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寒冬时节,湖北西部山区宣恩县伍家台村的有机茶园仍吸引许多游客进园"赏茶",茶园热闹程度不逊春夏。伍家台村是湖北名茶"伍家台贡茶"的发源地,当地将茶叶产业与观光农业有机结合,建成集赏茶、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农宿等于一体的乡村农业园。图为1月7日,游客在宣  相似文献   

2.
正宣恩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神秘的北纬30°黄金分割线穿境而过。国土面积2740平方公里,总人口36.04万人。境内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山地气候,森林覆盖率达85%,是适宜茶叶生长的最佳环境,是农业部确定的优势茶叶区域。茶产业已成为宣恩农村经济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现有茶园21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15万亩,良种茶园16.6万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1,(11):28-32
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一行到基层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9月22~25日,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一行到湖北恩施、湘西站检查指导工作。杨亚军研究员考察了恩施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宣恩县晓关乡、咸丰县高乐山镇的茶园示范基地后,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工作汇报。在湘西综合试验站,杨亚军研究员听取了关于"十二  相似文献   

4.
梁河县自200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有机茶转换科技项目以来,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按照有机茶园建设标准要求,扎实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有效辐射带动全县有机茶园建设发展,有机茶园认证面积5850亩,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有机茶园建设项目情况调查;制定有机茶园建设方案;茶园病虫草害的有机防治计划和措施;茶园机械修剪和人工修剪;茶园中耕、除草、施肥农事活动记录;茶园补齐缺株断行;种植覆荫树和行道树;试验、示范:肥料对比试验;茶园不同覆盖物对比试验;茶-沼液(肥)试验;建立有机茶资料档案.  相似文献   

5.
一、坡改梯:建设新茶园或改造陡坡茶园时,应结合坡度大小,因地制宜修建土坎或石坎茶园。20°以上的陡坡地,应尽量修建石坎茶园,20°以下的坡地,可建土坎茶园,结合茶园条栽密植,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石坎茶园地表径流泥沙含量为0.6克/公升,坡地茶园为6.5克/公升。土壤自然含水量一般梯式茶园比坡地茶园高3.8—5.0%。  相似文献   

6.
潘铖  韩善捷  韩宝瑜 《茶叶科学》2015,35(4):316-322
选择树龄相同、品种为安吉白茶而栽培管理模式不同的有机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丰产茶园,以及种植安吉白茶和龙井43等40多个品种的茶树品种园,通过在1周年内每2月1次的调查,发现:①从品种园、有机茶园、三行密植茶园至丰产茶园,天敌种数和个体数递减;三行密植茶园总个体数最大。②在垂直分层上:天敌种数和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品种园中皆以中层最多,在有机茶园中则以上层最多;害虫种数在丰产茶园、三行密植茶园和品种园中以中层最多,在有机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和三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在品种园和有机茶园以中层最多;③在水平分布上,除了品种园,其他3类茶园东、西向天敌种数之和、个体数之和分别大于南、北向天敌种数之和、个体数之和;④在茶丛内、外层,4类茶园皆以内层害虫种数和个体数略多;外层天敌种数和个体数略多;⑤12月至翌年2月的越冬期间,物种数相对较少;4月、6月和10月物种数相对较多;⑥从有机茶园、品种园、丰产茶园至三行密植茶园,多样性指数递减。分析认为:尽管树龄、品种等相同,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的不同管理模式可导致4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和多样性的显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对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生态茶园能提高和改善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改善茶园内气候因子 ;提高和改善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增加了茶园内的有益生物的数量 ,促进了茶园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正>茶园养鸡,可以借助鸡在茶园觅食、活动,清除茶园杂草,消灭茶园害虫,疏松茶园土壤,增进茶园肥力,减少茶园施肥,降低喷药次数;同时茶园养鸡还可节省养殖场地与鸡饲料费用,鸡活动量大,肌肉紧致,营养丰富,鲜香味美,价高易销。将种茶与养鸡结合,可谓互惠互利,一举多得。但在山区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茶农在茶园养鸡,不仅没有达到赚钱目的,反而把鸡赔了个精光。其主要原因是对茶园养鸡  相似文献   

9.
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群落。为了了解英德茶区不同生境管理对蜘蛛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选择小乔木生境茶园(Ⅰ)与常规生产茶园(Ⅱ),采用拍打法与陷阱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结果表明:茶园Ⅰ共采集到蜘蛛1 551头,隶属于16科、40种,蜘蛛物种丰富度、多度明显高于茶园Ⅱ;两类茶园蜘蛛优势种以草地鼬蛛的个体数最多(占16.39%),其中茶园Ⅰ优势种的种类和个体数相对较多;此外,多样性指数中,茶园Ⅰ与茶园Ⅱ达到显著差异(P<0.05);优势度指数中,则茶园Ⅱ数值较高。由此可知,茶园生境结构植物丰富,人为干扰少,有利于改善天敌栖息环境,保护蜘蛛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5种不同模式茶园的茶叶产量调查、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了混交模式对茶园鲜叶产量、茶园天敌和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是5种茶园中最重要的天敌与害虫。纯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高于混交茶园;蜘蛛数量在5种茶园中的大小顺序为:龙眼+茶>板栗+茶>糖胶树+茶>杉木+茶>纯茶园;龙眼混交茶园的害虫数量显著小于其他模式茶园,而纯茶园、板栗+茶、糖胶树+茶和杉木+茶等4种类型茶园害虫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龙眼+茶模式因茶园透光适中,产量、天敌数量最高,害虫数量最低,是较好的混交模式。捕食性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以及其他害虫之间不同季节存在显著负相关,并能用Logarithm方程很好表示。  相似文献   

11.
安溪是福建省的重点产茶县,年产茶叶6000多吨。据1983年全县茶园普查,当时茶园面积为103574亩,其中亩产50kg以上的一类茶园有15751亩;亩产250kg以上的高产茶园有3000多亩;而亩产25kg以下的三类茶园有50785亩,占总面积48%,低产茶园面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60份典型茶园表层土壤(0~20 cm),测定了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分析了土壤类型、植茶年限和海拔对土壤硒及有效硒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2~2.20 mg·kg-1,均值为0.73 mg·kg-1,有86.67%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为5.21~448.86 μg·kg-1,均值为62.98 μg·kg-1;土壤硒活化率为1.10%~31.64%,均值为8.76%,硒有效程度较低。砂砾岩和凝灰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紫色砂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山地草甸土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和水稻土硒含量较低;成龄茶园和老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新垦茶园硒含量较低;中高海拔地区茶园土壤全硒及有效硒含量较高,低海拔地区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及有效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pH对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茶园和幼龄茶园有显著影响,有效磷对成龄茶园和中高海拔茶园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有效程度不高,应针对不同类型茶园采取相应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剂和钙镁磷肥)来提高土壤有效硒。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许映莲 《中国茶叶》2008,30(6):38-38
江苏省金坛市通过建立茶业三大体系,全市茶叶亩产值比3年前提高了44%;无性系良种茶园持续发展,连续4年换种茶园比例保持在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全市3.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只茶叶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7400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1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800亩茶园通过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求适合高山茶园的间作模式,探究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川西北茶园主要叶部病害种类;通过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山茶园主要叶部病害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圆赤星病和茶赤叶斑病;4种间作作物中黄豆和玉米是较为理想的间作作物。茶-黄豆间作的茶园茶饼病和茶炭疽病发病率最低,两种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单作茶园降低了85.12%和74.34%;茶-玉米间作茶园炭疽病发病率比单作茶园降低了49.76%。茶-厚朴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7.82%,是单作茶园的11.50倍。同时茶-厚朴间作茶园9月份炭疽病的发病率高达51.67%是单作茶园发病率的2.73倍。因此,黄豆和玉米是替代厚朴等林木类较为理想的高山茶园间作作物,间作黄豆可显著降低茶园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三类典型茶园昆虫和螨类群落组成和动态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宝瑜 《茶叶科学》2005,25(4):249-254
2002年7月~2003年7月,每1~2星期1次,对皖南麻姑山区25年生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茶丛、茶丛上空及地表的昆虫和螨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得普通茶园29018个体,分属于79种41科;无公害茶园35117个体,分属于81种41科;有机茶园12727个体,分属于102种57科。查得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个体数及其占总个体数百分率分别为5176个和40%、14049和40%、17590和60%。蜂类、步甲类、虎甲类、瓢虫类和隐翅甲类是茶园主要天敌昆虫,这几类天敌的种数和个体数在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中分别是40种和2620个、33种和1898个、29种和1610个。三类茶园中,3~4月、9~10月物种数较多,11月下旬~1月上中旬种数较少;4~6月个体数较大,7~8月天气炎热、个体数减少,9~10月个体数又增多较大,12月~次年1月个体数较少。普通茶园个体数波动大;无公害茶园个体数最多,由于及时监测和防治,可控制虫害大发生。有机茶园个体数最少而物种数最多。研究认为有机茶园建在山林间,植物相繁盛,生物多样性大,群落的能流路径复杂,稳定性强,涵养了自然控制潜能。  相似文献   

17.
浅析贵州茶园水土流失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技术和资金的制约,贵州茶园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近年来,茶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分析茶园水土流失危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整修梯田与排蓄水系统;合理耕作等茶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吉白茶茶园风扇防霜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陆文渊  钱文春  顾泽  程玉龙  楼黎静 《茶叶》2009,35(4):215-218
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茶园昼夜温差大,逆温天气频繁出现,凌晨5:00左右逆温最强,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4℃;霜冻天气来临时,防霜风扇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茶园冠层平均最大增温2.8℃,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每台茶园防霜风扇系统平均每年可减灾增收1922元/亩。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茶园转化期间施肥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笔者在闽南、闽西等地区的走访调查,约80%的茶农将茶园正在或已转化成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处在转型或转化期的茶园的境况较差,许多茶树一年仅出现1—2轮新梢,茶园产量和茶叶品质大大降低。主要原因是茶园短期内只施有机肥,完全不施无机肥,导致土壤肥力较差。土壤肥沃是实现茶园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如何提高土壤肥力状况,在茶园转化期内正确进行田间施肥管理是茶农急需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影响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间作经济作物对茶蚜种群数量和空间特征的影响,选择乌牛早品种的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杨梅、柑桔和吊瓜间作的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的茶园,进行茶丛上、中、下层各虫态的茶蚜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表明:纯茶园茶蚜总个体数显著高于间作茶园,4种间作茶园茶蚜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乌牛早-柑桔间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乌牛早-杨梅间作、乌牛早-吊瓜间作茶园;纯茶园茶丛上层茶蚜个体数最多;纯茶园茶丛上、中、下层茶蚜百分比依次为49%、29%和22%,间作茶园上层蚜数百分比显著增大;聚类分析表明,乌牛早-杨梅、乌牛早-吊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聚为一类,乌牛早-柑桔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茶园各自成为一类。分析认为:间作明显地改变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对蚜群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