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望江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方法]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望江棉区棉铃虫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90%灭多威悬浮颗粒的抗性水平。[结果]监测结果表明:望江棉区棉铃虫种群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已达到中抗水平,对90%灭多威悬浮颗粒已降为低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0.71倍和1.18倍,其LD50和LC50分别为0.063 2μg/头和115.772 8 mg/ml。[结论]为进一步作好棉铃虫的抗性治理及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点滴法系统监测了河北省主要棉区广平县、冀县、辛集市、献县和定兴县的棉铃虫对常用杀虫剂主要品种的抗药性。各地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逐年增加,由1991年的10-31倍增加到1995年的200倍以上。对久效磷的抗笥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10-22倍增长到40倍以上。对辛硫磷和对硫磷,各地棉铃虫的敏感性缓慢地逐年下降,至1995年,敏感性降低4-11倍,处于敏感性明显降低和产生代度抗性之间。对于另一种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对Bt的抗性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 Hübner)对 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转 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 ,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与其它 Bt、化学杀虫剂、新鲜转 Bt基因棉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 ,经 1 6代筛选 ,棉铃虫对 3种 Bt都可以产生抗性 ,抗性上升的快慢顺序是 :Bt杀虫剂 >Bt毒蛋白 >转 Bt基因棉。筛选过程中 ,棉铃虫 7日龄幼虫的体重和成虫羽化率变化明显 ,被选为确定筛选剂量的标准。棉铃虫对 Bt产生抗性后 ,与含有相同基因的其它 Bt产品存在正交互抗性 ,与含有不同基因型的 Bt有较低的交互抗性或负交互抗性。用田间新鲜棉叶测定也得到相同的结果。抗性种群的 7日龄幼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硫丹的敏感性明显提高 ,但不同种群的 3龄幼虫的反应差异较大。已经对转 Bt基因棉花有抗性的棉铃虫 ,取食新鲜的转 Bt基因棉棉叶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5.
曹煜 《世界农业》1994,(1):30-31
以色列棉铃虫的抗性治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曹煜棉铃虫H.armigera是以色列的主要棉花害虫,此外,还为害玉米、葵花、豆类等作物,棉铃虫为害棉蕾,通常于6月上旬至7月中旬发生最重。杀虫剂主要是在此期间得以使用,在抗性治理(RPM)战略实施之前,棉铃...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抗虫棉华棉102、R95-07、R95-02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用R95-07、R95-02棉叶饲养棉铃虫和田间接虫试验低龄幼虫存活率与泗棉三号比较可降低38.9%~56.1%。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推行的棉虫综合治理体系中,抗虫品种的筛选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转Bt基因抗虫棉则被认为是控制棉铃虫暴发危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客观地评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1998年作者以国内外6个有代表性的转基因棉品种(系)为材...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根据近几年来在棉铃虫防治中的研究实践和有关文献报道,综述了我国棉铃虫抗性发展的概况,分析了棉铃虫产生抗性的基本原因,提出了对棉铃虫综合防治、特别是化学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人们在棉铃虫对不同杀虫剂交互抗性上的研究,主要包括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Bt制剂等农药类型之间的交互抗性关系.了解其研究成果,有利于科学有效地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酸酯酶抑制剂磷酸三苯酯(TPP)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增效醚(PBO)以及 ̄(14)C-氰戊菊酯为材料,选择对氰戊菊酯具有不同抗性程度的棉铃虫自然种群为试虫,研究其抗性机理。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与其体内酯酶活性无关,而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直接相关;同时,表皮对氰戊菊酯的渗透性降低也是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产生抗性的强化因子。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化学不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 余种不同类别的化学药剂试验表明,塞替派和顺氨氯铂两种药剂对棉铃虫的不育效果明显,卵孵化率均较对照低90 % 以上,对雄蛾寿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淮北棉区棉铃虫田间落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棉铃虫在淮北棉区的田间产卵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田间的产卵规律是该虫自身习性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寄主,栽培管理方式和光源距离不同,田间落卵量也随之变化,产卵部位及其分布同棉铃虫的趋性相一致。田间寄主的生育状况导致了棉铃虫产卵在寄主间分布的差异。年度和代次间落卵量的差异,主要受制于棉铃虫的扩散迁飞,气候因子和作物布局的变化,田间产卵的时间变化则表现出更为稳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 1996~ 1999年 4年试验观察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卵至三龄幼虫存活率 ,二代为 1.3% ,三代为 5.5%。田间幼虫与被害蕾铃比分别比普通棉田提高 35.1%和 2 1.3%。结合对普通棉田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初步确定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为 :二代百株幼虫 5.2头或百株卵量 4 0 0粒 ,三代百株幼虫 4 .7头或百株卵量 85粒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成虫趋光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2002年,通过室内和田问的诱虫试验,对棉铃虫成虫趋光选择性、夜间上灯节律以及不同发育进程与扑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灯种下诱虫量存在明显差异,棉铃虫蛾对主峰位于380nm、455nm和585nm的光波较为敏感,选择性较强;其扑灯并不受发育进程的影响,只要具有飞行能力即可扑灯;夜间的扑灯具有明显节律,高峰分别出现在黄昏后和黎明前。  相似文献   

15.
防治棉铃虫药剂田间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在二代棉铃虫自然严重发生条件下,选用8种药剂及其混用处理,分别于卵高峰期和低龄幼虫期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当代卵高峰期施药1次,Bt与甲久乳油及水胺硫磷混用防效较好;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以硫丹和胺西菊酯防效较好,其次为快杀灵、乐斯本和丙溴磷。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性鉴定及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在北京和海南岛南繁基地对我国首批转基因棉花株系进行了抗棉铃虫性综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龄幼虫取食转基因棉株嫩叶校正死亡率达80%~85%,幼虫越大死亡率越低。在网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条件下,蕾铃被害率可控制在2%以下,顶尖被害率控制在10%以下,部分株系几乎不受危害。转基因抗虫棉花株系表现出对棉铃虫具有很高抗性和控制危害的能力,对棉铃虫的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成虫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8-2002年对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櫣bner)成虫趋光行为的研究,初步明确了棉铃虫蛾对诱虫光源具有一定的趋性,个体的平均上灯概率约为45 0%~63 3%;当同时存在不同的诱虫光源时,上灯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适当的诱虫光源可以提高上灯概率;个体是否上灯并不确定,主要可能取决于其当时的复眼转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92年棉铃虫大爆发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从1996年开始,我所开始进行抗虫棉杂交选育工作,经南繁北育,目前已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棉品系2个(4786、4830)。2001年我们对这两个抗虫棉品系的抗虫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试材田间试验参试品系4个,4786和4830是常规抗虫棉;2401和2409是抗虫杂交棉F2代材料;室内棉铃虫抗生性试验和罩笼接虫试验参试抗虫品系7个,即:4786、4830、4429、4501、4807、4853和4877。辽棉15号为非抗虫对照品种(CK);美国抗虫棉33B和中棉所30(早熟)为抗虫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是吐鲁番棉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以第二代为害棉花最重。近年来吐鲁番地区采用的二代棉铃虫防治指标为经验指标,即百株累计卵量20粒,或百株三龄以下幼虫5头,对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和棉花的补偿能力利用不足,导致用药量过大。1998年,我们在棉田自然开放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