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0年和1991年5月份,在保定郊区调查条锈病的病情时,发现一种约2mm的红色小虫,以小麦条锈菌的夏孢子为食。经其取食,锈菌病斑由鲜黄变成枯黄。幼虫在叶片正面主脉附近结茧化蛹,竖向排列,也有少数茧分散在叶的其它部位。 经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季正端教授初步鉴定到属是瘿蚊科的Mycophila sp.种名尚未确定,暂称食菌瘿蚊。 1990年5月初,发现食菌瘿蚊的数量越来越多时,结合对条锈病病情的记载对其数量进行了调查。从5月12日开始,每隔4—5  相似文献   

2.
由于持续干旱、水库及洼淀大面积脱水,今年东亚飞蝗在河北省的岗南水库、衡水湖、岳城水库、白洋淀周围发生严重,面积达40余万亩。 据省、地、县植保站调查,岗南水库发生6.4万亩,一般每平方米4—7头,最高达300—500头;衡水湖发生10余万亩,平均每平方米1头左右,其中每平方米1000头以上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东亚飞蝗发生日趋严重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有 5次大发生 ,并且日趋严重。通过对东亚飞蝗近年来严重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残蝗面积、残蝗密度、年降雨量、淀泊水位及生态环境是影响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严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贵生 《植物保护》1993,19(5):53-53
1991年6月15日下午5时左右,河北省宣化县城及城郊降了一场雷阵雨,随风雨落下大量的七星瓢虫,也杂有少量其它种类的瓢虫。城区的行道树上、路旁、公园的花草树木上,郊外的农田里,都爬满了瓢虫。柳枝上、杨树上更多,树下的马路上,密密麻麻,多数都死于车轮和行人的脚下。16日作者骑车调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上游有 9条河流 ,俗称“九河下梢白洋淀”,现为国家一类蝗区管理县。解放前白洋淀 1 0年 9次决口 ,是历史上的老蝗区。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东亚飞蝗的治理 ,并为控制蝗灾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受白洋淀水位变化和异常气候及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东亚飞蝗在白洋淀蝗区频繁大发生。 1 993年 ,1 995年夏蝗大发生 ,1 998年夏、秋蝗大发生 ,其发生程度是建国 50年来十分罕风的 ,1 999年夏蝗再次大发生 ,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超过了 1 998年…  相似文献   

6.
1998年秋季,河南省洛阳市的偃师、伊川等县(市)秋作物田发生东亚飞蝗,尽管采取措施控制了蝗虫迁移为害,但对部分农田仍造成了严重损失。偃师、伊川等县(市)几十年来没有蝗害发生。1998年8月中旬,东亚飞蝗在该地区秋作物田暴发为害,主要发生在可灌溉的丘...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亚飞蝗发生及防治概况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 ,水、旱、蝗三大自然灾害给历代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深重灾难。这三大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 ,既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产物 ,也是文化、科技、经济落后的象征。据历史记载 ,从公元前 70 7年起至 1 949年止 ,我国共发生蝗灾 80 0余次。在 2 6 0 0余年间 ,劳动人民同蝗害作了无数次斗争 ,对飞蝗的生活习性、危害情况及蝗区的形成作过不少记述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治蝗经验。这在《诗经》、《春秋》、《唐书》、《农政全书》及《后汉书》等历史巨著中 ,都有过不少报道。由于封建王朝一般只考虑自身利益 ,不关心群众疾苦 ,…  相似文献   

8.
据历史资料记载,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 manilensis(Mey.)]在广西曾多次猖獗成灾。贵县县志记述。道光13年“飞蝗遍野……”.道光28年“飞蝗遮日、禾苗菽麦、嚼食一空……”.解放后又先后发生3次较大面积的蝗害。  相似文献   

9.
时间(年)发生面积(万hm2)防治面积(万hm2)平均密度(头/m2)最高密度(头/hm2)19902.570.500.37219912.500.650.22119922.520.630.300.819932.380.700.34119942.331.080.69519952.601.161.16100019962.280.970.635019972.671.270.916019984.503.564.531000019993.893.011.7615020005.623.531.7110020014.684.422.05110020025.435.132.78600020035.433.601.2335020044.533.531.1770表1滨州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滨州市地处山东北部、渤海南岸,历史上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常发区,发生类型属沿海蝗区。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2~2003年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摸清了滨州市沿海蝗区蝗虫天敌发生的种类(81种),优势天敌类群(蜘蛛、蚂蚁、蛙类)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为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议环境因素对豫北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在豫北地区1年发生2代.通过多年来的综合治理,内涝蝗区基本得到根治.近年来,由于部分蝗区耕作粗放,杂草丛生,有利蝗虫的孳生繁殖.为避免蝗虫趋重发生为害,笔者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分析历史资料,就温度、雨水等环境因素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及整理,现介绍如下.希望能对相关地区东亚飞蝗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动态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现阶段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原因,提出搞好治蝗减灾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治蝗工作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蝗灾的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防治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强调把蝗区分为3类,实施分级管理,综合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13.
分析近年来运城各县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提出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采取生态控蝗、改变种植结构、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等方法,才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蝗虫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4.
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非自然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主要种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究其原因,除受异常气候、生态环境及滨湖水位涨落的影响外,还受防治经费、撂挟荒地、监测技术、防治适期、施用农药、防后扫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是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为害和损失的重要害虫,历来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自然灾害。20世纪30~40年代,我国东亚飞蝗年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基本上将历史遣留下来二千六百多年飞蝗灾害控制住了;适宜孳生飞蝗的环境(宜蝗区),也由解放初期的6000多万亩,压缩到1500多万亩。由于黄河入海口连年泥砂淤积成新的滩涂,河水滚动、河床位移、泥砂淤积,中下游不断出现新河滩;加上过去改治蝗区中失调,在经济和生态效益两差的情况下,有些已退耕还苇、还草:一些大型水库脱水干涸等情况出现:七十年代以来,不断形成约二百五十多万亩适宜孳生飞蝗的新蝗区。文革动乱期间,蝗区原设治蝗专业机构大部份归拼撤销,技术队伍迁升、老化、体解;  相似文献   

17.
1988年秋季,柳州地区来宾、武宣两县的东亚飞蝗大发生.为了控制飞蝗的再度猖獗,减少损失,当年自治区植保总站即决定以来宾、武宣两县作为广西飞蝗监测点.受柳州地区植保站指派,笔者协同来宾,武宣两县植保站按区植保总站制定的“飞蝗一般监测办法”进行监测.现将1989年飞蝗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冀州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北临衡水湖.衡水湖俗称千顷洼,为河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为8 632.87 hm2,冀州市辖总面积的81.4%(7 028 hm2)是典型的洼淀型蝗区,加上邵村沟、索卢河、老盐河等地,冀州市常宜蝗面积8 000hm2,为河北省的重点蝗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勘测,明确山东沾化经多年的蝗区生态改造和综合治理,目前东亚飞蝗蝗区集中于该地区北部的沿海地带,发生适生区面积明显减少,蝗虫及其天敌密度、越冬蝗卵密度和防治面积下降,总结了蝗区土壤质地、含盐量、pH、植被等情况,根据蝗区的变化提出了治理对策,为今后的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1蝗区分布大港区地处天津东南部,是天津市蝗虫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宜蝗面积5.33万hm2,尔后经过蝗区改造,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普查时,宜蝗面积已减至4.53万hm2(即长发区2.67万hm2,偶发区1.86万hm2),大、小共24片。最大的1.6万hm2,最小的66.67hm2。主要分布在大港水库、独流减河行洪道、子牙新河行洪道及官港和几大农场、小型水库等。北大港水库是大港区最大的现有蝗区,属于湖、库蝗区,占地面积1.6万hm2。20世纪80年代初,水库水源严重不足,蓄水量明显减少,经常出现大面积脱水地或水库干涸现象,残蝗集中在脱水地产卵,引起蝗虫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