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水浸提法提取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火龙果果皮花色苷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液料比(体积∶质量)45∶1、浸提温度40℃、柠檬酸含量8.80%及提取时间90 min,经过3次重复试验所得花色苷提取率为10.61%。试验将火龙果果皮变废为宝,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及绿色无公害理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中药萹蓄中主要药用成分杨梅苷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萹蓄杨梅苷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35倍量70%乙醇,70℃下回流提取2.5 h,提取1次。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与预测值相比误差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工艺,试验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基础上,以黄芩苷提取得率为响应值,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频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黄芩苷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的最佳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1%、料液比1∶17、微波功率617 W、提取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黄芩苷的提取得率为13.18%,与理论值(13.21%)的相对误差仅为0.25%。  相似文献   

4.
为了采用响应面法对丁香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以丁香提取物中丁香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响应组合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9.8℃,料液比1∶11,提取时间1.68 h,经计算得到浸膏中丁香酚含量为84.39%,在此条件下验证性试验测得丁香提取物中丁香酚含量分别为79.23%、81.34%、79.34%。说明响应面优化得到的丁香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酸藤子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酸藤子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8%,液料比21∶1,提取时间40 min,根据此条件酸藤子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009%。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酸藤子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党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 min,提取温度85℃,乙醇浓度90%,料液比1∶40(g.mL-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实测值为0.839%,理论值为0.834%,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60%,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m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40%,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论提取率为0.610 2%。在此最佳条件下重复3次,测得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际提取率为0.605 8%,RSD=0.72%,说明采用此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藜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酸枣仁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浸泡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酸枣仁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获得野生酸枣仁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野生酸枣仁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4.46%、浸泡时间12 h、超声时间44.02 min、超声温度62.86℃,在此工艺条件下酸枣仁总黄酮理论提取率为1.00984%,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0.9269%。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景天颗粒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结果: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范围在0.03μg0.6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99.4%,RSD 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复合酶用量、酶解p H值及酶解温度对积雪草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用量2.6 mg/g、酶解p H值5.0、酶解温度44℃。在该条件下,积雪草苷得率达到5.25 mg/g,与理论预测值(5.23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说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滁菊总黄酮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滁菊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比较温浸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闪式提取法对滁菊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闪式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滁菊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03 s,乙醇浓度62%,料液比1∶44,此条件下滁菊总黄酮提取率为6.90%。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功率对马齿苋抑菌物质提取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响应面优化法的三个影响因素,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法对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后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10∶1(mL/g),超声功率为390 W。选取了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作为响应面法的优化因素。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的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超声功率液料比乙醇浓度,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超声功率360 W、液料比5∶1(mL/g),在此条件下检测获得的抑菌圈直径为15.221 mm,与理论最佳值15.533 mm差异较小。说明试验成功优化了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的阿魏酸,并选用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阿魏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0 min,酶用量0.3%、酶解温度45℃、酶解p H值4.4;在此条件下,阿魏酸得率可高达0.673 mg/g。说明由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对于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使用响应面法优化九头狮子草中绿原酸提取工艺。试验以九头狮子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以九头狮子草中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优选出九头狮子草中绿原酸提取率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80 min、超声温度50℃,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1.82%。研究表明,此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可为九头狮子草中绿原酸进一步纯化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射干苷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川射干活性成分射干苷进行方法学考察;以射干苷得率为研究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川射干中射干苷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射干苷与其他杂质峰能够达到基线分离,在5.05~80.8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射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8,先后提取2次,每次时间都为2 h,射干苷得率为3.61%。说明本研究优化得到的射干苷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川射干中射干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寻找分离杜仲叶黄酮的绿色有效方法。试验利用超声辅助胆碱色氨酸离子液体提取杜仲叶黄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双水相结合抗溶剂沉淀方法对黄酮进行分离提取,并用液相色谱分析了黄酮提取物成分。结果显示,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为超声时间54.76 min、超声功率504.8 W、液料比23.5 mL/g,此时预测的总黄酮提取率为2.66%;在修定的优化条件下,即超声时间55 min、超声功率505 W、液料比24 mL/g,杜仲叶总黄酮提取率为2.53%,黄酮提取物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50.88%、1.26%。研究表明,试验所用工艺绿色环保,可作为杜仲叶黄酮高效分离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利用五指毛桃总黄酮资源,本试验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乙醇-微波辅助提取五指毛桃总黄酮工艺。结果表明:五指毛桃最优提取工艺表现为: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4 min,提取功率400 W,乙醇质量分数71%,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351.93±0.25)mg/100 g。证明该工艺较可靠,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五指毛桃|总黄酮|响应面优化|微波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紫象草花青素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花青素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Box-Benhnken设计原理对紫象草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紫象草花青素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V∶V),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紫象草花青素提取效果最好,提取量达到1.96 mg/g。说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象草花青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黑豆花色苷,主要考察提取液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液p H值等因素对黑豆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豆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经过优化的试验参数为pH值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57 min,提取温度55.5℃,料液比1:9。经过3次平行试验得出的实际值为385.72 mg/100 g,与预测值386.38 mg/100 g基本吻合,说明该试验模型具有可行性。黑豆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其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分别为92.56%和85.76%。  相似文献   

20.
王贝  葛娅娅 《中国饲料》2023,(18):28-32
文章以紫苏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醇提法对紫苏叶总黄酮进行提取,首先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条件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分析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此方法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4.5 h,乙醇浓度68%,提取温度65℃,料液比1:55(g/mL),其理论提取率为7.48%,实际提取率为7.43%,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结果与响应面分析预测的结果一致,该模型可靠,该研究为提高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