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 1992年我们在吴江市屯村乡原蚕区根据蚕农蚕具不足的情况,设计制作了担架式的活络蚕台,首先在三友村推广应用。受到了蚕农普遍欢迎,1993年春在全乡推广。这种蚕台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减轻养蚕操作的劳动强度,能提高蚕室空间的利用率。这种活络蚕台分蚕架与蚕台两个部分,蚕架由两根长2.65m 的木柱或竹柱,上下各由长65cm 的横梁相连,下端装有脚座,以便竖放。在木柱或竹柱上钉有15cm  相似文献   

2.
<正>采用叠式蚕台进行小蚕共育,蚕具专用,能提高共育室的有效容量和共育质量。从1991年春季起,几年来相继在许河、许乐、丁河、高中等10个村推广,效果良好。现把我镇推广使用的情况介绍于后。一、小蚕叠式蚕台育的好处通过几年来的推广使用,小蚕叠式蚕台育与普通育比较,有三点好处:1.增加了共育室的有效容量。根据对比,使用叠式蚕台能使有效容量增加一倍,育种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这样,可提高集中  相似文献   

3.
张军 《四川蚕业》2013,41(2):39-40
夏秋蚕是我省养蚕布局中的两个主要蚕季,对充分利用桑叶资源、养蚕设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夏秋蚕生产的特点和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省力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田时铭 《蚕学通讯》2001,21(3):56-56,63
采用大蚕省力化蚕台育 ,具有“二省一高”之效。即一省劳力。省力化蚕台育只有十层、给桑、除沙等技术操作每次只需 1 0分钟左右 ,比常规蚕箔育节省劳力 2 /3以上 ,而且蚕台可上下滑动 ,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老年、儿童等半劳力都可操作 ,是目前解决农村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在家缺劳力的最佳途径。二省投资。饲养一张蚕购买一套省力化蚕台育仅需投资 1 50元左右 ,比蚕箔育节省投资 1倍以上。“一高”即蚕茧产量高。由于省力化蚕台育每层有蚕网和蚕台布 ,蚕儿食桑后 ,蚕沙掉在蚕台布上 ,蚕沙不易发酵 ,不产生不良气体 ,加之蚕儿饲养在蚕网…  相似文献   

5.
<正> 大蚕简易蚕台育,适应大蚕生理需求,具“三省、两高”特点。据试验,省工具费58.5%,省用工费67%,省给桑时间90%,比对照单产提高10.1%,单产值增加15.3%,是实现“三高”蚕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群英 《四川蚕业》2010,38(4):37-37
<正>蚕桑是威远县八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市场行情猛涨,春、夏蚕喜获丰收。张平养蚕收入达1300元以上,蚕桑发展势头喜人,但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家里只剩下"38961"部队,劳动力紧缺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瓶颈",透视威远蚕业的喜与忧,推广科学养蚕,提高蚕茧质  相似文献   

7.
杨军 《广西蚕业》2005,42(3):9-10
本文总结了滚筒式蚕台省力化养蚕的技术措施、优点和管理经验。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养蚕生产效率,实现省力化养蚕。  相似文献   

8.
德清、桐乡、安吉等县蚕区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彻底消灭地蚕,夺取今年蚕桑生产更大跃进,积极增添蚕具,进行蚕具改革。德浦县城关公社新盟生产队、信谊生产队和桐乡县梧桐公社爱国生产队、安吉县青山公社等单位,就地取材,利用毛竹篾  相似文献   

9.
谢中伦 《四川蚕业》2004,32(1):37-39
金堂县位于川西平原东北龙泉山脉尾端,丘陵区为主。全县辖24个乡镇,总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员70万人,总耕地64万亩。地处温湿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6.5℃,年降水900mm左右,年日照1300小时左右,无霜期284天,桑树生长适宜期234天,养蚕期178天,伏季高温和“秋老虎”及秋绵雨等不利气候明显。  相似文献   

10.
浅谈省力化大蚕蚕台育防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影响蚕桑生产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现在我县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只有实施省力化养蚕技术才能减轻养蚕的劳动力用量,提高农民的栽桑养蚕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蚕室、蚕具、劳力三者不足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1992年起,在我县千秋乡竹节村对大蚕叠式蚕台饲育进行了试验和推广,缓解了“三者”不足的矛盾,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梁方 《广西蚕业》2002,39(3):46-47
大蚕蚕台育 ,就是在大蚕期间 ,不再采用地面育的形式 ,而是在大蚕房内用竹木材料制作三层左右的蚕台 ,每层面积约 5.6平方米 ,让大蚕在木板蚕台上或竹片加塑料编织 (袋 )布的蚕台上饲养至上蔟的一种饲育方法。大蚕蚕台育近年来在我县一些蚕户中悄然兴起 ,今年迅速发展到 90 0多户采用此法饲养大蚕 ,普遍反映好 ,取得了既稳产又高产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蚕台框架的结构及制作在 5米× 3米、面积为 1 5平方米的蚕房内 ,制作大蚕台框架每层一般长 4米 ,宽 1 .4米 ,面积 5.6平方米。生产上可以根据蚕房长度确定框架长度 ,根据方格蔟片长度…  相似文献   

13.
谢中伦 《四川蚕业》2004,32(2):32-34
金堂县位于川西平原东北龙泉山脉尾端,丘陵区为主。全县辖24个乡镇,总人口83.7万人,其中农业人员70.9万人,总耕地64万亩。地处温湿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6.8℃,年降水926.4mm左右,年日照1298.2小时左右,无霜期285天,桑树生长适宜期234天,养蚕期178天,伏季高温和“秋老虎”及秋绵雨等不利气候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简化养蚕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蚕业界的科技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蚕室外棚架育、地蚕育和简易蚕台育等饲育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方法未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县从事蚕桑生产的科技人员,经多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试验、比较,将大蚕简易蚕台进行了技术改进:蚕台增加接沙层,可随时漏排蚕沙,改善了蚕儿的生长发育环境,减少了蚕病的发生;蚕台用篾条制作,也可用桑条、黄荆条、玉米秆、高梁秆等制作,达到了取材广泛、制作简易、经济实用的效果。 1992年,“大蚕简易蚕台改进与推广”项目课题组在我县白龙镇、广坪乡(指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下同)等地进行了简易蚕台育的试点、示范,以及全具较大面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蚕室、蚕具、劳力三者不足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1992年起,在我县千秋乡竹节村对大蚕叠式蚕台饲育进行了试验和推广,缓解了这一矛盾,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赵乔见 《四川蚕业》2013,41(2):43-43,51
<正>大蚕省力化蚕台育是陆良县近年来引进推广的一项桑蚕饲育实用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推广以来,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省力化蚕台能降低蚕农养蚕用具一次性投资,节约成本,减轻操作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保证蚕座面积,稀座饱食,降低桑蚕发病率,提高单张产茧量,进而提高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农增产增效。1对比蚕簸育的显著优势1.1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我县常规饲养模式为蚕簸育,需要大量的竹子资源,而省力化蚕台由于使用的是工业化纤材料与少量的竹子,竹木用量大为减少,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 大蚕室外简易蚕台饲育,是对现行养蚕形式的革新,是解决日益发展的蚕业生产与简陋的蚕房、落后的手工操作、复杂的工作程序、繁重的体力劳动、低下的劳动生产率等之间矛盾的一条出路,也是保证蚕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方向顺利发展的良好途径。积极推行大蚕室外简易蚕台饲育,已成为普及蚕业科技,走科技兴蚕之路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就高县推广大蚕室外简易蚕台的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方仕贵  骆文 《四川蚕业》2005,33(1):32-33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蚕桑生产的不断兴起,广大专业人士和蚕农都在积极寻求大蚕省力化饲育的形式和方法。经过多年艰苦探索,我们已在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省力化饲育方面推出了一套具有三省两高(省工、省力、省成本、产量高、效益高)特点的大蚕简易蚕台(棚)饲育技术。采用此法养蚕,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给桑、除沙、消毒等管理用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19.
黄荣 《四川蚕业》2000,28(4):37-38
<正> 1 大蚕室外蚕台育技术大蚕室外蚕台育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对现行养蚕形式的革新,是解决日益发展的蚕业生产与简陋的蚕房,人蚕共居,口袋蚕房,落后的手工操作,繁重的体力劳动,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养蚕缺劳动力等之间矛盾的一条出路,也是保证蚕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顺利发展的良好途径。它具有三高三省的好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蚕的发育阶段,一般4~5龄叫大蚕。在生产实践中,大蚕和小蚕不仅外观体型、体色不同,更重要的是蚕儿生理特性、特点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大蚕随着生长发育变化,蚕室、蚕具也急剧增大,需要劳动力增大,尤其大蚕具有对高温、多湿、闷热等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又是绢丝腺成长发育阶段,因而食桑量大、排泄物增多,蚕座湿度重,易导致蚕病病原繁殖蔓延,影响蚕茧质量和茧质。为了适应大蚕在通风、干燥的环境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