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内湿度环境的调控是农业保护地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况、灌溉措施的调节以及多种病害的生态防治.现以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砖砌空心墙钢拱架结构温室为例,以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间的日湿度值为分析数据,运用季节性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当地温室内月平均的日湿度AR(p)模型,经过与实测值对比,预报效果较好,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的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环境调控技术,是以温度、光照、湿度等为主要调控指标,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下,通过采取暖气管道加温、高压喷雾降温增湿、幕布保温、环流风机循环、遮阳降温、风口开闭等措施,将温室内环境调节至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佳状态。在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中,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是获得成功和高产的必备条件。本文以2017~2018年北京市小汤山特菜基地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为例,详细介绍番茄工  相似文献   

3.
何德良 《蔬菜》2007,(1):24-26
温室或大棚作为调节植物生长、控制局部气候的特殊建筑,近年来在秋冬季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营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与露地不同的小气候,人为的因素占了主导作用,一旦调控不好,就会使温室成为病虫害滋养的温床。温室内影响作物生长、可以进行调控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其中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是温室栽培中的难点。因此,了解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合理地进行温湿度的科学调控,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梁平  林君  赵金盘  朱园园  尹红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20-120,135
温室花卉所需要的各种条件,都是人为控制的。种植管理者可根据花卉各个生长期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求,通过人工或相关环境控制设备对温室内的微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控,以此来达到最佳环境条件。在诸多环境因子中,主要靠调节温度、光照、湿度及空气(通风)等。文章主要介绍在调控这些关系着花卉能否正常、健壮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出菇期的管理,就是调节好温度、湿度、通气和水分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适宜蘑菇菌丝生长和出菇的最佳条件,以获得质优量多的产品。在控制温度基础上,如何调节好空气相对湿度、通气和水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栽培者必须掌握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1)控温。大棚种植番茄、黄瓜,应把室温控制在适宜温度内,番茄最适温度为20~25℃,夜间温度以控制在15℃左右为宜;黄瓜生长适温为25~30℃,夜间温度以控制在18℃左右为好。若低于适温则生长缓慢,高于适温易造成疯长。因此,必须严格把住温度关。 (2)调湿。如果番茄、黄瓜生长环境和湿度不适宜,各种病菌容易感染,也易产生疯长。番茄生长适宜湿度为60%~70%,黄瓜生长适宜湿度为85%左右。当空气相对  相似文献   

7.
于2009年5~9月采用人工自然光照生长箱(长、宽、高分别为150 cm、120 cm、200 cm)种植番茄,在每天的高温时段(10:00~16:00)进行加湿试验,设置了3个湿度处理,RH分别为:85%~90%(H处理)、65%~70%(M处理),以不加湿RH 35%~40%(L处理)为对照,利用2个番茄品种,研究了在高温(32~35℃)条件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株高、叶片数、茎粗、叶面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湿度处理没有影响番茄叶片数的发育,但是与对照L处理相比,高湿H(85%~90%)处理使番茄株高增加了12%~14%,茎粗增加了7%~15%,叶面积增加了25%~42%,且品种间表现一致。其中,叶面积的提高幅度最大,可达42%。加湿M(65%~70%)处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效果。说明高温下通过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的增加番茄的叶面积,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缓解高温对番茄叶片的灼伤。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9.
樊素 《河北果树》2011,(5):56-56
1空气湿度 1.1调节目的空气湿度的调控,主要是防止果树沾湿和降低空气湿度两个直接目的。防止果树沾湿是为了抑制病害,降低空气湿度目的是促进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前春季温室番茄已经进入管理关键阶段,塑料大棚正值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阶段,笔者就番茄生产中后期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1 春保护地番茄中后期生产管理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答:春保护地番茄中后期生产中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温室内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环境条件调节不当,形成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的生长环境,致使植株生长不健壮,坐果率低,果实大小不整齐,单株结果数少;其次是由于浇水不当致使植株生长过旺或过弱,植株生长和果实生长比例不协调.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空气湿度过大,可以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因此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番茄初冬育苗除可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来培育壮苗外,还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利用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1 000 mg·L-1、多效唑1 000 mg·L-1在番茄初冬育苗的2叶1心和3叶1心期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2叶1心时喷施1 000 mg·L-1多效唑能有效减弱番茄苗顶端生长,抑制番茄苗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使叶色浓绿,可以起到健苗壮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温室能量和质量的物理学平衡原理,基于作物生长与温室环境的相互影响,建立了Venlo型连栋玻璃温室内的温度、湿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温度、湿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861、0.803和0.8、3.727,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吻合度较好。因此,研究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温室内的温、湿度,可以为温室环境调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低压微润灌溉对日光温室小气候及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明确低压微润灌溉在南疆地区设施大棚内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微润灌溉条件下的地温变化较滴灌稳定,变幅较小。番茄苗期至坐果期微润灌溉的地温普遍较滴灌高2.98℃,而在坐果期至成熟期则较滴灌低2.03℃。微润灌溉分别较滴灌的室内温度增加2.63℃,湿度降低11.2个百分点。微润灌溉的番茄根系直径、茎粗分别较滴灌增加19.30%和14.50%,而滴灌主根长及主根系数量分别较微润灌提高13.80%和11.29%。微润灌溉的番茄长势要好于滴灌,尤其是在苗期至坐果期可加快番茄株高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番茄须根数量及茎粗,但对主根长和主根系数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为试材,在生长季连续观测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SW1)、75%~90%(SW2)处理下日光温室黄瓜植株叶片湿度及环境因子,以揭示日光温室作物叶片湿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黄瓜叶片湿度差异显著,表现为生长中期生长初期生长末期,SW2SW1;不同生育期SW1和SW2处理下的黄瓜叶片湿度变化趋势一致,在生长初中期叶片湿度为夜间(00:00—08:00)增加,白天(08:00—20:00)骤降,傍晚(20:00—00:00)回升的趋势,在生长末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状态。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第1主成分F1光照、温度、饱和水汽压和第2主成分F2土壤水热条件的累计贡献率大于65%,综合F1和F2得出不同生育期黄瓜植株叶片湿度主要受温室内光照、温度、湿度及土壤水热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果树大棚内是一个高湿环境,在不通风或基本不通风的条件下,白天相对湿度在80%~85%,夜间在90%以上甚至达到饱和。而合理的控制果树大棚内的湿度,对促进果树正常生长,特别是开花坐果至为重要。果树花期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在50%~60%左右,湿度过高果树花期不能进行正常的授粉受精,直接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控制湿度的措施有:1选用无滴膜无滴长寿膜具有无滴、保温、透光、耐老化的优点。使用无滴膜不仅能减少水的雾化,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还能改善光照条件,满足果树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条件。2高垄覆膜大棚内…  相似文献   

17.
园艺设施内的水分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农业设施内的水分调控包括对设施内的环境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它们的表征指标分别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因此,调控设施内的水分状况就是调控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这是保证农业设施高产高效优质的重要基础。 1 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园艺设施内湿度环境的形成及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调控设施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探讨外源褪黑素调控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抵御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选用主栽番茄品种‘红粉冠军’为试验材料,采用灌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叶片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 mmol·L~(-1)硝酸盐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及幼苗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低于对照,胁迫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一直比对照高,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降低了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显著缓解番茄幼苗膜脂过氧化,加速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外源褪黑素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提升。综合分析表明,外源褪黑素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效缓解了硝酸盐对番茄幼苗细胞质膜的伤害,提升了番茄幼苗对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别之龙 《长江蔬菜》2005,(10):52-53
冬春季节由于外界气温低,露地条件不适合许多蔬菜的生长,而园艺设施则为蔬菜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冬春季正是设施发挥效益的季节.如何更好地调控设施内的温度、光照、湿度、气体和土壤环境,创造出最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是冬春季设施蔬菜栽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南方地区的主流设施类型--塑料大棚为例,介绍冬春季设施内环境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