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原理概述 小球藻是水产育苗与养殖的初级生产力,是“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盐水丰年虫”等浮游动物的优质饵料,小球藻适宜在有机质含量丰富且氮含量相对高的水域中生长。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0~36‰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在10℃~36℃温度范围内都能迅速繁殖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适宜的酸碱度是7.5~8.5,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最适光照强度在l0000m烛光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虾育苗一般采用培养硅藻、小球藻和盐水丰年虫无节幼体等来培养对虾幼体。1962年Hudinage和Miyammr指出硅藻是对虾幼体的最好饵料。但是由于硅藻培养受光照孕水湿等自然条件的支配,所以,长期稳定地进行生产是有困难的:为了防止硅藻培养过程中不利条件发生,有的单位采用冷藏硅藻、  相似文献   

3.
刘敏 《福建水产》1992,(2):89-89
微型藻类培养的成败,在许多水产育苗领域中起着决定作用.海产小球藻因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成为海产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育苗的实用饵料之一.但在室外扩大培养中,常被其它更适应于室外环境条件的种类占据优势,导致小球藻培养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大白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凯湖大白鱼是青梢红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独立天然种群,它和黄河鲤鱼、松江鲈鱼、松花江鲑鱼,合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该鱼体长,侧扁而薄,头后背部稍隆起,口裂倾斜,下颌突出,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鳍灰色或黑色,自然条件下生活于江河流水及大型静水体中,喜集群于水的中上层,起捕率高,最适生长温度在22~30℃,溶氧要求达5mg/L以上,pH值在5.5~8.5之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以25℃为对照,研究不同温度(15、20、30和35℃)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agris)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的影响,以期找到小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小球藻的集约化培养提供参考资料。试验结果:不同温度对小球藻叶绿素荧光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有显著影响;15℃时最大光能转化速率(F_v/F_m)、潜在活力(F_v/F_0)、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_(PSⅡ))和量子效率(F_v'/F_m')、相对电子转化速率(ETR)、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小球藻细胞密度的上升趋势最小,其值为4.82×10~6个/mL,仅比初始量增加了0.8×10~6个/mL;30℃时叶绿素各荧光指标和细胞密度均高于其它试验组,其细胞密度值为9.96×10~6个/mL;25℃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其值为2 890.27μg/L。结果表明,小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15℃时其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或椭圆形单细胞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基因始终没有变化,其光合作用能力非常强,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有底沙与无底沙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稚螺生长与存活影响的实验结果。以牡蛎为饵料,实验设计3×1042、5×104和7×104 ind/m2三个密度梯度,采用有底沙与无底沙两种方法培育刚变态的泥东风螺稚螺。经35 d培育,有底沙组稚螺壳高、体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都高于无底沙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 P <0.05)。而两种培育方法不同的密度培育结果,密度7×104 ind/m2与3×104 ind/m2和5×104 ind/m2实验组稚螺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而3×104 ind/m2与5×104 ind/m2实验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 P>0.05)。随着稚螺的生长其潜沙行为越明显,说明有沙培育更符合其具有的潜埋栖息习性,有利其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养殖(盐碱水)中白斑狗鱼的生长及耗氧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肉食性凶猛的白斑狗鱼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盐碱水域设施集约化养殖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平均体长12·3±1·36cm、平均体重22±1·85g的白斑狗鱼经362d养殖后,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4·2±0·5cm和1776±6·5g;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为1·183mm/d和4·89g/d;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平均为0·41%和1·186%。水温在15·4~26·3℃时,特定增长率保持在0·5%/d以上,水温21·1℃时,特定增长率为最高0·728%/d;在水温13·8~26·3℃时,特定增重率保持在1·0%/d以上,水温23·7℃时,特定增重率达到最高(2·286%/d)。在一定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之增大,呈正相关性。33±2·54g和81±5·34g体重白斑狗鱼水温与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0·416x-0·2833,(R2=0·988);y=0·6963x-2·902,(R2=0·8871)。在水温20℃时,白斑狗鱼耗氧量随其体重增加而升高,但耗氧率和窒息点却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拟合白斑狗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98L3·0299(R2=0·9989),其中b接近于3,表明白斑狗鱼的体长和体重处于等速生长。  相似文献   

9.
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shen))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鳃足类小型甲壳动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且鱼虾类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必需脂肪酸亚麻酸的含量均较高[1].其休眠卵孵出的无节幼体个体小,皮薄,而且能在水中自由游动,无污染,是名贵水生动物的优良活饵料.南京丰年虫卵是一种无活性物质,适宜贮藏和运输,一旦需要,只要对卵进行处理,放入淡水中即可孵出无节幼体供水产育苗等使用.2003年我们开展了南京丰年虫的应用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水科院淡水中心大水面增养殖研究室施炜纲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810020091.X。此项发明利用天然饵料培养并结合人工饲料的投喂,诱导大银鱼仔鱼开口摄食,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实验室条件下赤潮微藻培养的一般方法,以期能对赤潮微藻培养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2.
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长亦能使水环境pH的上升,并随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在温度30℃、光照强度6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8.1×10~6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7.73。通过ANCOVA分析,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呈正相线性相关,铜绿微囊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4,小球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3。与小球藻相比,同等藻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更易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P0.01),是池塘养殖水体pH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控制藻相方式进行水环境调控,从而防止池塘pH偏高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鉴于水资源日益紧缺且水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的现状,藻菌共生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通过人工模拟城市污水,选取3种污水处理中常用细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与小球藻构建藻菌共生系统,探究了不同细菌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FACHB-5)生长以及污水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藻菌共生系统中,地衣芽孢杆菌为小球藻促生长菌,而枯草芽孢杆菌对小球藻生长有抑制作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小球藻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且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受到小球藻的显著抑制(P<0.05)。在3个共生系统中,地衣芽孢杆菌-小球藻共生系统中小球藻生物量最高,第2天水体的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79.84%和83.48%,显著高于小球藻单独培养试验组(P<0.05)。研究表明,3种藻菌共生系统中,细菌与微藻间的关系具有特异性,应选择适宜的促生菌与微藻共培养,合适的藻菌共生系统可提高水体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两株蛋白核小球藻 rbcS cDNA 全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株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F-9和820为实验材料,根据已知绿藻rbcS基因设计简并引物,分别克隆到2条245bp的cDNA片段,以此片段为基础使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2条长度分别为861bp和907bp的rbc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蛋白核小球藻F-9和820的rbcS分别编码181和184个氨基酸,编码区具有与高等植物rbcS保守序列YYDGRYWTMWKLPMFG相类似的结构,起始密码子附近有Kozak保守序列(A/GXXATGG),3′非翻译区有加尾信号TGTAA。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F-9与蛋白核小球藻(GenBank登录号BAE48226)的相似性最高(91%),而F-9与820、F-9和普通小球藻(C.vulgaris)的相似性分别为64%和50%。这2条rbcS基因与其他绿藻和高等植物也表现了广泛的同源性,但相似性不高。该研究旨在为rbcS基因的功能和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球藻与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质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添加小球藻和芽孢杆菌,研究其对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小球藻和芽孢杆菌联合处理组对水质的调控效果优于只添加芽孢杆菌组或小球藻组。菌-藻联合处理组能很好地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对氨氮的作用尤为明显;实验进行的第5天内,NH4 -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率为32·94%,NO2--N降低率为10·29%,PO34--P降低率为36·02%。小球藻 芽孢杆菌组NH4 -N含量平均为0·277mg/L,日均积累速率0·0135mg/L·d,而对照组为0·0472mg/L·d;NO2--N平均含量为0·334mg/L,日均积累速率为0·0617mg/L·d。小球藻在调控水质的同时也向水体释放有机物,从而引起水体COD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室内静水法,测定了低温条件下(5~10℃)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软体部分平均干重为0.91±0.06 g)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摄食率(IR)和同化率(AE),其中蛋白核小球藻的浓度为(5.7±0.3)×104cells/mL。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对小球藻的摄食率和同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组之间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化率为42.95%~51.10%,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在低温下仍能生存。  相似文献   

17.
在大菱鲆苗种培育池中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通过测定开口后0~16d以及第8天全天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证明小球藻和光合细菌能显著吸收和抑制这两种营养盐,净化苗池水质;而小球藻对这两种营养盐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同时,在苗池中添加小球藻和光合细菌也能满足仔鱼及其活饵料的营养需求,促进仔鱼生长发育,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孙雪  吴晓微  徐年军  杨锐 《水产学报》2011,35(10):1469-1474
psbA基因是高等植物和藻类中介导光合电子传递D1蛋白的编码基因,该基因受光照等因素的调控。以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材料,克隆了psbA全编码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自养和异养藻psbA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揭示不同培养方式下psbA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克隆到2 595 bp psbA序列,包括676 bp的 5′-非翻译区和857 bp的3′非翻译区。该psbA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353个氨基酸,A+T百分含量为58.0%,其成熟的D1蛋白加工方式与高等植物高粱相似。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自养藻在光周期内psbA基因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而异养藻psbA表达变化不明显。从自养转为异养2 h 时psbA表达量略有升高,4 h后下降至转化前的0.41倍并缓慢下降,而从异养转为自养psbA表达量增加,4 h时增加至1.69倍,4 h后趋于稳定。不同浓度光合抑制剂DCMU降低自养小球藻psbA转录活性至未添加组的40%~59%,而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异养藻psbA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低温烘干、真空冻干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蛋白核小球藻粗脂肪、脂肪酸含量和种类组成的影响及不同保存条件下脂肪酸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烘干藻粉的粗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真空冻干藻粉和微波干燥藻粉。3种干燥方式对小球藻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藻粉颜色明显不同。藻粉脂肪酸含量与鲜藻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小球藻粉保存过程中,脂肪酸种类组成保持不变。藻粉在常温(14.5~18.5℃)下保存半年、4℃下保存1年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在-24℃下保存1年时,各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