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如气候、生育期、长势等)所引起的;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灰飞虱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 5n±4.13778 。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麦田灰飞虱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灰飞虱不仅直接为害水稻、大小麦,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主要媒介。了解灰飞虱在越冬作物大小麦田的分布特证和合适的抽样技术,可以为春季防治灰飞虱从而控制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笔者进行了麦田灰飞虱种群分布调查,并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回归法测定了浙江北部大小麦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麦田灰飞虱成虫、若虫和成若虫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1172.84/ —X +37.46,n2=293.21/ —X +9.36,n3=130.3/ —X +4.16,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在每样方虫口密度5、10和15头以上时,分别取样70、40和20个样方。研究结果为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芋疫病预测预报,科学指导生产上的防治,应用最小二乘法、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m*-m回归分析和Taylor幂法则等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427~0.513时,病株田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720~0.820时,病株田间分布属均匀分布。此外其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232.3783/m-87.9438,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0.3689N±1.7177$\sqrt{N}$,即:调查株数N时,若累计病株率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株率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若累计病株率在上下界之间,则应继续调查,直到最大样本数m0=0.3689时,也即病株率15%,所需抽样数542株止。  相似文献   

5.
水稻褐飞虱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褐飞虱近年对水稻的为害愈来愈严重,为探讨新的防控策略,笔者从飞虱的主要越冬虫源地、成灾原因及综合防控等分析认为:(1)对中国水稻为害极重的褐飞虱,真正成灾的越冬虫源应主要来自16°N以南的地区,尤其是越南南部与泰国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区域。(2)水稻褐飞虱的成灾原因既与越战后东盟国家大力发展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且在耕作制度上也相应地由高秆改矮秆、单季改双季甚至三季,密集程度和施肥程度有所提高有关,又与国内水稻品种多、生育期不一,在防控上不能统一行动,用药混杂和过量有关,还与全球气候变暖更利于飞虱的繁衍与迁移,以及杂交水稻可能更利于飞虱类的繁衍有关。因此,要彻底防控水稻褐飞虱的为害,要“防控前移”,到飞虱的发源地-湄公河三角洲区域去实施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方面帮助其提高水稻产量,改良水稻种植模式,压缩冬春稻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帮助其发展经济,构建世界热带水果与特种经济植物基地,同时组建大型粮食生产加工集团,以及开展褐飞虱防控国际间合作;对迁入代要及早治理,并且以县为单位组建植物保护公司,再利用飞虱对某些水稻品种特别嗜好性,构建飞虱诱集区,形成聚而歼之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水稻大螟田间调查抽样技术,提高水稻大螟预报准确率,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函数法,研究浙江北部地区水稻大螟的田间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水稻大螟无论是第2代引起的枯心还是第3代引起的白穗,无论是田埂边还是田中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由大螟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第2代引起的枯心有“趋边”现象,田埂边水稻比田中间容易受害,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第3代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抽样数量随着为害程度的加大而递减,第2代、第3代的最适理论抽样模型分别为n2=287.83/m+38.57和n5=447.42/m+10.63。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情况回顾据《人民日报》(2006-09-24)报道,2006年9月,随着三次水稻成熟、台风过境,我国长江下游、江南和江淮东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后期集中迁入。江苏、浙江单灯累计虫量普遍超过5000头,一般2 ̄3万头,最高江苏张家港市超过80万头;上海单灯平均累计虫量近10万头,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值。目前田间以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为主,浙江一般百丛在900头以上,江苏苏南在1000头以上,江淮大部百丛400 ̄800头,上海平均750头,大部较8月底增加了3 ̄4倍。9月以来,田间虫卵量急剧增长,江苏、浙江百丛卵量一般为5000 ̄8000粒,上海高达1万粒,均较8月底增…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害虫之一。遏制水稻褐飞虱为害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既利用水稻自身的抗虫性。迄今为止,已经于栽培稻和野生稻中成功鉴定出30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其中26个主效抗性基因已被定位,显性基因Bph14已成功克隆,但仅少量主效抗性基因被育种家利用并培育出抗性品种。对褐飞虱的生物型和抗性机理、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基础及育种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抗性育种研究趋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虫害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发掘工作.迄今已确认和报道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共27个,其中16个为显性基因,11个为隐性基因,至少定位了19个褐飞虱主效抗性基因.针对目前水稻抗褐飞虱育种存在的问题,结合稻褐飞虱生物型、水稻品种的遗传背景及生态适应性,本文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资源的鉴定、其分布特点以及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简述了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利用现状,讨论了抗褐飞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渗入法介导的基因瞬时表达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杆菌渗入法是在植物中瞬时表达外源基因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植物叶片上注射农杆菌,使目的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中进行快速表达。本文综述了农杆菌渗入法的原理、技术流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其应用主要涉及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转基因的表达、启动子分析、转录后基因沉默、抑制子功能鉴定、细胞定位以及基因相互作用等方面。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们相信该技术将成为转基因育种领域的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南方铁杉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C、CI、Iδ、M*、PAI、CA等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南方铁杉的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但不同坡向南方铁杉分布格局的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天台1969-2008年田间褐飞虱发生监测情况,阐述了褐飞虱长期运动规律及其运行周期,分析造成褐飞虱种群周期性变化的周期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化符合多项式函数模型, Y(t)= X2=C0+C1×X+C2×X2+C3×X3+...+C15×X15, X={1,2,3,┅┅,n},并创建了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动的时间序列ARIMA(2,1,1)模型:Y(t+l)=0.0659+0.0616851Z(t+l-2)+ e(t+l) + 0.3802611e(t+l-1) ,应用此模型回测,吻合率达98.6%,具有很高的精度;从而预示今后1段时期褐飞虱仍处高位运行状态,应加大防控力度,保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生长及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就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囊萌发及侵染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及产孢最适的温度为24℃,pH值为 7.0;菌丝生长最适的光照时间为20 h,产孢最适的光照时间为16 h;另外该菌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另外,实验还明确了该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光照时间、pH值和营养成分下其萌发状态和萌发率不同。该菌pH值为7,光照时间为20h的PDA培养基上培养所产生的孢子囊,在24℃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此外,该菌在24-28℃条件下最易侵染荔枝果实,其发病最为严重。实验结果加深了对该病菌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以及在不同暴露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低剂量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鲤鱼的24 h、48 h、72h和96 h LC50分别为134.12μg?L-1、60.55μg?L-1、45.31μg?L-1和33.50μg?L-1,安全浓度为3.35μg?L-1;长期(20 d)暴露时,在低浓度(3.2~5.6μg?L-1)范围内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的合成产生了抑制作用,当浓度为5.6μg?L-1时,抑制作用最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雌二醇含量降低了28.8%;在高浓度组10.0μg?L-1和18.0μg?L-1,鲤鱼血清雌二醇浓度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5.6μg?L-1浓度下,各处理组时间的血清雌二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20天时雌二醇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浓度降低了28.8%(P<0.01)。在染毒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阿维菌素作用时间或暴露浓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或剂量-效应关系。血液中雌激素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体的生殖功能及性征变化。由此推测,体内因富集阿维菌素所导致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变化的鱼体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生殖缺陷,以致影响到鱼类种族的繁衍[1]。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样本总体的分布特征是影响抽样样本数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样本总体为非正态分布的情况,正态转换是降低抽样样本数量、提高抽样调查效率的有效手段。【方法】该文采用中国大陆区域2005年耕地空间分布数据,以1:10万地形图图幅框作为抽样单元,统计每个图幅框内耕地面积占比。分别采样1.5次开方、2次开方、2.5次开方、3次开方和4次开方运算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正态转换。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转换前后数据的峰度及偏度、抽样个数及抽样结果误差等。【结果】结果表明,基于2.5次开方运算后的分层抽样可以大大降低抽样率,由92.26%降低为22.55%,耕地面积指数平均值相对误差由7.06%降低为5.66%。利用2015年耕地面积指数进行抽样方法的精度检验,抽样平均值相对误差仅为3.27%。【结论】研究提出的抽样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同时也表明空间抽样中数据分布正态转换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成果为广大学者在空间抽样调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金佛山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经调查统计,金佛山野生百合属植物有11种(含变种),其中本地特产1种,模式标本采自金佛山的有2种。本文就金佛山野生百合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melatonin,缩写MT)是一种吲哚类色胺(N-乙酰-5-甲氧基色胺),MT被证实广泛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中。本试验利用玉米、水稻种子作为材料,探索种子中MT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初步了解玉米和水稻种子中MT含量情况。结果表明:(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检测种子中MT含量是可行的, 褪黑素在0.01~1.20mg/kg浓度范围内,其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643436X-2446.1,R2=0.9998,平均回收率达94.11%;(2)玉米、水稻两种粮食作物种子中含有褪黑素成份,且不同种间、品种间MT含量差异很大。玉米品种MT平均含量为96.5PPb,变幅为0~2034PPb;水稻平均为16.0PPb,变幅为0~264PPb。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组织培养技术关键环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于组织培养繁殖困难的树种,问题的有效手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茎段培养、体细胞胚培养及愈伤组织培养三个方面对文冠果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的配制与激素处理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介绍了目前报道的成功技术方案,分析了现有技术途径的效果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当前文冠果组培技术中存在的4项关键技术难题,并提出了今后文冠果组培技术研究中应重点加强的4个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