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树种林分造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3个不同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3个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进行了分析讨论,接着应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土地期望值和净效益投资比等动态经济指标对3个林分的造林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林分中,杉木林分平均单株材积、蓄积量和经济材出材量最高,杉木林的NPV、IRR、LEV、B/C、N/K最大。  相似文献   

2.
江苏海岸带林农复合模式林分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苏海岸带1-4年生5种造林密度林农复合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在造林后1 ̄2a内,林分密度对林农复合经营影响不明显,2a后,则成为制约林农复合经营综合经济效益的主导因子,在5种密度林农复合模式中以农林比例5:1,株行距采用小株距、大行距配置形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会议收益率为19.65%,净现值为5825.57元/hm^2,净现值指数为1.712,林业农业土地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监测3种初植密度桉树人工林16 a的生长情况,分析其材种出材量及经济效益,为培育桉树中、大径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和分析桉树人工林3种初植密度1 250、883、667株·hm-2 16 a的生长数据,计算材种出材量,同时分析平均生长量、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结果 ]密度1 250株·hm-2与密度883、667株·hm-2的胸径生长均差异显著(p 0.05);不同密度间林分蓄积量差异不显著(p 0.05)。中径材出材量及其年均出材量在7~12 a和第16年以密度883株·hm-2的林分最大,7~12 a密度667株·hm-2 1 250株·hm-2,第16年密度1 250株·hm-2超过密度667株·hm-2。密度883株·hm-2在第16年开始出现大径材。密度1 250株·hm-2的轮伐期为7 a,密度883、667株·hm-2均为9 a。9 a时密度1 250、883株·hm-2的净现值达到峰值,密度667株·hm-2在8 a时达到峰值,密度1 250、883、667株·hm-2的最大净现值分别为30 994、40 193、31 288元·hm-2,对应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7%、41%、42%。[结论 ]初植密度883株·hm-2有最高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较高的生长潜力,667株·hm-2次之,1 250株·hm-2最低。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48元。  相似文献   

5.
杉木林间伐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年生马尾松间伐密度试验林的10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间伐保存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存密度(1200,2000,2800和3400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材种规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密度的林分蓄积量与出材量随林龄增长而差异变小;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而大径阶株数率与大径材出材量减少。综合效益核算、材种出材量及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马尾松人工林进入中龄林期后培育纤维材与中小径材保存密度控制在B~D(约2000~3400株·hm-2)并在15~17年生时采伐效益较好,培育大、中径材林分保存在A~B(约1200~2000株·hm-2)间的密度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陈俊松  赵尘  石迪 《森林工程》2010,26(5):83-86
为比较人工林的不同林分在不同林龄下的经济效益,依据与当地林业生产企业的资料和数据,采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经济分析方法,分别对不同龄级的杉木、马尾松和桉树人工林的动态收益进行分析,并对工资水平、成本、税费、木材产量和价格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林分和龄级人工林的净现值均大于零;桉树林的内部收益率最高,木材产量和价格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高洪亮  李凤日  贾炜玮 《森林工程》2009,25(4):10-13,36
根据人工用材林培育目标和对木材分级利用的观念,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模型预估得到各个径阶的详细收获量和各材种的出材量。由此得到不同利用方式的经营收入,结合生产投入,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中的效益成本比、净现值指标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轮伐期为:13~18a。林分密度为1000株/hm^2时,效益成本比RBG最大值为3.8653,净现值胛矿最大值为9574.3元;l500株/hm^2时,RBC为4.2486,NPV为14408.6元;2000株/hm^2时,RBC为4.4937,NPV为16705.9元;2500株/hm^2时,RBC为4.685,NPV为19256.3元;3000株/hm^2时,RBC为4.8671,NPV为21749.7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越大,经济轮伐期越大。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综合林分生长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等,以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为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落叶松大、中径材优化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6地位级适合培育中径材,不同初植密度林分间伐3次就可以进行主伐;18地位级以培育大径材为主,密度4 400株/hm2的林分需要间伐5次,而密度3 300株/hm2的间伐4次就可以获得目的材种;20地位级也主要培育大径材,经过间伐45次后,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全部优化经营模式内部收益率均在15%以上。本研究为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桉树纸浆用材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晓勇 《桉树科技》2007,24(1):8-15
通过雷州林业局现行14个桉树纸浆用材林培育模式的木材产量调查,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效益成本比3个财务动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效益最高的培育模式是带垦整地方式、造林密度2505株.hm2、基肥为有机肥加P肥或1号肥的模式。不同无性系经济效益最高的是DH32-22,其次是LH1,再次是SH1和U6,最差是W5;不同经营区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南部经营区,中部经营区次之,北部经营区最低;萌芽更新林分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植苗更新的林分。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