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轮回选择法培育玉米新杂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首先要选育优良的自交系,为了拓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新的优良基因的频率,我们从70年代起步,采用单姊妹轮回选择法与交互轮回选择法先后对6个玉米育种群体进行了改良,从中选获了一批早,中,晚不同熟性的玉米新杂交种,表现高产,优势,抗多种病害。随后又育成了白粒中熟玉米杂交种“张单251”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黄早四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曾三省  任蕤  刘新芝 《玉米科学》1996,4(1):001-006
优良自交系黄早四是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骨干材料之一,它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紧凑、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近二十年来,由黄早四组配的杂交种,经省市以上审定推广的就有42个,黄早四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亿亩以上,每年种植面积在5千万亩以上,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它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我国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黄早四还是我国重要的种质材料,一大批黄早四衍生系及其杂交种育成。本文还讨论了优良地方种质的重新筛选改良,杂种优势模式和建立自交系发放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抗丝黑穗病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599选系进行系统内改良,选育出优良自交系鲁系3999,并以鲁系3999与招835杂交育成了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鲁单6006具有抗倒、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我国东华北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吴景锋 《玉米科学》1995,3(1):001-005
我国从3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玉米杂交种,50年代末期双交种在生产中试用,70年代初期大力推广单交种。随着单交种面积的扩大,玉米单产显著提高,发展速度之快居世界先列.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育成的高配合力自交系少,组配出突破性的强化组合难,当杂交种的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再扩大受到限制时,玉米单产出现了徘徊,与美国玉米生产相比,以及同国家需求之间的差距都较大.育成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玉米杂交种,难在选系重在组配,关键是筛选、创造优异的玉米种质乃至核心种质,具有遗传基础广阔、配合力高、符合育种目标多样性、广泛性、优良基因可控性传递力强的基础材料。应采取鉴评筛选、优异性状聚合扩大新基因源的群体改良;温带、亚热带及热带玉米种质互导;野生近缘正属基因导入;诱变创造有益突变体和导入外缘基因等,组建新种质的新方法新途径。组织精悍的攻坚队伍,予以较强的经费支持力度,承认其发明成果,促使玉米优良种质和自交系公开发放,推动全国玉米杂交种的组配和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C478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汉 《玉米科学》1997,5(2):017-19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玉米杂交种纯度逐年下降的原因。以本所育成的C478不育系为例,提出玉米雄性不育种子生产配套模式改良的具体规程。按此操作模式,可将我国一大批用478为母本,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2、13、19、西玉3号、连玉9号、豫玉12、14、15、18等)进行不育化改良式种子生产,对提高我国玉米种子纯度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一糯质农家种为材料,通过选株进行连续多代单株自交分离选择,育成了综合性状较优,籽粒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糯质自交系DN01。并以该系作亲本育成了优良糯玉米杂交种威糯王1号以及一批很有潜力的糯玉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选用从欧洲引进的21个玉米杂交种,在经过产量比较鉴定和农艺性状综合评判后,选取其中的BC8241H1作为选系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优良玉米自交系南21-3,并组配育成了5个优良玉米杂交种供我国西南山区推广应用.针对南21-3部分性状的缺陷,分别导入Tuxpeno、Lancaster和Reid种质对该系实施改良,并选育出了系列改良系.实践证明,BC8241Ht这份欧洲玉米种质是优良的,利用改良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系铁7922株型紧凑,茎秆坚韧,品质优良,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适应范围广,是优异的玉米自交系和种质资源。它的育成拓宽了我国玉米种质基因库,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发展。自育成后直接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有30余个;直接或间接利用其选育自交系达30余个,组配的杂交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有50余个。  相似文献   

9.
张作峰 《玉米科学》2001,9(1):065-066
本文通过对玉米杂交种边3-22育成以来的制种推广利用情况进行剖析,并对生产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探明该品种育成后推广速度缓慢的原因,为以后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搞好玉米杂交种的制种和推广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在新疆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斯拉夫提供的439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观察记载,发现普编表现较好。与我国自交系配组合,育成新玉6号,中南2号,中南3号等6个优良杂交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或即将应用。  相似文献   

11.
1 丹340的选育玉米自交系丹340是周宝林1979年通过栽培玉米白轴旅9与有稃玉米杂交,S1代经Co60γ射线辐射处理后,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自交系生长健壮,株高适中,株型清秀,配合力高,抗多种玉米病害,抗倒伏,适用性广,属中晚熟自交系。2 丹340应用情况丹340自育成以来,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育种,成为我国玉米杂交种的骨干自交系之一。而且目前其应用仍处上升阶段,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用丹340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41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种26个,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的杂交种有10个。其中…  相似文献   

12.
选育"四早号"系列杂交种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郭海鳌 《玉米科学》2002,10(4):008-009
笔者 1973年涉足玉米育种 ,1976年开始主持原四平市农科所玉米杂交种选育课题。当时提出“服务四平、面向松辽平原”的育种策略 ,并确立了“三多”的育种目标 ,即“多类型、多用途、多熟期”。现在看来 ,这种育种策略和目标 ,很符合生产的需要和市场的要求 ,为指导原四平市农科所育成“四单系列”、“四早系列”、“四密系列”品种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育成“四早系列”玉米杂交种和应用的自交系 ,做了一些回顾 ,供同行参阅。1 问题的提出原四平市农科院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公主岭在吉林省属玉米主产区 ,种植杂交种生育期多为12 5~ 130d…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丹科2123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1995年育成。该杂交种属中晚熟大果穗品种,增产潜力大,保绿性好,抗病,抗倒伏、米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九单50以外引系099为母本,抗黄为父本,于1996年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18 d,需≥10℃积温2 400℃·d,属于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特点,适宜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进行的分析表明:我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以省内自育的中晚熟、紧凑型杂交种为主;省内自育系×省外育成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杂交种的亲本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二环系,国外种质在自交系种质中具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6.
九单48以自选系97108为母本,外引系81162为父本,于1995年杂交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24 d,需≥10℃积温2 550℃·d,属于中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特点,适宜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七五"以来,由辽宁省育种单位育成的丹玉13号、沈单7号、铁单10号等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特别突出的如丹玉13号、沈单7号等优良杂交种已成为国内许多省份的主栽品种.但"八五" 、"九五"期间,辽宁省玉米育种曾出现过徘徊不前的局面.从辽宁省"两五"期间审定的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入手,分析了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以及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现状.辽宁省主要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是Reid×旅大红骨,Lancaster×旅大红骨,外杂选亚群×旅大红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杂交和回交方法育成的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具有配合力高、抗病能力强、温光反应不敏感、单株雌花先开、花丝活力强、经济性状优良等特点,已经被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的一些玉米育种单位广泛利用,用其作亲本育成的四早11、白山1号、白山3号、龙原101、承单13、承单14等早熟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和东部垦区以及河北省冷凉早熟区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四-428已成为早熟玉米骨干自交系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字号''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字号'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推广为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玉米品种更换、产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育成推广的'四字号'玉米杂交种的分析得出:其遗传基础来源于Lancaster、系14、唐四平头、Reid Yellow Dent、旅大红骨、吉63种质及一些农家品种的改良系。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唐四平头、系14和吉63为主;90年代,Reid和旅大红骨系统的应用呈上升趋势,Lancaster和唐四平头类群的应用下降,而系14和吉63已不再应用。还明显看出:92%以上的杂交种都是内外相结合的产物。'四字号'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的育成对东北两一区的玉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极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合玉杂交种及自交系合344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牛忠林 《玉米科学》2002,10(2):076-077
主要介绍合玉号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及自交系合344的应用.合344是用五霜与Mo17进行回交转育育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其早熟、抗病、抗虫、配合力较好.在北方高寒地区近年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