH株弓形虫建立小鼠病理模型,观察小鼠治疗后的存活时间,以及血清、心、肝和肺中SOD含量。结果:IOCP及阳性药物均可延长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可明显提高小鼠脏器SOD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OCP能延长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并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小鼠弓形虫病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统计小鼠存活率及时间,再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2等细胞因子水平,以检测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小鼠血清中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组小鼠存活率最高;桦褐孔菌多糖的高、中剂量组IFN-γ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剂量组IL-2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感染组外,其余各组IFN-γ、IL-2均在第6天出现峰值。说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效果最好,并且中剂量可使小鼠血清中IFN-γ、IL-2值升高到适当水平,有效改善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核转录因子c-Jun、IL-1β和IL-12的影响,本试验在建立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模型后,随机将其分成3组:阴性组、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模型组和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Jun及脾组织中IL-1β和IL-1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c-Jun、IL-1β和IL-12的mRNA分别在360、736和978 bp处扩增出单一电泳条带,且c-Jun蛋白在39 ku处表达,均呈现出弓形虫感染组表达量最高,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次之,对照组最弱。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c-Jun过度表达,抑制IL-1β、IL-12的过度表达,部分阻抑了AP-1信号通路转导,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抗弓形虫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6,(4):146-148
正新孢子虫病对牛的危害最为严重,是造成母牛流产、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新孢子虫病的防治研究仍处于动物试验阶段,还未筛选出治疗新孢子虫病的特效药物。通常以磺胺类药物和离子载体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因其毒性大、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对动物刺激性大等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寻找有效防治新孢子虫的药物,本试验对桦褐孔菌多糖和黄芩苷进  相似文献   

12.
探讨研究南五味子多糖(KPS)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免疫功能抑制动物模型,以黄芪多糖(APS)为阳性对照。给模型小鼠分别灌胃氯化钠注射液和多糖溶液,连续10 d灌胃多糖的量分别为50、100和150 mg/kg,检测免疫指数、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KPS在50~150 mg/kg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免疫指数,明显降低免疫抑制小鼠CD4+/CD8+值(P0.05),提高小鼠白介素-2(IL-2)和小鼠干扰素-γ(INF-γ)含量,降低小鼠白介素-4(IL-4)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型。KPS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桦褐孔菌是一种珍稀药用真菌,主要分布在北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波兰、芬兰、日本的北海道地区和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省等气候寒冷的地区.桦褐孔菌中文名称为白桦茸,还被赞誉为"西伯利亚灵芝".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鸡枞菌多糖(TAP)抗环磷酰胺对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损伤的影响,探讨TAP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每天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TAP,连续7d,于给药第5天起同时每天注射环磷酰胺(CTX)制作免疫抑制模型,于第8天处死小鼠检测其脾脏和胸腺指数,并制作脾脏和胸腺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TAP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加其脾脏和胸腺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可保护其脾脏及胸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其中以高剂量TAP效果最好。TAP可减少CTX引起的小鼠脾脏和胸腺萎缩,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桦褐孔菌菌核多糖提取率。并将提取的多糖配制成试验所需浓度用于测定其体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MTT法检测预先加多糖、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和多糖与病毒同时加入3种不同方法对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初步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为新型抗新城疫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桦褐孔菌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真菌,在预防、抑制或治疗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用价值.本文从生物属性、生长环境、药理作用、生产应用等多方面对桦褐孔菌作一综述,有助于学者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和技术加强对桦褐孔菌的深入研究,使药用价值发挥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弓形虫感染孕鼠生殖器官及其胎鼠发育的影响,采用弓形虫RH株感染雌性性成熟小鼠,以蒿甲醚为阳性对照组,桦褐孔菌多糖为试验组,并设立阴性组和模型组.观察孕鼠胎儿的死胎散、体重、体长等发育指标,同时记录剖检前各组孕鼠死亡数和受孕数,并对孕鼠的生殖器官进行病理组织观察.经统计分析,桦褐孔菌多糖组与模型组在孕鼠死亡率和受孕率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在死胎率、活胎鼠平均体重、活胎鼠平均体长方面差异也极显著(P<0.01);而两药物组仅在受孕率方面显著差异(P<0.05),其孕鼠生殖器官的病理组织仅呈轻微的炎症变化.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对弓形虫感染孕鼠的胎鼠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并可明显缓解弓形虫感染对孕鼠生殖机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环磷酰胺对健康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探索建立小鼠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的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通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血液白细胞数量,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机体免疫力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7 d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和单次注射150 mg/(kg·BW)的环磷酰胺,均可对小鼠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并引起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低剂量多次注射环磷酰胺产生的免疫抑制效果优于高剂量单次注射,且在低剂量多次注射时,免疫抑制效果随注射剂量的升高而增强。连续7d给予健康小鼠腹腔注射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可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现代研究表明,牛膝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皂苷、甾酮、多糖和生物碱等[1],其中牛膝多糖(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AbPS)能升高血清溶血素和脾脏内抗体形成细胞数,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2的生成[2].AbPS应用到畜禽生产中,能显著提高畜禽免疫功能、降低动物死亡率[3].  相似文献   

20.
吕鑫 《饲料与畜牧》2014,(12):48-50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虫草菌丝体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分为对照组和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虫草菌丝体多糖组,每组选用昆明种40只,对照组灌胃1m L生理盐水,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虫草菌丝体多糖组,每只小鼠分别灌胃多糖140mg/kg体重,每隔10d取一次样,分别检测增重率、免疫器官指数和Ig G。结果表明: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和虫草菌丝体多糖均可显著提高小鼠增重率、免疫器官指数及外周血Ig G含量(P0.05),说明3种多糖均能提高小鼠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