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福建省全年稻谷类播种面积为140.62万hm2,其中早稻面积53.67万hm2,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闽西北山区.过去对稻谷生产只求高产,忽视优质,早籼品种的稻米品质普遍较差,曾一度在不少地方发生压库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的积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粮食市场的开放,改善早籼稻米品质,优先发展优质高产早籼在我省已日趋重要.近年来,我省许多育种工作者对优质早稻的引进、选育及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育成一批优质早稻品种,如厦门大学生物系育成的乌珍一号和佳禾系列品种,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珍优一号,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大粒香、小粒香,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明选一号和三明水晶稻等,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穞稻分类地位的SSR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穞稻是发现于我国江苏连云港地区(北纬34°33′~34°46′)具有杂草生长习性的一类稻种资源。本研究采用30对水稻SSR引物;;比较穞稻与22份近缘野生种、21份亚洲栽培稻种质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穞稻有14对SSR引物的带型与源于安徽省的4份塘稻材料相同;;存在10个与粳稻和野生稻共同的SSR位点等位基因;;并携带2个籼稻特征标记位点等位基因和1个普通野生稻特征位点(RM25)等位基因。在RM82位点上;;发现1个穞稻、塘稻、深水稻和普通野生稻材料所共有的等位基因。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则显示穞稻与安  相似文献   

3.
寒地稽生稻发生原因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稽生稻是一种野生稻的栽培种类,近年来在我省水稻主产区的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地影响优质米生产,已成为我省优质米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据统计,全省仅稽生稻一项因品质下降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约3~4亿元人民币。为此,通过对稽生稻的发生原因、发生规律和综合防御对策的研究,为提高我省稻米质量,防预稽生稻的发生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水稻优质米生产的意见及制定优质米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优质米生产,提高商品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优质米生产问题和优质米标准提出初步看法,供参考。一、我省水稻生产情况辽宁省属北方稻区,播种面积占粮谷作物播种面积的15%,总产量占粮谷总产量的24%,是单产和商品率都比较高的作物。近年来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首先实现了粳稻三系配套,配制并推广了粳型杂交稻黎优57,又审定推广了用籼粳杂交方法育成的辽  相似文献   

5.
丰优128是广东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籼迟熟组合。1999年由汉中市农科所引入我省,2001~2003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米质优、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等特点,2004年4月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稻2004003),现已在陕南稻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6.
应大力发展饲用型水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要搞好食用稻米的优质化.我省要在早籼优质米和优质中籼杂交水稻二个方面进行突破:早籼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米质差,如果能突破米质关就可扬长避短.我院水稻所通过攻关已育成早籼26、早籼14等米质达部颁优质米的早籼稻品种和品系;中籼杂是我省水稻生产的大头,优质中籼品种选育要下决心组织攻关,实现高产、优质、多抗三者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是中稻收割后利用其稻桩发苗成穗,再收一次稻谷的作物.再生稻生产具有时间短、投资投劳少、经济效益高、米质优、口感比头季稻更好等优点.目前富顺县再生稻总产量已超过50000 t."中稻一再生稻"生产已成为富顺县的一种稻田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人们主要细粮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为此我们参照《吉林省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结合本市稻区自然条件以及生产特点,建立我市的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体系,为我市今后发展水稻生产创出一条新路,进而提高稻米的商品价值和稻农的经济收入,实现我市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桦川县于2013年在水稻生产中进行优质米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面积为40万亩。结果表明,优质米产量高、口感好、米质优,商品价值和稻农的经济收入高,是实现水稻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红米杂稻发生趋势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红米杂稻的发生趋势红米杂稻,群众俗称红米稻、自生稻,也有人称之为“杂草稻”、“半野生稻”,近年来在扬州市各地普遍发生,且蔓延速度较快,发生程度较重,是水稻生产中继翘穗头和条纹叶枯病以后的又一大难题。红米杂稻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两条:一是由于种子调运、收割机跨区作业等原因,由种子链传播;二是由于多年红米杂稻田间落粒积累或田间陈年稻谷变异等原因引起的红米自生杂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