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天然草场遭到人为非法占用、非法开垦、过牧、滥牧后,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000年采取封山(沙)禁牧舍饲养畜后,加强了草场保护力度,大力开展人工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多渠道开辟饲草资源,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畜牧业经济双赢的集约化生态型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实行封山禁牧后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恢复,转变了畜牧业饲养方式和生产方式,促进了畜牧业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实现了畜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围栏封育草场,并对监测点内、外牧草的生长状况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监测点内、外牧草的高度和产量有显著的差异,围栏草地较未围栏草地平均高度高出4cm,多度高出80个株丛,投影盖度高出33.7%,频度高出160%,产草量高出180.9g/m2;说明在牧草生长季节内,禁牧有利于提高天然牧草的产量和高度,表明禁牧有利于恢复退化草地并有利于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对封育禁牧2年的温性荒漠草原类草地的植被结构、产草量变化以及围栏的投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宁夏彭阳县把封山禁牧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尤其是封山禁牧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彭阳县进一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恢复草原生态植被、谋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的永久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现就彭阳县封山禁牧工作的有效做法、成效及成功经验作以阐述,以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5.
草地围封是改变天然草场被草食家畜践踏,防止三化”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恢复草场植被,改善草场等级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彰武县随着退耕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作的开展和封山禁牧的实施,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对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减轻了很多,现全县已围封天然草地2  相似文献   

6.
草原沙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等重要措施,来改变沙化草原植被状况,恢复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草场等级.近几年,随着退耕还草、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及封山禁牧的实施,草原沙化治理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7.
刘兆全  高玉华 《中国草地》1995,(2):60-61,75
对植被和表土都遭到严重破坏的油田开发区草场,采取排水,平整地表后播种耐瘠薄,耐盐碱的牧草,使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牧草产量提高8-14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围栏封育草场,恢复退化严重的草场植被,对封育禁牧两年后的草场分析温型荒漠草原类草场植被结构、产草量的变化以及围栏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实行封山禁牧是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口,是保护和尽快恢复植被的关键和保障,有利于防止人为放牧对新造林地、原生植被的破坏,有利于借助自然力量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变革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水平,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脱贫致富.但封山禁牧对畜牧业的发展会产生"阵痛", 本文就在农区封山禁牧后如何发展畜牧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过度放牧和近年的连续干旱,我国部分地区天然草场退化、沙化严重。2010年辽宁省实行了封山禁牧政策,要求绒山羊的饲养方式由传统放牧转为舍饲圈养。绒山羊舍饲圈养不仅缓解了林牧矛盾,而且充分利用了秸秆等农副产品资源,对保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实现了绒山羊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养殖户在绒山羊饲养过程中也遇到了许  相似文献   

11.
韩苗 《中国饲料》2021,(4):140-143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假期出行旅游已成为国民重要的精神文明需求,但当前我国草原旅游业发展不够成熟,旅游活动增加对草原生态环境及牧草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包含消极影响,本文通过以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为切入点,以草原生态系统一级牧草资源生长所需条件为前提,深入挖掘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能面临的破坏风险,从而找出草原生态环境及牧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建议,为草原生态系统及牧草资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2.
齐素芳 《草业科学》2012,29(3):495-498
岷县地处秦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带。本研究通过分析其草产业现状,指出岷县草产业发展主要存在天然草地退化严重、栽培草地管理粗放和特色草产业加工技术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岷县草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分区管理和分类经营,从建立草地生态补偿基金、发展草地观光旅游业、提高栽培草地生产力、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培训农民能手等方面提出了岷县草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意义、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张自和 《草业科学》2001,18(6):1-5,11
概述了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阐述了目前草地家畜两退化草原环境压力进一步加深,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生产和生态效益不高,因草地使用权不落实而加剧草地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特别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全面落实草地使用权,加强对天然草地的管理与合理利用,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抗灾保畜能力,搞好退耕还草,大力发展营养体农业和季节畜牧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毒有害植物与鼠类危害,加强对特色草产业的开发并促进其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草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与从业者素质,以及对今后草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促进草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草地保护与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草地资源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基本草地保护制度的实施.建议实行草畜平衡制度、调整牧区经济结构和加大草原建设资金投入,以实现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草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行禁牧舍饲制度,是畜牧业生产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禁牧舍饲制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畜牧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草场基本建设步伐,攻固草地生态治理效果,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方岩溶区草地建设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草地畜牧业是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进的最佳结合点。中国南方岩溶区有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围栏封育等措施,短期内可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增长,而且可以利用畜牧粪便,发展沼气,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因薪炭需要对森林的砍伐。就大量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炼出适合于这些区域的草地建设技术体系,在贵州省威宁、德江、晴隆3个县作技术应用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草畜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载畜量测算方法新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前人对天然草地载畜量的研究,在草畜优化条件下,归纳总结出“生态载畜量”这一新的测算方法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农牧民经济发展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草地载畜量平衡点。新的测算方法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干旱对内蒙古草原牧草生物量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草原干旱对牧草生物量造成损失的评估方法,以内蒙古扎鲁持旗北部的巴雅尔图草原为例,利用水分亏缺量作为内蒙古草原干旱评估指标,建立不同生长阶段牧草生物量损失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牧草生物损失量与牧草返青期、旺盛生长期的水分亏缺量有着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依此确定了不同干旱等级相对应的牧草生物损失量,以满足草原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石羊河上游高寒草地一年生牧草燕麦与毛苕子的种间协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混播群落中燕麦与毛苕子对光能、养分、水分等资源利用的相互协同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整个群落草层高度的增长和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其中以燕麦76kg/hm^2和毛苕子42kg/hm^2混播草地的种间协同效应最佳,干物质产量为5900kg/hm^2,比燕麦和毛苕子单播分别增产51%和37%;草地纯收入为302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可有效解决高寒牧区冬春牧场利用过度和冷季草畜供求矛盾的问题,对维持正常草原畜牧业生产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