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将发酵腐熟后的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秸秆有机肥跟不同比例的园土、草炭、蛭石等混合后用于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栽培试验,比较不同基质配方对鸭儿芹产量、总黄酮以及铅、镉等4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秸秆与羊粪比为1∶2的堆肥加上2份草炭和1份园土最有利于鸭儿芹生长,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相似文献   

2.
为改良设施栽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在鸭儿芹设施栽培土壤中添加不同量的秸秆生物炭的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鳞尾木人工育苗技术与仿生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鳞尾木是一种重要的林下植物资源,也是独具特色的森林蔬菜.经过6年多的生产实践,攻克了鳞尾木人工育苗难、种植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并进一步对鳞尾木规模化仿生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遮荫条件的林下成活及生长情况优于无遮荫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给鸭儿芹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鸭儿芹茎、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鸭儿芹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鸭儿芹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与FRAP试验及打孔法抑菌试验对其精油的抗氧化抗菌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精油成分方面,从鸭儿芹精油中共分离出32个峰,占总离子峰的93.75%,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分别为α-芹子烯(42.01%)、β-芹子烯(19.86%)、(Z)-β-金合欢烯(12.76%)、镰叶芹醇(4.16%)、α-没药醇(3.93%)等;(2)抗氧化能力方面,当鸭儿芹精油浓度由19μg/m L上升到38μg/m L时,DPPH反应液中Trolox的当量由0.003μmol上升到0.007μmol,ABTS反应液中Trolox的当量由0.069μmol上升到0.074μmol,FRAP反应液中Trolox的当量由0.225μmol上升到0.280μmol,当精油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其DPP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间均呈量效关系,且均呈正相关效应,表明鸭儿芹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3)抗菌活性方面,当鸭儿芹精油浓度为1 280 mg/m 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7.05 mm,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颖  周玉迁  单琳 《林业科技》2020,45(3):28-31
以拐芹、大叶芹、棱子芹和绿花山芹为研究对象,探讨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种源不同,产量不同。在种源相同的条件下,棱子芹林下产量高于全光。②施肥量对大叶芹和绿花山芹产量影响显著。大叶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最高为1.68 kg/m^2;绿花山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较高为0.96 kg/m^2。③播种时期对大叶芹产量影响显著,秋播产量明显好于春播。④播种量不同,产量不同。拐芹在播种量为30 g/m^2时,产量最高;绿花山芹在播种量为35 g/m^2时,产量最高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6.
板栗林下套种香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幼龄期耐荫性特别明显,以林分郁闭度0.7~0.9的盛果后期板栗林为香榧幼龄阶段的蔽荫条件,开展板栗林下套种香榧。香榧龄期生长缓慢,对板栗的生长、产量及采收等没有影响,并且通过林下套种,可节省遮阳材料和抚育成本。经5~10a后,板栗林开始衰退,此时香榧幼树需光量开始增加,通过对板栗林的缩剪及淘汰,逐步演替为香榧林,并开始初果,可大大缩短树种更新时间。  相似文献   

7.
由江西省南丰柑橘研究所承担的“南丰蜜橘设施栽培 (温室大棚 )”课题试验 ,最近通过阶段性验收。大棚栽培的南丰蜜橘平均座果率达 6 5 .6 % ,裂果率在 0 .5 %以下 ,基本保持原风味 ,用药少 ,疮痂病防效好 ,好果率在 95 %以上 ,7年生蜜橘树每 6 6 7m2 产量达 170 0多kg ,比露天产量高出 1倍多。南丰蜜橘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8.
辽东地区4种林下经济植物光能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林下生长的大叶芹、移山参、五味子和穿龙薯蓣4种主要经济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了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在不同遮阴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得出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对光能利用能力最高的遮阴梯度分别为:大叶芹52.5%;移山参77.6%;五味子25.2%;穿龙薯蓣64.5%。  相似文献   

9.
在大量调查黑龙江省次生林下大叶芹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对大叶芹生长的影响,目的是筛选出次生林下大叶芹的高质量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种林下栽培模式对于大叶芹株高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不同样地条件对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展叶数的影响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生长中期林下各样地之间的株高排序为:2号>1号>4号>3号,生长后期2号样地株高也是最高,次生林地阳坡栽培模式下大叶芹的株高和展叶树最大、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白艳 《新疆林业》2011,(4):23-23
近年来,鄯善县加快由大田葡萄传统林果业向设施葡萄现代林果业的转变,效果明显。设施葡萄每667平方米投资约1~2万元,一般栽后第一年产量1500~2000千克,产值达3万元以上,相当于大棚蔬菜产值的2~3倍,推广前景看好。根据催芽时间的早晚,设施葡萄栽培分为促早栽培、标准促成栽培和常规促成栽培3种。依据鄯善县设施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 ,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无性系良种 ;保护茶园生态 ,应用生物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龙头产业 ,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 ,进入 2 0世纪 ,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 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 6 8万t,出口仅2 0 .2 9万t,云南茶叶产量 7.5万t,出口仅 1.0 3万t,版纳茶叶产量 1.5万t,几乎全部内销。国茶出口不畅 ,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机制和产品质量的制约 ,如何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振兴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促进版纳茶业再上新台阶 ,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改革现行茶叶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