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华南地区,多肉植物栽培普遍,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公园绿化等。本研究对多肉植物在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和屋顶花园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记录了多肉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观赏价值和生长状态,统计分析了广州市城市绿地中多肉植物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绿地中常见多肉植物共有7科13属22种,其中龙舌兰科最多,有14种,此外夹竹桃科2种、鸭跖草科2种、木棉科1种,应用最多的是红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inn.)、鸡蛋花(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银边龙舌兰(Agave angustifolia‘Marginata’)和亮叶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Aichiaka’);多肉植物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坛、地被、花境等,配置形式主要是丛植、列植、散点植;多肉植物适合在广州城市绿地中露地栽种,但种类偏少,应用形式单一,应加强乡土多肉植物种类的开发利用,筛选出适合露地栽培、抗性良好、观赏效果好的种类,使得多肉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南京城市公园花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南京城市公园花境的植物种类和群落配置模式,通过实地踏勘的方法,对6个城市公园的23个花境进行调研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公园花境常用植物共116种,包括61科98属,种类上最多的是多年生植物,色彩上红色系最多;将23个花境按照空间位置分成入口空间花境、道路空间花境、草坪空间花境、水体空间花境、主题空间花境以及树林空间花境6类,总结了每个类型的植物群落模式和配置方式,对每类典型花境进行分析。讨论与其他城市公园花境的异同。目前,南京城市公园花境存在设置花境的城市公园较少、花境的形式较为相似以及植物种类基本相似等问题,提出加强花境认知、了解公园景区的主题和景观特色、加大乡土植物材料应用等建议,以期对今后城市公园花境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归纳分析滨水植物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对岭南滨水植物景观的营建做出思考。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在滨水植物种类,滨水植物空间营建,植物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公园常用的滨水植物有92种,隶属51科77属;其中乔木类33种,灌木类19种,草本类40种。建议滨水植物景观应进一步注重生态效益研究,使景观同时具有生态与美学效益,并注重其养护管理方法,做到景观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以期为该市城市公园以及其他城市绿地立体绿化景观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取样地调查的方法,获取南宁市 15 处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景观样点内的植物种类、生活型等信息,并结合专业文献资料,编制《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名录》,统计和分析其立体绿化植物资源特征。【结果】南宁市城市公园共有立体绿化植物 306 种,隶属于 95 科 193 属;有兰科(Orchidaceae)、豆科(Leguminosae)、百合科(Lili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天南星科(Araceae)等5 种优势科;生活型涵盖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分别有 35 种、46 种、90 种和 135 种;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比约为 1 ∶ 1.2;常绿木本植物与落叶木本植物之比约为 4.75 ∶ 1;观花植物、彩叶植物各占 57.19%和 12.75%;附生植物 90 种,占 29.41%;乡土植物 143 种,占 46.73%。【结论】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丰富,以常绿植物为主;藤本植物物种较多,附生景观独特;植物配置合理,与附属物相协调。针对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大力应用乡土植物,彰显城市地域特色;丰富彩叶植物种类,增加景观色彩变化;挖掘植物文化内涵,体现景观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选取广州市有自然驳岸的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归纳整理公园耐湿植物种类,分析不同水景中的耐湿植物配置现状,并探讨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共记录耐湿植物146种(包括变种、变型和品种),隶属66科107属,其中乔木类有65种、灌木类46种和草本类35种。按照岸线的曲折与否及其形态,把配置模式分为带状式水景、溪流式水景、绿岛式水景和建筑小品旁水景4种类型,分析其配置特点。建议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应注重生态与美学相结合,注重养护管理方法,达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造景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4类不同水景植物的配置方法:静态水体(湖泊、池塘),植物配置以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可适当点缀漂浮植物;动态水体(溪流、瀑布等),植物配置以沉水植物为主,不宜应用浮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同时,针对不同的水体类型,总结了城市公园常用的湿生乔灌木、水生植物(静态水体)、水生植物(动态水体),为城市公园水景的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银川市城市公园园林植物应用中对于本地树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按照公园绿地划分标准选取了银川市3个区3种不同类型共9个城市公园,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并查阅相关公园植物配置资料及地理位置资料,对公园园林植物配置种类、分布状况、配置结构以及养护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银川市城市公园现有主要园林植物134种,分属...  相似文献   

8.
赪桐属植物在热带园林中配置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8个城市公园赪桐属(Clerodendrum)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中应用的赪桐属植物有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红花龙吐珠(C.speciosum)、美丽赪桐(C.speciosissimum)、龙吐珠(C.thomsoniae)、烟火树(C.quadriloculare)、垂茉莉(C.wallichii)、鬼灯笼(C.fortunatum)等7种,主要运用孤植、丛植和片植等配置形式,对赪桐属植物在热带园林中的配置应用提出建议,为该类植物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为完善桂林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桂林市灵渠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53种,隶属于72科143属;其中乔木共24科41属46种,灌木共38科55属60种,草本共27科47属47种;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分别为85、50和28种;观叶植物在景观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观花和观果植物;植物群落配置呈乔木-灌木-地被和乔木-草本2种典型模式。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地域特色表达;加强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滨水植物应用;提高植物养护水平,加强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植物景观要融合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及改造,以长春公园内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全园初步勘查的基础上,按公园的功能分区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公园内共有植物191种,隶属于62科135属,其中常用种类63种,以落叶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为主。结合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对长春公园植物的应用组成、观赏特征、来源特点、配置模式和景观丰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人工湖植物造景的调查,分析公园人工湖中不同驳岸形式的造景特点、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归纳总结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中人工湖的驳岸形式以规则式驳岸为主,以自然式驳岸为辅,二者的植物造景有差异;人工湖的植物造景应用形式有湖心岛植物造景、植物与建筑小品组合造景、植物与园桥组合造景等。经调研统计,广州市公园人工湖滨水植物共有56科97属117种,其中以棕榈科(Palmae)、桃金娘科(Myrtaceae)、桑科(Mor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为主,分别达12种10属、8种4属、8种2属、5种5属;水生植物共有7科9属9种,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占6种,粉美人蕉(Canna glauc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的出现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12个公园的美人蕉属(Canna L.)植物为调研对象,主要分析美人蕉属植物在广州公园中的应用种类、应用频率以及配置状况。结果显示,美人蕉属植物作为耐湿植物,主要应用于滨水地带,粉美人蕉(C.glauca L.)使用频率最高、种植数量最大。并对美人蕉属植物在城市雨洪管理、生态观光农业以及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朝阳区4个区域性公园植物种类、应用及绿化面积的调查发现:红领巾公园是调查公园中植物树种最多的公园;4个公园的植物属于蔷薇科的树种都是最多的;银杏等19种植物在4个公园中都有应用;所调查的公园乔灌比介于1∶0.43~1∶0.79;常绿落叶树种比在1∶2~1∶4之间;红领巾公园频度最高的树种是绦柳和油松,四得公园是栾树,南湖公园是绦柳,丽都公园是油松和紫叶李。  相似文献   

14.
滨水带状公园是具有特殊线性结构的滨水开放绿地,兼具带状公园和滨水公园特性。以福州市6个滨水带状公园为对象,对公园的空间结构、植物种类、植物空间类型及其配置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夹水型和临水型带状公园的空间构成特性、空间布局模式、植物景观空间类型与特征,旨在为滨水带状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厦门市常见的彩叶植物种类可分成6大类,分别是单色叶类、双色叶类、斑叶类、花叶类、彩脉类和镶边类;其中以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灌木45,多年生草本35,小乔木10,藤本10,较多的科有大戟科、桑科、五加科、百合科、龙舌兰科、鸭跖草科和苋科.以红桑、变叶木、鹅掌藤变种居多.最后对厦门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内10个公园的绿地植物进行调查,从植物种类、生活型、观赏特性、珍稀濒危、毒性等方面,及其在各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比例、应用、分布,讨论园林植物在公园内的应用特点以及改善建议。结果表明:成都市公园绿地植物种类丰富,共有园林植物437种,隶属于134科、331属;一年四季花果不断,观花植物应用较多,某些类型植物(藤本、水生、珍稀濒危、秋色叶植物)应用种类较少;有毒植物普遍应用。提出丰富湿地植物景观,提高垂直空间利用效率,增加彩色叶植物在公园内的应用,珍稀濒危和有毒植物应增加标志牌,开展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鉴于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植物景观相对单调的问题,对西安市公园、植物园、单位附属、居住区、广场、道路等的植物进行抽样调查。结合文献及调查结果,统计出秋冬季节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共有292种,然而其中常用的却不到140种。将西安市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类型进行分类列举,并分析目前西安市秋冬季节的植物景观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嘉兴城区公园木本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兴市城区10个公园的绿地木本观赏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景观配置等调查结果显示:共有观赏树木157种,乔木∶灌木∶藤本比例为82∶64∶11,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之比为86∶71,各树种生长良好,但存在养护管理技术跟不上,树种配置时对立地条件考虑不充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