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天福老人家生前曾多次告诉我:当年民国政府根据"建教合一"(现"科教合一")理念,决定在福安城关和社口镇建立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业改良场,与坦洋工夫有着直接的关系。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有感于福建茶业的落后和台湾茶业的先进,1934年11月福建省政府组织考察台湾实业团赴台考察,张天福为其中一员。考察回来后他提出"欲振兴茶业,则培养专才,设立茶业研究机关,谋栽培与制造上之改良。"这一茶业发展的"建教合一"思想催生省政府  相似文献   

2.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斯文一脉,在福建,始终不断。其杰出者,必掷地有声,影响深远。默默耕耘于茶学天地的茶界泰斗张天福,其茶学精神如醇酒经年,甚值品味。中国是茶的故乡,福建是中国著名的茶叶大省,目前全省有300万人从事茶业和相关行业,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在这蔚为壮观的茶人大军中,张天福的名字何等响亮,数华夏茶人,象张天福先生这样事茶时间之长、涉猎的领域之广、培养的人才之多、茶学思想体系之深厚,无  相似文献   

3.
<正>6月4日上午9时22分,中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福州仙逝,享年108岁,也正好是张老乐享茶寿之年,安祥地走完了传奇人生。1943年,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不远万里到访战争中的中国,特别表达了对一位中国茶业专家的钦佩。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这样说道:"张(天福)先生,你名气不小,令人钦佩。许多人想拜访你,没有机会。我到了贵校,不见你真容,不知你年寿几何、高矮胖瘦,回去后,我怎么向英国的嗜茶人交代呢?"的确,李约瑟口中的张天福名气可不小,被中国茶叶界  相似文献   

4.
刘启贵 《茶报》2004,(1):45-46
茶人楷模、茶界泰斗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在漳州隆重举行,这是中国茶界一件大事、喜事。我谨代表上海茶人、上海市茶叶学会表示最最热烈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日前,民间自发建设的张天福纪念馆启动仪式在福州闽茶文化馆举行,福建省科协、省茶叶学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张天福亲属以及来自省内外茶界和媒体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今年6月初,享年108岁的世纪老人、福建省农业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福建省茶叶学会创会会长、被《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列为当代十大茶业专家之一的茶学界泰斗张天  相似文献   

6.
1999年元旦,富黎华妙语茶艺轩"茶人之家"在妙语茶艺轩举行成立庆典。参加庆典的有省科协、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州市茶叶协会、福建农业大学、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公司、省商检局和福州各茶艺馆的茶业界人士一百多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思翔到会并讲话,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致词,庆典会上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张天福老先生被公推为会长。"茶人之家"是富黎华大酒店妙语茶艺轩主办,以省茶叶学会为业务指导的一个茶人聚会、论艺、品茗、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的场所。旨在团结联系茶人,弘扬中华茶文化,提倡茶人精神,提倡茶礼,…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2012,(3):56-56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9月,发起人是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先生和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本基金会的宗旨:弘扬张天福茶学创新精神,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促进茶叶生产、科研、教育和茶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纪初,张天福三度到福建寿宁县扶持茶叶发展,为闽东茶事作出重大贡献。——题引张天福(1910—2017),1910年8月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祖籍福州。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国茶业界最著名的茶学、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业界公认的"茶学界泰斗"。张天福下放寿宁时近10年,返回福州恢复工作之后,只要寿宁这边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尽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12,(6)
正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落下了帷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首次尝试开展的"万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活动"非常成功。走进茶展的小茶人近3000人,他们手持"小茶人护照"在茶展中看茶、学茶、品茶。本次活动得到了众多茶叶企业的大力支持,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小茶人走进茶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支持中国茶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9月 15日下午 ,在福州华侨大厦会议厅 ,福建省茶叶学会主持召开了祝贺张天福先生九十寿辰茶话会。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中 ,林心炯同志代表学会向张老致以亲切的祝贺 ,并介绍张天福选集主要内容。张天福 ,我国著名的茶学家 ,制茶和审评专家。六十五年来 ,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有很大成绩 ,对福建省茶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 ,取得显著成果。著有“台湾之茶业”和“福建乌龙茶”等。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付主席林思翔 ,福建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07,29(5):4-6
张天福,福建福州人,1910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出生于上海,现代茶学家、教育家。70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教育、生产、科研和茶文化传播工作,成果丰硕,业绩卓著,被尊为我国"茶学界泰斗"。考察日本和中国台湾茶业1932年7月,张天福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他回到福建,应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之聘,任协大生物系助教。当时他对林校长表示要专攻本省最大特产茶叶,得到林校长默许。1933年,张天福给自已立了座右铭:实事求是,身体力行。这是他的第二个座右铭。  相似文献   

12.
林治 《福建茶叶》2003,(4):42-42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于是茶与中国传统文化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茶文化内涵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经历代茶人孜孜以求,至今却仍无答案。日本茶人推崇“和敬清寂”为茶道四谛;台湾茶人认为“清敬怡真”是茶艺的基本精神;韩国茶人奉行“和敬俭真”的茶礼;我国已故的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倡导“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而当代94岁的茶学泰斗张天福先生总结了他毕生对茶的研究,提出了“俭清和静”四字真言,他认为倡导这样的茶礼“可培养高雅的生活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使社会更加优雅、祥和…  相似文献   

13.
叶国盛 《福建茶叶》2015,37(2):54-55
赤石作为盛极一时的茶市,是武夷茶输出的交通要地,记录了武夷茶的贸易史。它又是民国时期茶叶研究与教育的基地,承载了一段振兴中国茶业的历史。本文通过挖掘文献,论述赤石在武夷茶史中的角色。通过调查、走访赤石,调研遗存现状,在"一带一路"、"万里茶路"之大背景下,提出相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中华茶人联谊会”正式批准,“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于2006年8月1日在福州成立,张天福任会长,其前身“茶人之家”自1999年以来,曾多次举办“闽茶杯”名优茶鉴评活动,为名茶的推广、茶文化传播构架起一座桥梁。2006年10月3日再次举办了第四届“闽茶杯”名优茶鉴评活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0日中午,福建茶人之家、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福建省茶叶学会联合在福州白龙宾馆举办庆祝茶叶专家李冬水90寿辰座谈会。茶界泰斗张天福及夫人张晓红、李冬水先生的老同事、好友以及三会的领导、工作人员共计30多参加。李冬水1925年生于安溪。早期在安溪县西坪区任区长等领导职务,1952年调至省农业厅后一直从事茶叶战线的领导工作,在茶树育苗、栽培、加工、茶机推广与茶场建设等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特别是推广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成为新中国首项茶叶科  相似文献   

16.
9月17日上午,由福建省农业厅和福建省茶人之家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五家单位协办的“张天福先生百岁华诞庆典”在福州西湖宾馆隆重举行。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杨亚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领导与企业代表,以及茶业界专家学者、张老亲朋好友等300余人出席了庆典。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1,(5):36-36
4月15日,张天福有机茶园建设技术推广现场会在福建泉州安溪举行,研究茶叶70多年的百岁茶人张天福在会上呼吁:必须从源头高标准地做好茶产业,让百姓喝上放心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业界现代著名的茶学家、高级农艺师、教授、福建省茶叶学会创始人和名誉会长、福建省茶科所技术顾问、原福建省政协一、四届委员、五届常委张天福老先生,虽进入九十四岁高龄。但他体魄康健,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路敏捷,他以耄耋之年关心和支持茶业建设事业和各项茶事活动,仍为中国和福建茶叶的发展默默奉献!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身许茶,以茶交谊、不求奢华,不图安逸,善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乃茶界的楷模;他的茶学成果和献身精神,赢得广泛赞誉,成为茶人追寻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9.
简讯     
由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州市茶叶协会联合举办的2000年名优绿茶鉴评会于2000年4月22日在茶人之家召开。本次活动旨在交流制茶经验,推广绿茶鉴评知识,增进茶人之间的友谊,互通信息。本次活动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以茶为缘,聚集从事茶叶科技工作人员、制茶人、茶商、品茶人为一堂,共品新世纪的春绿。送样单位有福州绿茶生产厂家、省茶科所及农大教学茶厂,共计30个茶样,经过张天福教授、李一金高级农艺师、张方舟副所长、郭雅玲副教授等几位审评专家的认真评定,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优质奖14名,结果公布如下:获奖项品名送样…  相似文献   

20.
孙松祥 《茶叶》2007,33(1):56-57
近读"茶叶"2006年一期凯亚先生题为关于"茶之为用……为饮……"的种种误解"写在拜读张天福教授函示之后"一文,思绪万千.凯亚先生写道:"上述函示拜读后,不由我思虑良久,心情怪不平静的.试想,虽然九十六岁高龄的张天福教授,迄今依然心系我国茶坛.既如陆羽茶经中某个段落的注释之事,何须他老人家那般烦心费神呢?然后他却又是电话,又是写信.其言传身教之风范,确乎不能不叫我感动无已唉……"[1].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凯亚先生发自内心深处对张天福茶界前辈的尊崇.同样也触动我心灵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