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聚厚花青素(OPC)对搪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低聚厚花青素对昆明小鼠进行口服毒性限量试验;采用STZ小剂量多次注射方法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组分别按50、100、150mg/kg体质量灌胃给予OPC,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灌胃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4周;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动态监测实验动物外周血中血糖含量。结果:小鼠口服OPC限量试验结果〉5g/kg体质量,证实OPC安全、无毒性作用;成模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为18.37+2.13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出现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表明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3个OPC给药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趋势得到控制.血糖随者给药时间延长而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OC具有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幅度.降低血糖水平、干预糖尿病发生发展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聚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C)对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小剂量多次注射(multiple low doses of treptozotocinin,1d-STZ)方法诱导建立T1DM小鼠模型;试药小鼠分别按50、100、150mg/kg体质量每天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灌胃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小鼠血糖、体质量、饮水量、食量、尿量以及精神状况等表现。6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和肝、肾、脾、胰腺等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试药组T1DM小鼠症状改善,血清和组织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OPC能降低TIDM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性损伤,对改善糖尿病症状,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灵芝蜂胶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蜂胶360mg/kg、180mg/kg连续灌胃给药2周,均可明显地降低由注射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P<0.01),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糖耐量实验结果,灵芝蜂胶180mg/kg组呈阳性。  相似文献   

4.
南瓜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慧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75-75,39
研究南瓜多糖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对正常小鼠灌胃高低两个剂量(200、400mg/kg)的南瓜多糖水溶液;对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南瓜多糖组(400mg/kg的PP)和优降糖组(15mg/kg的优降糖),灌胃给药.两种类型小鼠的处理均设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测定小鼠的血糖和胰岛素.结果表明高剂量的南瓜多糖对正常小鼠的降血糖效果优于低剂量;南瓜多糖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胰岛素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花粉凝集素(Trichosanthes kirilowii lectin.TKL)对自发性2型KK-Ay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0.003g/kg)、TKL(0.1,0.2,0.3g/kg)剂量组,以同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30d,检测小鼠体质量、饮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血清胰岛素(INS)及血脂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体质量、饮食量、饮水量、FBG及INS值有显著下降(p<0.05,p<0.01),小鼠糖耐量异常也有所改善;30d后,TKL(0.3g/kg)组血清中TC、TG有明显改善(p<0.05),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1);TKL(0.2g/kg)组血清中TG、LDL-C、HDL-C值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TKL对2型KK-Ay糖尿病小鼠有一定的降血糖、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体重、糖耐量、胰岛素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等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乳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高模组、二甲双胍组、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剂量于每日10:00前灌胃给予不同组受试物30d。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及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的灌胃剂量为0.36g/kg;正常组、高模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的给药剂量为0.30g/kg。末次给药24h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在给药期间,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及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灌胃第20天即可使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得到降低(P 0.05),且不同组受试物均有降糖效果,其中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降糖效果最好,能使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P 0.05),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 0.01),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脂代谢紊乱症状,达到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升贵  黄静  狄志鸿  姚璐  李冰  李海龙  杨善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60-17462,17487
[目的]研究松花苦桑粉的降血糖作用,为其作为辅助降血糖的功能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正常小鼠、四氧嘧啶(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为材料,按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药,测定空腹血糖,进行淀粉负荷糖耐量试验(OSTT)。[结果]松花苦桑粉以13.6、6.6、3.3 g/kg 3种剂量灌胃15 d,以13.6 g/kg剂量效果为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松花苦桑粉以13.6、6.6、3.3 g/kg 3种剂量灌胃35 d,其中13.6 g/kg剂量组ALX性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高、中和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结论]在空腹血糖试验,松花苦桑粉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试验结果阳性,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试验结果阳性。在糖耐量试验,松花苦桑粉对ALX性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试验结果阳性。13.6、6.6和3.3 g/kg松花苦桑粉对ALX性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试验结果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桑皮素对Ⅱ型糖尿病模型鼠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降糖药)药效学实验要求,选择正常小鼠(KM小鼠),自发性糖尿病小鼠(NOD小鼠)及链脲霉素加高热饲料导致的Ⅱ型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桑皮素,研究其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结果 (1)桑皮素50.0、25.0、12.5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OD小鼠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桑皮素30.0、15.0、7.5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d,对链脲霉素加高热饲料导致的Ⅱ型糖尿病大鼠有明显作用,改善糖尿病动物的糖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30 mg/kg组动物血糖浓度、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素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聚原花青素(OPC)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血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小量多次腹腔注射制作T1DM小鼠模型;实验组分3个剂量每天灌胃OPC液,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灌胃等容积蒸馏水。4周末酶法检测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胰腺组织胰岛中胰岛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OPC给药组症状改善;血清TC、TG和LDL—C明显降低(P〈0.05,P〈0.01);HDL—C有所增加,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中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仅少量残留的胰岛细胞被染成棕色,胰岛素表达明显减少;OPC组胰岛中着色的胰岛细胞明显增多,胰岛素表达明显增加,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OPC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脂含量,提高胰岛分泌功能,减轻由STZ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翻白草石油醚提取液对糖尿病KM小鼠的影响,选取糖尿病KM小鼠80只,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翻白草高剂量组和翻白草低剂量组,采用自制的翻白草石油醚提取液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检测体重和血糖变化.结果给药1 d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血糖浓度均明显降低;给药7 d后,除模型对照组外,各试验组小鼠血糖浓度均恢复到造模前正常水平,体重有所增加.该结果表明,翻白草石油醚提取液对糖尿病KM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高低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STZ与高脂饲料联合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剂量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脂膳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效果。选择C57BL/6J小鼠,5周龄开始饲喂高脂饲料,持续10周,将膳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试验组[分别为试验组A(腹腔注射STZ 50mg/kg)、B(腹腔注射STZ 70mg/kg)、C(腹腔注射STZ 100mg/kg)],每组均为10只动物。试验组小鼠腹腔注射STZ后与对照组一起继续饲喂高脂2周。分别检测各组小鼠造模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成模后糖耐量。结果表明试验A、B、C 3组的成模率分别为70%、90%、100%,其血糖含量(分别为229.4±8.72、349.4±6.71、432.5±11.0 mg/dL)显著地高于对照组(168.7±4.18mg/dL);其血浆胰岛素含量(分别为1.83±0.288,0.659±0.058,0.438±0.02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5±0.218ng/mL)。不同STZ剂量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2.
小鼠母体糖尿病(DM)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后,运用体外受精技术研究母体高血糖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选取6~8周龄ICR母鼠2次腹腔注射小剂量STZ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并设实验对照组。成功造模后对实验小鼠眼底静脉丛采血并测定14项血生化指标。通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实验母鼠进行超数排卵,所得卵子与正常ICR公鼠的精子体外受精并培养24h后,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01),空腹血糖值≥9.5mmol/L的小鼠比例为76.6%。14项血生化指标中,实验组的谷丙转氨酶、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碱酯酶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血糖模型小鼠卵子与正常精子体外受精后的受精率较正常小鼠低,且有血糖越高比例越低的趋势,说明体外受精技术虽可以改善糖尿病母鼠胚胎的受精率,但母体高血糖仍影响早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新型降血糖中药方剂对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糖尿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探讨由葛根、丹参、枳椇子组成的中药方剂对小鼠的抗糖尿病效应及潜在机制。利用链脲佐霉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空腹血糖大于11mmol/L为建模成功。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健康小鼠)、试验组(糖尿病小鼠)和阴性对照组(糖尿病小鼠),每天对试验组进行中药方剂水煎服给药,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每天灌服同等剂量蒸馏水,对小鼠的肝脏和肾脏生理指标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给予葛根、丹参及枳椇子中药方剂灌服7d,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空腹血糖降低,体重回升,肝脏指标白蛋白(ALB)下降31.58%,碱性磷酸酶(ALP)下降57.43%,谷丙转氨酶(ALT)回升87.80%,谷草转氨酶(AST)下降51.72%,总蛋白(TP)下降31.94%。由葛根、丹参和枳椇子组成的中药方剂在浓度为1g/L时对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鹿茸提取物对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和抗衰老作用,利用ALX建立了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鹿茸提取物(RD)分为低(1.6mg/g)、中(3.2mg/g)、高(4.8 mg/g)3个剂量组,对建模成功小鼠连续灌胃4周.试验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鹿茸提取物能极显著地降低ALX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丙二醛(MDA)浓度,提高肝(肌)糖元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麦芽糖酶(CAT)的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鹿茸提取物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抗衰老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芫根粗总皂苷(S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以体积分数 70%乙醇加热提取芫根,并分别以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得到芫根ST,测定正丁醇萃取相中总皂苷的含量;给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 85 mg/kg 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剂量为 500和1 000 mg/kg的ST对糖尿病小鼠灌胃7 d后,测定初始空腹血糖和最终空腹血糖,并在试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取胸腺、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分析ST对糖尿病小鼠口服耐糖量(OGTT)的改善情况。【结果】正丁醇萃取物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为(31.5±1.7)%(以薯蓣皂苷元计);ST 500和 1 000 mg/kg灌胃组糖尿病模型小鼠在连续给药7 d后,小鼠血糖显著降低(P<0.05),并且其脏器指数得到了明显改善;500 mg/kg剂量的ST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耐糖量。【结论】芫根粗总皂苷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MZDL)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小鼠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C),二甲双胍组(250 mg/kg),美洲大蠊提取物低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5个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试验第7、14、212、8天各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和体重,第25~28天每天记录进食饮水量。28 d后取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3个剂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减缓糖尿病小鼠消瘦和多饮多食的症状。在试验中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P<0.05)。MZDL中、高剂量组NOS含量低于MG(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为筛选指标,通过超滤、凝胶色谱、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癞葡萄中起降血糖作用的多肽MC 2-1-5。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得该降血糖多肽相对分子量为3 405.517 4 Da。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肽在以2mg/kg剂量灌胃给予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时,小鼠的血糖值在灌胃2和4 h后较相应的初始血糖值降低61.70%和69.18%。  相似文献   

18.
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beta cells is the predominant caus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in humans and is modeled in non-obese diabetic (NOD) mice. Many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T1DM in NOD mice, but few can induce its reversal once established. Intervention with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semi-allogeneic splenocytes, and temporary islet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cure NOD mice of established T1DM. Using the same approach, we report here that this treatment cured 32% of NOD mice of established diabetes (>340 milligrams per deciliter blood glucose), although beta cells in these mice were not derived from donor splenocytes.  相似文献   

19.
栀子苷的降糖作用和对PPARγ受体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消耗试验表明,栀子苷能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小鼠荷糖试验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试验证实,栀子苷具有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餐后血糖及糖尿病高血糖的作用。通过基于PPARγ受体信号通路的报告基因诱导表达试验,发现栀子苷在体内外的降糖功效,可能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