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色泽是衡量抹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抹茶初制加工中的蒸汽、热风等杀青技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而干燥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色素氧化和叶绿素脱镁,从而使抹茶绿度损失,所以干燥方式的创新是提升抹茶绿度的关键。本试验选取3种茶树鲜叶,经蒸汽、热风杀青后随机取样作为冻干原料,取同品种用传统干燥方式加工的碾茶混样作为试验对照,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所得的冻干抹茶,较传统烘干加热干燥的抹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绿度值提升了13%~25%,且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内含物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审评发现冻干抹茶略带青味,但后续研究发现可通过再次短时烘干和拼配的方式加以改良。冻干抹茶无食品安全风险,而且于5℃保存1年后在绿度、内含物、微生物方面均基本保持稳定。所以,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冷冻干燥技术加工的抹茶产品绿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抹茶溯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的良好的营养食品,因此对于如何提高茶叶的利用率和在人体内的吸收率,一直是全世界科学家和企业所研究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茶粉的粒径越小,在冲饮时,其中的营养成分就越容易被溶解出来,从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在中草药和保健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保健品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通常所采用的细胞破壁技术,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抹茶是以特殊覆盖栽培的茶叶制成的蒸青绿茶为原料,经研磨而成的超微细粉。本文简述抹茶与绿茶粉的区别,介绍了抹茶原料茶园的品种选择与建设管理,抹茶加工工艺和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
抹茶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被作为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随着抹茶应用领域的扩大,现代抹茶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应用技术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梳理和总结抹茶生产技术的演变、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等产业现状,对比不同的抹茶标准,提出抹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素,以期为抹茶产业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抹茶及其在食品和日化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抹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诉求的增多,促进了抹茶产品的快速发展,抹茶在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抹茶的工艺流程与感官、理化指标及其营养、保健方面的价值,简述了抹茶在食品、饮料及日化品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国抹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延伸茶产业链,助力茶农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定于2019年6月4—6日在绍兴联合举办“抹茶加工装备及产业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0,(12)
二十年前的美国,仅少数北美人听过抹茶这个名词,而尝试过它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如今,从日本来的翠绿色茶粉末;在国际流行风潮的趋势下,已经是大为普及,随处可见其踪迹,从身体乳液、鸡尾酒到茶饮,显示出抹茶已融入市场并占有一席  相似文献   

8.
借助innojoy专利检索分析系统,对全球抹茶相关专利进行了检索分析,着重分析了抹茶专利申请整体态势、主要申请人、专利运营等方面情况,以期为我国抹茶行业发展和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市场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甜菜种子加工及生产应用高富,于德林,李如元,龚健鸿(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种子公司)甜菜在采用大面积机械化播种时,由于甜菜自然种堵塞种孔,不能机械点播,而人工播种既费工、又费时。另外,目前我垦区甜菜产量水平较低,为提高产量,缩小甜菜种植面积,扩大大田作...  相似文献   

10.
抹茶奶茶固体饮料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抹茶原料进行了筛选;以抹茶、全脂乳粉、白砂糖和瓜尔胶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其配方并对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抹茶3.0%,白砂糖40.0%,全脂乳粉35.0%,瓜尔胶1.0%,植脂末20.4%,香兰素0.6%时,抹茶奶茶口感、色泽俱佳,饮料稳定性良好。其茶多酚含量为2950mg/kg,蛋白含量为10.3%。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国家标准为基础并参考日本国家食品标准对抹茶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抹茶的技术本质就是优质茶粉,并没有什么超脱出茶粉基本特性的殊异之处。"抹茶"一词源于日文,"抹茶"的实质是"末茶",但日语汉字"抹"却没有直接释为"末"的义项,日语"抹茶"一词的来源仍有待探讨。从魏晋士人对茶叶冲泡过程"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汤花之美的欣赏和认识看,将茶叶碾细后冲饮从汉魏早期即已成习,基于抹茶是一种茶粉或粉末茶的认识,可以认为抹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从唐人诗歌、茶器、生活纪事考察,点茶法在唐代已经形成,唐人饮茶基本以茶粉为型,茶粉冲泡击拂产生的汤花为文人所重。  相似文献   

12.
胡仪  董俊杰  陈奕仰  高静 《茶叶》2020,(4):209-212
文章综述了茶叶的感官审评方法进展、常见的抹茶感官审评方法和新型抹茶标准风味测试,探讨了探索新型抹茶感官审评方式的意义。文章认为从色(视觉)、香(嗅觉)、味(感知)和感受(体验)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与描述抹茶品质,制作抹茶MST(Matcha Sensory Test)风味轮,能够为消费者展现抹茶的综合品质,培养消费者的抹茶认知能力与辨识能力,帮助企业探索抹茶消费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抹茶是一种纯天然超细微粉体绿茶,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绿茶的天然绿色以及营养、药理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抹茶的起源、现状及生产与加工技术,并从适制茶树品种创新、茶园管理模式创新、加工与制粉技术创新、品质安全与应用创新等方面展望我国抹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9月6日,首届中国抹茶应用沙龙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会议由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和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抹茶创新发展,深入探讨抹茶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增强抹茶生产和应用信息交流。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和多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抹茶粉的添加量、核桃仁的添加量、黄油的添加量、白糖添加量对抹茶桃仁曲奇的形状、色泽、口感、香味的影响。通过这些因素的变量试验,经过感官审评,得出抹茶桃仁曲奇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同时还探讨了抹茶桃仁曲奇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对品质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饼干行业提供理论参考,促进茶叶的消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抹茶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茶树鲜叶(X组)、碾茶(N组)和抹茶(F组)为研究对象,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微生物总DNA,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16SrDNA基因V3、V4区序列。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嵌合体过滤、高质量数据统计后,用QIIME2软件获得扩增子序列变体ASVs特征表和特征序列,进行ASVs分布分析、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析。结果表明:X组、N组和F组中共检测出微生物ASVs分别为197个、1018个和1402个,特有ASVs分别为56个、435个和807个,共有ASVs为121个。α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样品的Chao1、Observed-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稀释曲线均渐趋平缓,呈现F组高于N组高于X组的规律。β多样性分析显示:N组与F组的菌群结构相似,与X组的菌群结构不同。X组、N组和F组中分别含有5个、8个和10个菌门,共有优势菌门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  相似文献   

17.
抹茶具有高附加值,可作为食品调味产品,还能和多种保健产品相结合,兼具品饮、食用、保健等多种功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贵州铜仁地区具有出产高品质抹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进而提出铜仁市发展抹茶产业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7,(3)
<正>抹茶粉与绿茶粉乍看相似,但其实正统抹茶从栽种、杀菁到研磨,制法与绿茶仍有些不同之处。美丽的错误:多种茶叶来源调合才叫「抹茶」?为何说这是美丽的错误?美丽是商人贩售话术的花言巧语,错误则是茶叶原料来源多元,目标并不是为了提升风味。抹茶制造商将邻近产区、数个茶农生产的茶菁收购,一并制成粗茶干后,当成原料来拼配,目的是让产品「稳定性增加」、「供货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历程、效益分析和发展优势等方面阐述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当前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抹茶是由采摘自遮阴覆盖下的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制成茶片后,低温研磨而成的超细微可食粉体绿茶,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优秀代表。抹茶源于我国隋朝,兴盛于唐宋,在明代后随着中国饮茶方式的变迁而渐渐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从而形成中国抹茶的历史断代。然而在唐朝传入日本的抹茶,却在日本发扬光大,除茶道及个人饮用外,更被广泛应用于奶制品、冷食、烘焙、豆制品、饮料、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诸多行业,形成日本独具优势的抹茶产业。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