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高坚尼草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南京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采种、采种后种子处理及播前种子处理对坚尼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收获期温度对坚尼草种子发芽率有影响,在南京8月下旬收种子发芽率最好;和其他收获箕遥种子发芽率具显著差异。(2)处子收获后温室高温温干燥以及低温慢速干楮阴提高种了发芽率的作用,高温干燥以处理20天为宜。(3)种子去颖壳后能显著提高发芽率,人工和浓硫酸处理的结果一致。(4)赤霉素处理提高种子  相似文献   

2.
不同包装贮藏对桑树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石灰为干燥剂,普通塑料薄膜袋、铝箔袋作包装材料,对桑树种子进行密封小包装后,贮藏于室内自然条件下,探讨室温条件下各种密封小包装对杂交桑种子发芽率、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种子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贮藏2个月后布袋散装、塑料袋和铝箔袋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极显著,9个月后全部丧失发芽能力;而用生石灰+铝箔袋密封小包装的种子贮藏15个月后发芽率才有所下降,但发芽率仍保持在94.67%,贮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贮藏时间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室温下贮藏不同时间的17个牧草品种,用常规发芽方法进行了萌发及休眠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种子在2个月内基本解除休眠,但不耐贮藏,贮藏5年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只有羽茅;豆科牧草种子休眠期比禾本科长,且耐贮藏,贮藏10年的种子多数仍具有一定发芽能力;其它科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不同没有相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百脉根种子硬实处理与耐藏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地百脉根种子硬实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对不同贮藏时间种子耐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年种子含硬实率59.3%。经擦破种皮或硫酸浸种处理,硬实率明显下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种子随贮藏期的增长,硬实率明显下降,其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直播出苗率,幼细苗存活率等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种子电导值则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叶文兴  孔令琪 《草地学报》2023,(6):1714-1719
为探索氧传感技术在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分别将不同含水量(4%,10%,16%和28%)燕麦种子进行室温及低温贮藏6—18个月以及45oC,48 h控制劣变处理,通过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以及氧传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可维持相对较高活力的贮藏条件为:4%和10%含水量室温贮藏短于6个月,低温贮藏少于18个月;16%和22%含水量低温贮藏短于6个月。发芽率与非低氧胁迫条件下的理论萌发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氧气消耗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萌发启动时间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非低氧胁迫条件下的理论萌发时间是测定不同处理燕麦种子活力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时间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在室温下贮藏不同时间的17个牧草品种,用常规发芽方法进行了萌发及休眠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种子在2个月内基本解除休眠,但不耐贮藏,贮藏5年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只有羽茅;豆科牧草种子休眠期比禾本科长,且耐贮藏,贮藏10年的种子多数仍具有一定发芽能力;其它科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不同没有相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选用超干处理不同种子含水量为1.256%、2.579%、3.825%、4.474%和未处理9.030%(CK)的披碱草种子置于45℃下贮藏,测定种子发芽率,电导率,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贮藏1年,CK的发芽率为0,超干各处理的发芽率为42%~44%,综合所测指标,含水量2.579%是披碱草种子在45℃贮藏的最适...  相似文献   

8.
从 A 试验中得出如下几点:1.种子精选后急速进行干燥,处理后的发芽率要比无处理高。2.冻结干燥处理,让种子接触-40℃约60分钟,与供试前发芽率比较,没有什么不良影响。3.有这样的一种倾向即种子含水率低,贮藏前发芽率也低。4.发芽率最高的种子其含水率是冻结干燥处理法约10%,硅胶干燥处理法约7%。与硅胶干燥处理法比较,冻结干燥处理法的发芽率要高些,约98%。从 B 试验中也得出如下几点:1.低含水率的种子进行冻结干燥处理,发芽率稍有所下降。2.高含水率的种子进行冻结干燥处理,变成低含水率然后贮藏,长达540天,也能维持贮藏前的高发芽率。3.种子着床后到发芽需要天数多,其发芽率就低。4.桑种子的长期贮藏低温条件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电导率法及可溶性糖测定法,对贮藏12个月的新麦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贮藏的新麦草种子,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很大,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以贮藏8个月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达88%和39%,自然条件下的最适储藏时间为6~9个月;种子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种子老化程度的表现,在4℃以上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在4℃以下,由于温度的关系,与种子活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电导率法及可溶性糖测定法,对贮藏12个月的新麦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贮藏的新麦草种子,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很大,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以贮藏8个月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达88%和39%,自然条件下的最适储藏时间为6~9个月;种子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种子老化程度的表现,在4℃以上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在4℃以下,由于温度的关系,与种子活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贮藏年限蒙农1号红三叶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对种子千粒重、硬实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贮藏年限种子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低温贮藏条件下,红三叶种子千粒重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红三叶种子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硬实率高,贮藏2年的种子大部分已破除硬实,解...  相似文献   

12.
以贮藏0~8个月的"川草1号"老芒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畸形率等参数,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老芒麦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力、发芽指数显著增大,幼苗的畸形率逐渐下降,但种子的腐败率逐渐增加;生产中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与播种量,以提高种子的种用价值。种子贮藏时,要注意贮藏条件的选择,避免种子腐败,保持种子具有较强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草7号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 cv. Zhongcao No.7)种子硬实的有效破除方法。[方法]利用KNO3溶液、赤霉素(GA)溶液、98%的浓H2SO4、热水、液氮和机械擦破种皮方法对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进行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用发芽第14天统计获得的正常发芽种子数和硬实种子数,计算发芽率、硬实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死苗率,对不同处理方法破除种子硬实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机械方法擦破种皮处理能使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的硬实率降低至4%,发芽率提高至96%;98%的浓H2SO4处理种子25~30 min,能使种子硬实率下降至5%,发芽率提高至95%;2种处理方式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CK,死苗率较低,两者均能有效破除中草7号扁蓿豆的种子硬实。在其他处理中,与CK相比,只有75 ℃热水处理、400 mg/L的GA溶液36~48 h处理、0.1%的KNO3溶液浸种发芽处理,对降低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硬实率有显著(P<0.05)影响,但由于降低幅度较小,不宜采用。液氮处理使死苗率大幅增加,也不宜采用。[结论]考虑到98%的浓H2SO4处理安全风险较高,建议在中草7号扁蓿豆批量种子的硬实处理中,优先采用擦破种皮的机械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的锌溶液对柱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本试验以热研二号柱花草为材料,分别给以不同锌浓度处理,结果表明:锌肥处理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但活力指数、株高、鲜干重都不及对照好。  相似文献   

15.
4种禾草种子发芽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止血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Schreib.)Schreib.)、细弱隐子草(Cleistogenes gracilis Keng)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率低的现象,使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KNO3溶液和预冷等处理对其进行打破休眠和促进萌发的研究,并对供试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唐种子不存在休眠问题,预冷和KNO3溶液对促进其萌发均没有显著效果;止血马唐种子存在休眠且生活力偏低,预冷能够打破休眠,KNO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种子的生活力(P0.05);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是种子生活力低,KNO3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P0.01)。4种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分别是:马唐种子用KNO3(0.2%)处理或不处理,在30℃恒温发芽;止血马唐、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种子均为用KNO3(0.2%)处理并预冷(7d)后20~30℃变温发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基于MS培养基的盐节木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最佳NaCl浓度,及初步探讨NaCl渗透胁迫作用(使用MS盐消除了NaCl的离子毒害作用)促进根生长的机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0~700 mmol/L)对贮存7年的盐节木种子在三角瓶中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适宜盐浓度促进盐节木根伸长的初步机制进行了根尖形态与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1)储藏7年的种子仍有活力,对照组的活力指数和萌发率分别为3.36和74.46%,但萌发时间与前人比较有所延迟。2)盐节木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步性,初始萌发天数为6~8 d,萌发可持续到25~30 d。3)基于 MS培养基盐节木种子萌发最佳浓度为100~200 mmol/L,与对照比可使萌发时间提早2 d,且盐害率为负值。4)幼苗生长适宜的NaCl浓度范围为100~300 mmol/L,最佳浓度为200 mmol/L;盐对幼苗表型的影响是MS0和NaCl>300 mmol/L的MS培养基中生长的幼苗在1个月内能促进多数幼苗下胚轴变红,3~4个月后多数幼苗同化枝变红,而附加100~2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植株大多数呈绿色。5)根尖细胞学观察可知:MS附加100和200 mmol/L NaCl促进根生长的原因是:NaCl促进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与成熟区细胞的伸长,因而加速了根冠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根冠细胞脱落加快。本研究为盐节木耐盐机理的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水分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释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种群繁殖扩散机理,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PEG6000)下研究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30℃、25℃和30/20℃(8h高温/16h低温)温度条件下醉马草种子萌发较快,25/5℃、20/5℃、20/10℃条件下萌发较慢,10℃和15/5℃条件下萌发速率最慢,在5℃条件下无萌发。在供试温度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为20℃、15℃和25/5℃,在此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达96%、94%和94%。结合发芽率和幼苗生长,萌发最佳温度为20℃。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水分渗透势的降低而呈直线下降趋势,当渗透势<-1.5MPa时,无种子萌发。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供试种胚芽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胚根长呈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轻度干旱条件下醉马草更多的生物量用于根部生长,从而能够吸收较深土壤的水分,对其在降雨后地表变干的生境中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缪纯庆  梁晓玲  王娟  白昌军 《草业科学》2012,29(11):1755-1759
研究硼肥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11)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9个硼肥处理,质量分数范围为0~4.0%,分3次施入。结果表明,施硼量3.0%(3%的硼酸分3次施入:400 mL+400 mL+600 mL)的效果最好,种子产量达1 124.4 kg·hm-2。施硼肥可提高生殖枝数、小花数/小穗、可育小花数/小穗和种子千粒重,但对小穗数/生殖枝影响不显著;施硼肥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芽长和芽质量。施硼量3.0%可以使发芽率达到20.17%,比对照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热研2号柱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研2号柱花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0%、0.2%、0.6%、1.0%、1.4%、1.8%共6个浓度的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盐胁迫对热研2号柱花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8%的NaCl能显著抑制热研2号柱花草的发芽率,其他浓度NaCl对柱花草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NaCl对柱花草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有促进和抑制作用,一定浓度促进,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幼苗的根、下胚轴对盐胁迫较为敏感,0.6%的NaCl能显著抑制幼苗的根长和下胚轴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4个不同收获时期的扭黄茅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设置了6个萌发温度、5个干旱胁迫强度,分别测定了不同收获时期扭黄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扭黄茅花期长,不同收获期的种子发芽率存在差异。同一生育期,以4月收获的扭黄茅种子活力为好。不同温度和PEG胁迫强度处理下,扭黄茅种子均在2~5d萌发。40℃时,常温条件下贮藏一年的种子比新收获的同期种子对高温的忍受能力强。-6Pa时,常温条件下贮藏一年的种子对干旱有较好的忍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