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配方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标准普洱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理化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标准普洱茶、灵芝普洱茶、洋参普洱茶、橄榄普洱茶、荞芽普洱茶等5个茶样对小白鼠的LD50依次为10.32、10.02、10.02、10.96、10.32 g/kg;在理化指标上:配方普洱茶与标准普洱茶没有明显的差异,且符合普洱茶的国家规定。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与标准普洱茶同样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4个配方普洱茶都属于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4):45-46
看了<中国茶叶>2005年第一期中苏芳华所著的"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之后,有几点疑问想与之探讨.普洱茶应不应该单列为普洱茶类?不管从六大基本茶类分类方法还是从广义的普洱茶定义和苏芳华本人参与编写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的普洱茶定义上讲,普洱茶也不能单列为一个基本茶类.另外从"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中所定义的普洱茶及其介绍特点和加工工艺上看,完全符合黑茶这一基本茶类.就此本人提出几点拙见与茶界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4.
茶叶的分类与普洱茶的定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普洱茶是云南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有独特的风味,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普洱茶的科学定义对普洱茶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开拓,对普洱茶的定义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众说纷纭,争论颇多,使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产生了混乱.有的认为普洱茶源于普洱,只有普洱县或历史上"普洱府"产的茶叶才能称为"普洱茶";有的认为只有经过人工"渥堆"方式生产的茶叶才能称为"普洱茶";有的认为普洱茶就是黑茶;有的认为普洱茶是与黑茶完全不同的茶类;有的则认为普洱茶应包括云南大叶种茶生产的所有茶叶;等等.显然,仅单纯从历史文化、地理地名、外形汤色、市场需求等某一方面的角度提出普洱茶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反映普洱茶作为茶叶特定品类的内在特性.为了对普洱茶进行科学的定义,必须溯本求源,在尊重历史,尊重约定俗成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的角度提出符合茶叶分类基本规则的普洱茶的科学定义.该定义还应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普洱茶品牌群的培育和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不揣冒昧,对茶叶的分类和普洱茶的定义提出以下的初步见解,仅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记》是云南著名作家、诗人雷平阳先生的一部普洱茶专著,2000年1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并被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翻译出版。作为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普洱茶专著,该书力求在史料和典籍的基础上,让事实说话,拒绝虚妄之辞,还读者以知情权。作者不辞辛苦,行走在田间野外,采集最原始的资料,采访与普洱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诸多茶人,以充满人性与灵气的语言,著成一部堪与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记》相提并论的传世之作,为普洱茶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原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裁张正明先生说":作为普洱茶的一份研究史料,亦作为弘扬普洱茶文化的一本新颖之书,我认为《普洱茶记》的价值值得肯定。在茶叶界,这样的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台湾《普洱壶艺》称该书是"了解普洱茶必读之书"。为满足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对普洱茶的求知欲,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社近期将再版此书修订本。近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雷平阳先生,以期让更多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雷先生写作《普洱茶记》的经历,一起分享他对普洱茶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几来,普洱茶旋风席卷云南、广东及港澳台地区,普洱茶成了茶人、茶友间最热门话题。但是,人们对什么是普洱茶却是众说纷纭。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BS53/T103—2003)  相似文献   

9.
正普洱茶是云南"当家茶",2016年产量近13万吨。近十多年来,普洱茶一度成为茶叶销售的热点。但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回归,普洱茶几经沉浮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多个疑惑,一谈起普洱茶好像永远不缺争议的话题。列举几例。一、普洱茶不属于黑茶类?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云南一位茶叶资深专家,理由是普洱茶是用特定的云南大叶种作原料采用独特工艺制作的,是云南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中小叶种制的黑茶,应单列茶类,并受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陈旧普洱茶的产生,陈旧普洱茶的种类及其品质特点,较全面地提出陈旧普洱茶的鉴别方法。这对于如何系统地认识和鉴别陈旧普洱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1 普洱茶药理作用的历史记载普洱茶能够名扬中外,主要是因为它的神奇功效。古代就有许多著作记述了普洱茶的药理作用。在云南普洱茶区就有孔明用普洱茶给士兵治疗眼睛疾病的传说。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编《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怯热疾。”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在其卷六《木部》中又…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11,(4)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普洱茶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普洱茶生产有利于云南茶叶结构调整和茶农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在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中为黑茶类,属于后发酵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绿毛茶为主要原料,经“沤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独特的陈香,以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港澳同胞把普洱茶称之为“养生之妙品”,“不可一日无”的保健饮料;而在东南亚、日本和西欧也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的美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普洱茶名称的由来云南是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久负盛名。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省普洱府,产倚邦、攸乐、革登……六茶…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08,(5)
为适应普洱茶行业的发展需要,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登记证号为3319-8),并向各普洱茶专业委员会有关组成单位及相关候选成员本人征求意见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于日前正式成立,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业务上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领导。普洱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协会副秘书长李永泉担任委员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深红明亮,香气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匀齐。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光绪年间,普洱茶已被作为贡品上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普洱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普洱茶具有去腻、减肥、降血脂、消炎、健胃等保健功能,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作用机制,进行了普洱生茶单菌发酵实验,通过跟踪不同菌种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发现不同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的作用,并对优势菌种进行混菌发酵实验,以期为工业化微生物发酵普洱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叶色由黄绿变为猪肝色,茶汤的苦涩感逐渐减弱,汤色红浓明亮,理化成分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减少,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增加,且霉菌对这些成分的影响最大,酵母次之,细菌最小。混菌发酵茶样20d即具有普洱熟茶的品质。结果证明采用合理配比微生物发酵普洱茶可以缩短发酵时间,而且能更好地控制和规范普洱茶的发酵趋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浅析普洱茶品牌定位点的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芸 《茶叶》2007,33(2):105-107
普洱茶目前正成为世界性饮料消费热点,普洱茶生产企业如何借着这股热浪,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成为普洱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从普洱茶市场营销的一个侧面——品牌定位点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挖掘普洱茶品牌定位点,从而建立普洱茶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8.
据云南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云南茶叶产量已达13万吨,其中有9万吨用来加工成普洱茶。普洱茶增长幅度达到30%。普洱茶的发展势头迅不可挡,以至于云南不少学者提出要把普洱茶单独列一个茶类。要把它单独列出来,主要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普洱市场的发展,不仅给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造假者层出不穷。普洱茶在各地市场良莠不  相似文献   

19.
<正>一、市场经济中凤凰涅槃的普洱茶普洱茶是明清时期名扬天下的特色地域历史名茶,近代中华文明多舛,外扰内乱,破坏严重,普洱茶文化同样遭受严重打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大陆普洱茶消费曾经几近衰微绝迹,普洱茶消费文化独存香港一隅.自1993年云南思茅市召开第一届普洱茶文化节,伴随国内市场经济和茶叶经营的放开,普洱茶文化恰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虽历经多次卫生安全、市场震荡等风波冲击,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群喜欢普洱茶,普洱茶产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金瓜贡茶     
邓时海 《中国茶叶》2005,27(2):38-38
清朝雍正七年(1729),云南总督鄂尔泰选取最好的普洱茶青,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皇室,普洱茶成为了贡茶行列中的一员.同时普洱茶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贡茶中的新宠."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宫廷美谈.明朝<滇略>中说:"士庶所用,皆普茶"这句话,应该是为清朝而写的.为了配合贡茶的质和量的控制,明文规定"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普洱茶已风靡天下."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普洱茶事业,曾经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