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0,32(12):51-52
<正>斗茶,又叫"斗茗"、"茗战",它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在古茶书中经常见到。何谓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在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8,(4)
紫笋茶史称顾渚紫笋,也称顾渚石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茶。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3-764年)毗陵(常州)太守、御史大夫李栖筠在阳羡(今宜兴)督造贡茶,适逢一位山僧献上长城(今长兴)顾渚山产的茶叶,茶圣陆羽尝后认为此茶芳香甘冽、冠于他境、可荐于上。遂推荐给皇帝,并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式列为贡茶。紫笋一名,由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  相似文献   

3.
咏茶诗话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栽培和利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特别是不少文人墨客在饮茶之余,写诗作赋,吟咏茶叶。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不少吟咏茶叶的诗歌。“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蛾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敷花前北窗下  相似文献   

4.
贡茶起于唐,是茶政之一。开始时征收实物作为国库收入,后改为征锐,贡茶专作献给皇室饮用的贡品。历代相传,奸吏利用贡茶,争新取宠,给民间带来极大痛苦。唐袁高的“茶山诗”、北宋苏东坡的“荔支叹”、清陈章的“采茶歌”和宫鸿历的“新茶行”,对贡茶带给人民的痛苦作了有力的控诉,表达他们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相似文献   

5.
王融初 《茶叶》2005,31(3):191-193
《茶山诗》是一首真实地反映顾渚紫笋贡茶生产者和进贡役工辛劳而悲惨的情景。从中也发现顾渚茶是我国众多贡茶中生产历史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进贡额最多。影响最火的御用特产。文中对顾渚紫笋茶何时被帝王命作贡茶。《茶山诗》作于何时。都提出了新的考讦。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概况长兴顾渚山产各茶“紫笋”,早在唐朝享有盛名,为当时进贡的珍品。唐朝陆羽《茶经》中提到“浙西以湖州上”,指的就是紫笋茶。大历五年(公元了70年)在顾渚山脚金沙泉旁设有“贡茶院”,这是我国最早的制茶作坊。每到茶季,湖、常两州刺使亲临督制,规定每年第一批紫笋茶和银壶盛装金沙泉水在清明前进贡到长安(即西安)。皇室首先用作祭祖,后赐皇亲近臣尝新。唐武  相似文献   

7.
十八、章元应——雁山茶明成化进士章元应《谢洁庵上人惠新茶》:“雁山春味道仙,恰在清明谷雨前。珍重露芽分御品,摩挲石鼎试新泉。玉川漫逐清风去,顾渚空将紫笋传。却叹平生陆鸿渐,暮年翻著毁茶篇。”雁山茶于明代列为贡茶,现在的雁荡毛峰产于浙江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龙湫背、斗  相似文献   

8.
略说贡茶     
我国贡茶的历史非常久远。茶叶何时成为贡品?循着文字记载的蛛丝马迹,据说其源头可以追寻到公元前10世纪的周武王时期,距今已然三千余年。贡茶初始,仅属于土贡生质。自唐代开始,贡茶有了进一步发展,且逐渐形成了贡茶制度,并由此一直沿袭至清王朝的寿终正寝。唐朝最早在湖州长兴和常州义兴(宜兴)交界的顾渚山设立贡茶院,纳入官府直接管理,并设官督造,细求精制。每年集"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采制贡茶"顾渚紫笋",并按规定时间送抵京城。到了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他不仅爱茶,而且懂茶。他还研究茶学,亲自撰写《大观茶论》。佞臣投皇帝所好,以求幸进,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因此,宋代贡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保留顾渚山贡茶院,贡焙重心逐步由浙江移往福建,建安北苑贡茶(亦称"建茶")  相似文献   

9.
紫笋茶     
紫笋茶,名驰遐迩,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宗广德年间(763—764年)就被列为贡茶。是我国最早享有盛誉的名茶。 (一) 紫笋茶原出僧门,安史之乱后,陆羽南下江南,子公元760年抵达瑚州,与诗憎皎然同住湖州杼山妙山喜寺,课余品泉别茶,五年中往来长兴各地,进行茶事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茶叶》1990,(1):45-47
从陆羽《茶经》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唐代饮茶方式巳由粗放解渴式过渡到细煎慢啜式的品饮。《茶经》描述的茶以饼茶为主,提倡的品饮方式则是煮饮。 福建茶产始于唐以前,但有文字记载的则自唐始,而盛于宋。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但未盛行。宋代我国贡茶中心由江苏的阳羡移到福建建州北苑之后,经丁渭、蔡襄和赵佶等的提倡,上自宫廷官宦,下至  相似文献   

11.
《斗茶集》是民国时期巴蜀文人的一次斗茶令次韵赋诗的文化活动,参与者有被称为"晚清诗林之鹤"的大诗豪赵熙、成都著名诗人林思进与他们的弟子朋友们。《斗茶集》中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多种茶名,各种有关茶的历史人文典故;集中诗还描写了茶与酒之间微妙的关系;民国巴蜀著名文人与高僧交往,而媒介就是茶,所以茶、文人和高僧三者就产生了有趣的关系。《斗茶集》还体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浙江的贡茶始于南北朝的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年间,贡茶产于湖州的温山,史称“温山御养。山谦之撰(约454年前后)《吴兴记》:“乌程温山,县西北二十里,出御劳。”唐代的浙江贡条主事是长兴的紧繁荣和淳安的鸠坑条。《新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土贡……紫笋茶。睦州  相似文献   

13.
李伟  屠幼英 《茶叶》2005,31(2):135-135
紫笋茶产于浙江湖州长兴水口乡顾渚山一带,作为唐代贡品,并因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而传世,被誉为“茶中极品”,流芳千年。先后获得中国名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北京中国国际名茶无公害名优茶特别推荐奖、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浙江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名优茶评比古称“斗茶”.现代叫“茶王赛”。起源于北箢贡茶产地建州(今建瓯)一带.兴于唐末的茗战,主要是茶农之间在采制茶叶时以新茶的品质比制茶技巧、论质量胜负的一种比赛活动。到了宋代,斗茶之风日盛。斗茶方法大有进步。标准以“茶、水、茶器”三事相互争胜负。它的出现推动了采制技术的创新、品茗艺术的发展,名优茶知名度的提高。福建乌龙茶中的名品就是通过名优茶评比活动,让世人所认识。其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在国内外名优茶评比中屡次获胜,久负盛名。1912年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全国性的首次茶叶会展和赛会)。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90,(3)
长兴与宜兴接壤,顾渚山与唐贡山相连。唐贡紫笋茶,产于长兴之说,有《唐书·地理志》的记载;产于义兴(今宜兴)之论,有《唐国史补》的文章。再者,唐代紫笋贡茶,为何又要湖州、常州两刺史共同督制?历史烟云,扑朔迷离,笔者自不量  相似文献   

16.
湖州,是一个古老闻名的茶区。据文字记载,早在2100多年前的汉朝,已盛产茶叶。南北朝时就有温山御荈(贡茶)闻世,唐代有顾渚紫笋名天下。茶圣陆羽隐居湖州、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历代文人以湖州茶事为题留下了许多珍贵诗篇。建国以来,湖州茶业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市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比解放初扩  相似文献   

17.
“斗茶”之风盛行于宋代。有关斗茶的史料文物,常见的有北宋范仲淹的《斗茶歌》、唐庚的《斗茶记》以及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等。这幅《斗茶图卷》系南宋著名画师刘松年所绘。图中描摹四茶贩  相似文献   

18.
福建发展茶业的九大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是红茶与特种茶——乌龙茶、茉莉花茶、自茶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早在东晋(公元376年)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峰就有“莲花荼襟太元丙子”摩崖石刻,是福建茶事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比睦羽《茶经》(公元780年)问世要早404年,距今已有1632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福建就是贡茶的产地——福州长乐郡(福建福州),福州的方山露芽、“蜡面茶”,“福州柏岩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与世。  相似文献   

19.
李启厚 《茶报》2000,(4):15-16
现代的茶王赛是从古代的斗茶发展起来的。早时斗茶又称茗战、斗试,又叫点茶、点试,是评比茶叶质量高低的一种富有刺激性又有雅趣的活动。斗茶最早起于唐代,流传于福建民间。宋代,斗茶之风更盛。参加斗茶者,要带上精美的茶和水,生火煮水,冲泡开汤,轮流鉴尝,以决胜负。  相似文献   

20.
渠江薄片为唐代名茶,有史记载的生产直至宋代。《饮茶品茶》中(茶文化简史)记载:"唐代名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他则有神泉小团……渠江薄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