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2017,(2)
正那一日,我送远道来北京的许淇先生上了地铁五棵松站,返回时,突然有种隐隐的愧疚感。许淇先生在短暂的停留中和我匆匆会面,按理说,我找单位要个车送送他,也是应该的。先生却执意不要。先生长我18岁,是长辈,那时也是50多岁的人了。看着他汗流满面、匆匆奔走的样子,愧  相似文献   

2.
养蜂人     
正一转眼,父母养蜂十几载,蜜蜂也伴随着我十几年了,有一件事一直挺后悔,那就是大学时没有选择一个与蜜蜂相关的专业。越长大越觉得儿时讨厌的蜜蜂现在变成自己的最爱,不过现在在农学方面的学习也挺不错的,至少知道蜜蜂是传花授粉帮助植物更好地开花结果的。这样说来,我也算是一名"养蜂人",但对于真正的养蜂人,我还是初出茅庐的学习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养蜂人离开故乡,选择追花夺蜜。因为大自然的气候越来越多变,在故乡一直呆着  相似文献   

3.
正厚黑学的发源始于李宗吾先生,而其影响则因《厚黑学》而来。他在厚黑学一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厚黑学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黑暗自私的一面,然而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史玉柱前段时间发表微博,声称企业家都是"坏人",这不正是对"厚黑"的认可吗?李老曾说过,用厚黑以图谋一己之私利,越厚黑,人格越卑污;用厚黑以图众人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2008年开始养中蜂,当年胡蜂危害相当严重,我养的5群中蜂在整个下半年使我大伤脑筋。我大部分时间都守在蜂箱前扑打,一天都要扑打几十只胡蜂,并且胡蜂越打越"狡猾":人一到箱前它马上飞走,人一离开它马上又回来,吓得小蜜蜂们都不敢出巢。从养蜂开始我就订了《蜜蜂杂志》,买了一些养蜂书。有一次看到一份资料上介绍胡蜂的分  相似文献   

5.
正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上,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太热爱狗狗了。据说,每3个阿根廷家庭中,就会有一家养狗,其中也不乏一家养3头狗的例子。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极度热爱狗狗的国家"。一、狗的地位比人高记得刚到阿根廷时,一场小小的争执让我瞠目结舌。当时我跟朋友正坐在一家著名的连锁冰激淋店门前吃东西,一位老年顾客和店员的低声争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先生,您的宠物狗不能占用我  相似文献   

6.
你问我答     
<正>辽宁省普兰店市的读者宋先生来电询问:"我是一名兽药经销商,现在开着三家兽药门市,但规模都不是很大。我在一些专业刊物上多次看到了GSP这个词,并且听说我们这些兽药门市将来都得要进行GSP认证。  相似文献   

7.
正先生的去世,中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养蜂家,生产一线的养蜂人特别是中蜂养蜂人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是中国蜂业特别是中蜂蜂业的重大损失。我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深感痛惜。先生发明和研制的GN蜂箱,制作精良,它是一件蜂具,又是一件可供观赏的工艺品。先生是大学教授,又是一位能工巧匠,(国家需要高校大量培养这种创新人才)在中蜂箱处于八仙过海、百花齐放阶段,GN箱是百花丛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特别适合中等群势中蜂的饲养,先生在中蜂蜂具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特别重视蜜蜂的应急反应,《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贯穿着"因循自然,尊重物性"的先进的科学的理念,先生的以元胡为主药的治疗中囊病的配方,也是贯彻了这一理  相似文献   

8.
不问不知道     
<正>某天,A先生问心仪的女生:"要不要一起吃饭?"对方回答:"好啊。"两个星期后,A先生又问对方:"要不要一起去看场电影?"对方同样回答:"好啊。"就这样,两人约会了半年以后,A先生终于提出"可以跟我交往吗?"的请求,结果这位女性却拒绝了他:"对不起,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正>帮忙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谢谢!"老太太又说:"再帮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养蜂23年,在《蜜蜂杂志》上学到了不少的经验。经过总结,我认为中蜂越冬后开始春繁是一年中的关键,必须想方设法培育工蜂,控制雄蜂,才会获得高产。下面谈几点体会,供各位蜂友参考。在长江流域,中蜂在"大雪"至"小寒"期间越  相似文献   

11.
我的恩师王栋先生离开我们已近五十年了。时隔虽长,但我的心始终没有忘怀先生。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是一位“循循然善诱人”的教育家,也是我国开创动物营养学的奠基人。他对我从事动物营养学术研究指出了方向,因此,他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恩师。王栋先生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不顾抗日战火纷飞之际,毅然返回祖国的。1943年正当我在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系读二年级时,先生到西农任教授及系主任。为我国首次开授了动物营养学,我曾担任该课程的课代表,并引发了我对这门学科的极大学习热情。当我毕业时,…  相似文献   

12.
正我向大家介绍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蜂业企业家、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会长——章振东和他创办的杭州智蜂麦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与章先生的2次接触我第一次见到章振东先生是2018年11月7日在北京商务会馆2楼"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人会议"上。当时,章先生就坐在我的旁边。他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人,在全国蜂产  相似文献   

13.
送许淇先生     
《草原》2016,(11)
正今天是丙申年九月九,重阳节。今天上午九时,许淇先生走了。我的手机一次又一次接听到这个噩耗,声音是哽咽的。我微信里的哀悼文字一篇接着一篇,字字句句如诉如吟,如涓涓水流呜咽,如滔滔黄河低鸣。云去了,叶落了。云来南方,叶落在青山下,黄河岸边。许淇先生1937年生人,1956年只身从大上海来到热火朝天建设中的草原钢城包头。火红的年代,火热的生活,激起他文学创作的激情。当先生的处女作《大青山  相似文献   

14.
郭雨桥 《草原》2011,(3):55-56
都说老不远游,当然不无道理。但以我的体会,恐怕未必尽然,起码在某些人身上不适用。俗话说"越吃越馋,越坐越懒",我还要补充:"越坐越软"。软的危害与后果,比懒更严重。学者们都是坐的,作家也是"坐家",他们都很勤奋,坐到九十也没坐懒,但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少年读书时,有位老教授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人不是从十八岁向八十岁活,而是八十岁向十八岁倒着来活,那绝大部分人都会活得比现在更好"。这句话好似一记当头棒喝,让我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实现"倒着活"?读人就是其中一个方式,从一个人的人生辗转起伏中去看他的习惯、他的选择。恰逢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自传出版,我也想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说壁虎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14,34(12):21-21
<正>《蜜蜂杂志》2014年第10期于9月底提前收到。李家勤先生的《蜂群养不大,壁虎在作怪》引起我对壁虎的再次注意和兴趣。下面说说我的认识和试验。尽管古人把壁虎归入"五毒"之一,但在养蜂前,我就知道它无毒,它吃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定地养蜂都会发现,我从不伤害它。初养蜂时,我发现壁虎经常出现在蜂箱周围,尤其是夏季傍晚。养蜂人不免会问:"壁虎为啥来?是不是来吃蜜蜂?"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我知道  相似文献   

17.
正饲喂蜂群是养蜂人经常做的一件事。我在饲喂蜂群时发现,在太阳落山前后到饲喂器上采食糖浆的工蜂数量多,以后逐渐减少。这种现象气温越低越明显,在气温较高时,部分工蜂会在饲喂器上挂着、爬行但不吮吸糖浆,东、西方蜜蜂无一例外。待到第二天清晨,太阳要升起来之前,到饲喂器上取食糖浆的工蜂又逐渐多起来,春夏秋冬无不如此。起初,我以  相似文献   

18.
敬惠 《蜜蜂杂志》2010,30(10):33-33
<正>读2006年《蜜蜂杂志》第4期施根吉先生文章《谈我养中蜂的体会》后(下简称"施文"),让我感触良多,颇有同感。在我记事的童年,我们家里就收到一  相似文献   

19.
张廓 《草原》2012,(11):71-72
正2012年8月6日,接张天男转发贾海鹰信息,得知贾漫先生于2012年8月5日病逝。虽然此前已知贾漫先生缠绵病榻,仍然感到突兀震惊、无法接受,我立即回复:"啊——天!"先生逝去,我内心悲痛万分。我认识贾漫先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先生勤奋写作,诗声远播,海内知名。贾漫先生性格真诚热情、潇洒率真,我一向尊之为师、敬之为兄、待之为友。  相似文献   

20.
<正>1978年3月,我被调入一个农场的养蜂场。当时能看到的专业资料,除一本《养蜂手册》和当季的《中国养蜂》杂志外,还意外地看到一小薄本《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养蜂考察资料汇编》,编写落款为"中国养蜂考察组编",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于1977年10月编印的。因我所调入的蜂场书记祁幼祥先生是这个考察组成员,我便得到了这份资料汇编。还在不同场所聆听了祁幼祥先生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两国养蜂业的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