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空破坏阀是虹吸出水流道主要的辅助设备。正确地选择与使用真空破坏阀对泵站的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真空破坏阀的种类较多,就目前全国各地使用情况来看,大都是气动或电动的真空破坏阀,其工作原理是:当水泵启动后,真空破坏阀阀盖在外力作用下关闭以加快虹吸形成;水泵停机后,外力克服阀盖上的压差力,打开阀盖放进空气,破坏虹吸作用,截断管中的水流。采用电动或气动真空破坏阀,有两点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河南省嵩县铺沟水电站采用了虹吸式进水口。该电站自八三年七月建成发电以来,运用良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铺沟水电站为无压引水式,引用流量为12.0米~3/秒,发电水头为16米,装机容量为2×800千瓦。该虹吸式进水口,是由虹吸式进水管、真空破坏阀和抽气射流泵三大部件组成。抽气射流泵是把虹吸管驼峰空气抽出,使虹吸管把水流从压力前池引到压力管。真空破坏阀是在停机时把虹吸管的水流断开。具体步骤是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江都站对真空破坏阀结构与装置位置等不断改进的过程,认为:完善的真空破坏阀断流设计,不仅可以消除启动振动,而且真空破坏阀通风面积可以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4.
虹吸式出水流道虹吸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NG k-ε湍流模型及SIMPLEC算法,对虹吸式出水流道内的充水过程进行数值计算.采用VOF方法追踪自由表面,模拟流道内水气交界面的演化发展过程,再现了虹吸形成过程,分析了真空破坏阀处的流量变化情况,确定了关阀时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虹吸式出水流道在充水过程中,流道内空气从驼峰处的真空破坏阀中排出,水流逐渐充满流道上升段并到达驼峰处,在驼峰处分为两部分,小部分会从真空破坏阀流出,其余大部分沿着流道下降段下壁面流向出水口;在此过程中,真空破坏阀经历了排气-吸气-排气-吸气-排气-吸气的反复转换过程;当充水到一定时间后,真空破坏阀不再排出空气而是变为吸入空气;根据真空破坏阀的排气吸气过程可以确定关闭真空破坏阀的合适时间;阀门关闭后,驼峰处可以很快形成负压,产生虹吸现象,但是流道内残存的空气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排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泗阳第二抽水站真空破坏阀装置改造的缘由。采用新型的电动式真空破坏阀对原有气动式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泵站技术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笔者读了《排灌机械》1984年第一期,程恩林同志写“引滦入津工程的泵站与泵机组”一文,其中提到潮白新和大张庄两泵站的机组运行中尚存在“控制真空破坏阀的电磁配压阀动作不可靠”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对于该泵站的运用管理人员来说,不算是  相似文献   

7.
1 概述真空破坏阀实现自动控制的方法,一般有电气自动控制及压缩空气自动控制两大类。前者需要电源,后者需要气源,且设备都较复杂。受浮体闸设计的启发,我们试制了一种利用水力的浮体真空破坏阀。  相似文献   

8.
基于VOF模型的轴流泵机组起动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轴流泵机组起动过程中外特性参数和机组流道内流态的瞬变特性,建立了包括肘型进水流道、转轮、导叶、虹吸式出水流道与出水池等部件的轴流泵机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VOF气液两相流模型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开启真空破坏阀及真空破坏阀保持关闭这2种起动方式下的轴流泵机组起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流翻越驼峰之后,出水流道内的空气不断被卷入水中并由下降段流道内的水流旋涡携带排出,出水流道内空气囊体积逐渐减小,从而最终形成虹吸;初始空气囊大小是影响起动过程中排气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初始空气囊体积越大,排出气囊所需时间越长,而采用真空破坏阀保持关闭的起动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初始空气囊,因而起动时间较长;与真空破坏阀保持关闭的起动方法相比,采用预开启真空破坏阀的方法使最大起动扬程下降了30%,起动时间缩短了64%.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圆形压电振子式主动阀压电泵.通过推导主动阀理论流量公式,分析了影响主动阀流量的主要因素,即阀口内半径和阀座宽度.通过对圆形压电振子式主动阀压电泵性能的实验得出了工作频率、泵腔压电振子驱动电压、输出端背压、主动阀驱动信号与泵腔压电振子驱动信号的相位差是主动阀压电泵的性能影响因素.设计的主动阀压电泵同时具备双向泵送流体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泵在30 Hz、120 V的正弦信号驱动下,流量达到了123 mL/min.  相似文献   

10.
主动阀压电泵阀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建明  程光明  阚君武  曾平  程明辉 《排灌机械》2010,28(3):224-227,237
针对无阀压电泵的截止性能和工作输出压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矩形压电双晶片式主动阀压电泵.分析了主动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设计、制作了两端夹持式矩形压电双晶片主动阀,建立了阀体的有限元模型,对阀体进行了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分析了阀体的静态、动态特性,得到了主动阀阀体位移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时分析了主动阀阀体前四阶模态及对应的固有频率.搭建了试验测试系统并对主动阀阀体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将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影响压电泵流量的几个因素,对两端夹持式主动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该仿真分析及试验结果为主动阀压电泵阀体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阀压电泵的截止性能和工作输出压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矩形压电双晶片式主动阀压电泵.分析了主动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设计、制作了两端夹持式矩形压电双晶片主动阀,建立了阀体的有限元模型,对阀体进行了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分析了阀体的静态、动态特性,得到了主动阀阀体位移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时分析了主动阀阀体前四阶模态及对应的固有频率.搭建了试验测试系统并对主动阀阀体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将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影响压电泵流量的几个因素,对两端夹持式主动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该仿真分析及试验结果为主动阀压电泵阀体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为了确保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免遭由于突然断电停机或操作不当(如未开给水栓先开机泵、快速关闭闸阀等)所造成的水锤破坏或过压破坏,在往需要在管网的首端设置一个保护装置。近两年来,我们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安装使用方便的球式多用保护阀。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渠道衬砌多为素混凝土、薄板结构,极易产生裂缝破坏。总结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和其他供水工程经验,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削减或抵抗扬压冻胀等外部荷载、采用机械化浇筑混凝土施工等措施,能有效的预防混凝土衬砌板破坏。济平干渠工程经验表明,膨胀式聚苯乙烯泡沫板(EPS)保温抗冻胀设计不适宜机械化施工,反滤集(排)水垫层既能防扬压、削减冻胀,还能满足机械化衬砌摊铺与振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压电泵的研究与进展,通过比较被动阀压电泵与主动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主动阀压电泵潜在的应用价值。依据工作原理,设计、制作了由压电振子分别作为泵驱动源和进、出口阀的主动阀压电泵,并对泵的驱动信号进行了研究。性能测试结果:在140 Hz下,主动阀压电泵的最大输出流量为40 ml/min,最大输出压力为12.25 kPa。结果表明:主动阀压电泵的性能、单向截止性及执行效率明显优于被动阀压电泵。  相似文献   

15.
由于柴油机进气管负压极小,故在农用运输车液压系统中增加了由增压缸、控制阀、加力气室、真空筒、真空单向阀组成的增压装置。增压缸、控制阀、加力气室组合件称为真空增压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柴油机进气管负压极小,故在农用运输车液压系统中增加了由增压缸、控制阀、加力气室、真空筒、真空单向阀组成的增压装置.增压缸、控制阀、加力气室组合件称为真空增压器.  相似文献   

17.
SAPS泵站的设计进水流道采用喇叭口,其底板设导流墩,出水流道为虹吸式,并配真空破坏阀断流,还采用了技术行进可靠的水位,流量监测计量装置,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及设计模式,可供大型泵站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 一台74式挖掘机在作业中出现大臂提升特别缓慢的故障,影响了作业效率。操作者采取换泵、调压、排气等方法进行检查和调整,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当修理人员把液压系统的阀组分解检查时,发现控制阀(6号阀)阀杆的球面触头严重松旷。球面触头的松旷,破坏了控制阀阀杆的正确工位,导致控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被动阀压电泵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模型和对解的讨论,证明了被动阀压电泵频率递增、流量骤减这一现象的存在性,提出了影响这一现象的泵的特征频率。指出当等效刚度k3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大型泵站的发展,安全、可靠、经济的断流方式愈显重要.在虹吸管道真空破坏阀、快速闸门、拍门三种断流方式中,拍门断流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全国近200余座大型泵站中,采用拍门断流的泵站占62%以上.七十年代初期,为了减小拍门的面积和重量,在安徽驷马山泵站中首先采用了由八块小拍门组成的多瓣式组合拍门,每块尺寸仅1.335×1.325m~2.化大为小,相对地减小了关闭时的撞击力.这种型式的拍门由于分块较多,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