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商洛市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优势,提出建设秦岭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分析当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模式类型,指出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型、文化传承型和休闲观光型3种模式及3种模式的建设要点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是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促进乡村休闲业态集群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总结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经验、推动北京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美丽休闲乡村申报表和监测表分析、实地考察,以及大众点评网点评情况比对,分析了76个北京市市级及以上美丽休闲乡村的规模布局、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情况、景观建设情况,以及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品牌营销等休闲农业产业情况,初步总结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主题化建设不突出、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伴手产品开发不足、文化挖掘利用不够、网络传播渠道不畅等,提出了加强主题乡村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伴手产品内容、深化文化挖掘利用、强化品牌网络营销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北京市休闲农业振兴乡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农村土地整治等相关研究基础上,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与农村土地整治结合,分析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意义。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着力点,有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平山县作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了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从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出发,结合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战略选择、布局优化、产业融合、服务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休闲农业作为乡村的一种新型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推动农业发展、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扬州市休闲农业存在同质化严重、价值链难以提升、经营服务模式陈旧、不能融入乡村旅游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休闲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特色化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休闲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6.
“全产业链”发展休闲农业——以北京市蔡家洼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文 《北京农业》2013,(32):12-19
休闲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是指以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魅力休闲乡村为目标,以三产联动、多业融合为理念,构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近几年来,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按照"全产业链"模式发展休闲农业,走出了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了"北京最美的乡村",跨入  相似文献   

7.
<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7年5月31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鼓励利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备公共产品特质,与PPP模式是天作之合。PPP模式的前世今生近日,浙江省首个医疗领域PPP项目——浙江金华人民医院医养大健康综合体正式开工,该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可以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该文在深入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以及经营形式单一的问题,阐述了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希望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和合理规划休闲农业产业布局,促进休闲农业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对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针对当前有关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融合研究较少的问题,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分别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5个角度,对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融合分析,共总结出传统产业升级、主题园区开发、生活方式引领、美食风味诱惑、重大活动助推、乡土能人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外来人才融入、在地文化挖掘、外来文化引入、美丽乡村提升、农田景观营造、农林复合经营、集体组织主导和外来组织助力等15种发展模式,提出了模式概念和主要特征,并辅以案例介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部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实践中需要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角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工程建设。本文基于土壤学、地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工程等基础理论,分析了上述理论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农用地整治和农村居民点整治中涉及的若干生态工程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健康持续发展、建设乡村生态文明乃至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台湾休闲农业的演变、政策特征,有助于学习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为当前福建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台湾当局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呈现的政策特征及对福建乡村振兴的启示。【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台湾当局在制定法规、金融支农、组建农会、挖掘乡村产业发展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方面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健全规划建设的机制化和法制化、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构筑农业产业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是安徽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模型量化分析2010—2020年安徽省农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子系统间发展不平衡性,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多数地区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优势,同时建立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统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地使用制度效用分析标准应立足国情,考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现状、就业情况、社会稳定要求、规模效应等因素。农地股份合作制优化了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社保机制功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的推行,并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推广难度大,忽视产权制度建设等缺陷。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应稳定家庭承包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尊重农民意愿,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创建农村社保体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花海经济”逐渐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根据花海景观的功能用途,乡村花海经济可分为旅游观光型、农旅融合型两个类别,基于花海景观类型与经济产业环节构成,可分为“自然花海 +休闲旅游”“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农业生产 +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花卉生产 +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花卉生产 +花卉加工 +人工花海 +休闲旅游”五种类型。五种花海经济模式的景观特点和运营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在景观效果呈现、运营季节周期、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涛  徐福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102-2104
结合对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和意义的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和推拉理论,从内力,包括农民增收、农村就业和农业现代化压力3个方面和外力,包括市场拉动和政府、要素推动2个方面的层面对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长野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实施农业生产法人制、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注重原生态保护。总结了长野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强调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农民的参与和创新,以及将环境发展定位为绿色和持续。长野县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成功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6~2005年以及2008年甘肃省会宁县建设用地数据,对会宁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结构进行研究,表明会宁县城乡用地总量呈上升趋势;城乡用地存在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偏高、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失调、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未来城乡用地总规模将继续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将有所减少。对城乡建设用地做出了预测,并进行结构优化,提出了会宁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发展思路:明确县域空间结构布局;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用地布局优化;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用地布局优化;协调生态因素与城乡用地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将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将有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农村民主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现实要求,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下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配合当地的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的比重,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休闲农业是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休闲农业学科建设是推动休闲农业转型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文章在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休闲农业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为例,重点阐述了其学科建设的现状、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学科多元协同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的休闲农业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