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烟叶唇柱苣苔无菌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p H值、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等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灭菌前p H值为6.0,40 d不定芽诱导率为100%,不定芽数平均为9.58个/张,生长势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特性,为同类植物的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床扦插,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对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进行叶插试验,调查不同种的不定根和不定芽性状.[结果]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生根属愈伤组织生根型,不定根发生为15~36 d,不定芽发生为56~85 d;生根率在90.00%以上的种有百寿唇柱苣苔、融水唇柱苣苔、粗齿唇柱苣苔和荔波唇柱苣苔,寿城唇柱苣苔的生根率较低,为69.33%,心叶唇柱苣苔的生根率最低,仅为40.00%;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最大根长为3.09~5.25 cm、宽为27.17~30.73 cm,最大叶长为7.52~12.97 cm、宽为6.59~12.69 cm,不定芽数为1.0~2.4个,叶片数为2~4片.[结论]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不定根和不定芽发育时间差异较大,但生长良好,大多数种的生根率高,均适宜叶插繁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特性,为同类植物的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床扦插,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对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进行叶插试验,调查不同种的不定根和不定芽性状.[结果]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生根属愈伤组织生根型,不定根发生为15~36 d,不定芽发生为56~85 d;生根率在90.00%以上的种有百寿唇柱苣苔、融水唇柱苣苔、粗齿唇柱苣苔和荔波唇柱苣苔,寿城唇柱苣苔的生根率较低,为69.33%,心叶唇柱苣苔的生根率最低,仅为40.00%;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最大根长为3.09~5.25 cm、宽为27.17~30.73 cm,最大叶长为7.52~12.97 cm、宽为6.59~12.69 cm,不定芽数为1.0~2.4个,叶片数为2~4片.[结论]6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不定根和不定芽发育时间差异较大,但生长良好,大多数种的生根率高,均适宜叶插繁殖.  相似文献   

4.
以叶片为外植体,对条叶唇柱苣苔(Chirita ophiopogoide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0.1 mg/L 6-BA+0.1 mg/L NAA适用于初代培养中的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培养基MS+0.5 mg/L 6-BA+0.1mg/L NAA+10%香蕉+5%马铃薯和MS+0.5mg/L 6-BA+0.5 mg/L NAA+2%香蕉分别适用于继代增殖和壮苗培养,繁殖系数分别为7.9倍/60 d和5.6倍/60 d;培养基MS适用于生根培养,培养30 d后生根率达到100%;以腐质土为基质,将条叶唇柱苣苔生根试管苗移栽到大棚,成活率达92.5%。根据上述快繁技术,理论上每株试管苗每年可繁殖条叶唇柱苣苔种苗20 176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光照条件对丽格海棠体外快繁的影响。[方法]用丽格海棠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给予不同光照条件,观察不定芽的诱导率和增殖率。[结果]在1 000 lx光照条件下培养14 d,后移到2 000 lx光照条件下培养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在2 000 lx的光照条件时,增殖效果最好。[结论]不同光照强度直接影响丽格海棠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  相似文献   

6.
以珍稀植物浅裂小花苣苔(Chiritopsis lobulata)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不同光照、pH值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5.0μmol/L TDZ+1.0 μmol/L BA,最佳pH值为7.0~8.0,诱导率达94.4%,平均不定芽数为57.7;MS+2.0μmol/LTDZ+0.2 μmol/L NAA最利于不定芽增殖和生长;1/2MS+3 μmol/L IBA是理想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根系生长较好;移栽到半荫温室里的试管苗,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7.
蟆叶秋海棠“光灿”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蟆叶秋海棠"光灿"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通过控制培养基组分、光照条件、培养时间等对其最佳组培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长较为成熟的叶片为最佳外植体,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初代培养的光照强度以1200 lx为最佳,继代与生根培养的光照强度以1500 lx为最佳。诱导初期适当的暗培养有助于促进后期芽点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红阳”猕猴桃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阳"猕猴桃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4 500lx,16h/d,继代周期20~30d,愈伤组织暗培养.在MS+1mg/L 2,4-D+0.5mg/L 6-BA培养基中,外植体脱分化率达100%.在MS+2.0mg/L 2,4-D+0.4mg/L 6-BA培养基中,1~4代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3.38;在MS+5mg/L 6-BA+0.1mg/L NAA中,60d不定芽诱导率达83.33%.在MS+3mg/L 6-BA+1mg/L NAA中,不定芽1~6代平均繁殖系数达6.78;不定芽用0.01%IBA处理40min后在1/2MS培养基中生根率达100%;85株试管苗移栽到田间土营养钵中,15d成活81株,成活率达95.29%.  相似文献   

9.
以烟叶唇柱苣苔无菌芽苗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和不同生长素对其根系分化及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 mg/L+蔗糖30 g/L时,组培苗生根率高达100%,生根数多;在珍珠岩基质中栽培的生根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好,是烟叶唇柱苣苔组培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10.
以金叶苔草茎尖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和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0.05 mg/L;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 6-BA 0.05 mg/L+NAA 0.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1 mg/L+ IBA 0.1 mg/L,生根试管苗移人泥炭∶珍珠岩=2∶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增殖培养过程中选择光照时间8 h/d、光照强度1 500 lx,生根培养选用大容器育苗,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保护和开发利用半蒴苣苔这一民间植物药资源,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苄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组合对叶片愈合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和壮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半蒴苣苔快繁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合组织困难,但在叶片基部或切口处可直接诱导分化出不定芽,且随着6-BA 和NAA质量浓度的升高,芽的分化率先上升后降低,以MS+0.5 mg·L-1 6-BA+1.0 mg·L-1 NAA+1.5 g·L-1活性炭(AC)分化率最高,达到67.8%;但平均每外植体诱导芽数以MS+1.0 mg·L-1 6-BA +0.5 mg·L-1 NAA +1.5 g·L-1 AC最多,达到6.69个;不定芽增殖以MS+0.5 mg·L-1 6-BA+0.5 mg·L-1 NAA处理增殖倍数最高,达到23.43;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吲哚丁酸(IBA)的培养基中生根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再生率为91.7%;叶片培养最佳取材部位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第l~3片叶;培养基添加0.5mg/LGA3,芽增殖系数高达8.22,芽有一定的伸长生长;附加低浓度的6-BA0.3mg/L,芽明显伸长,长为3.89cm,得到壮苗,可直接用于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添加NAA1.0mg/L,诱导生根的时间最短为9d,生根率最高,达86.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利用荔波唇柱苣苔种子无菌播种的方式研究荔波唇柱苣苔的组培快繁技术。通过激素组合,不同浓度配比等方式进行试验,建立荔波唇柱苣苔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0.5mg/L6-BA+0. 1mg/L NAA,有利于诱导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和小芽,培养基MS+1.0mg/L6-BA+0. 1mg/LNAA有利于增殖分化,MS+0. 5mg/LNAA培养基利于生根,生根率达可达95%。  相似文献   

14.
以‘秦美’猕猴桃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高频直接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出芽最佳培养基为MS+5.0mg/L 6-BA+0.2mg/L NAA,40d出芽率达100%,每个叶盘平均出芽7.4个;不定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5.0mg/L 6-BA+0.2mg/L NAA+0.1mg/L GA3,每30d继代1次,1~5代平均繁殖系数达6.43;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7 mg/L IBA,30d生根率为91.11%.在土壤营养钵中,试管苗30d移栽成活率达92.47%.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秦美’猕猴桃的叶片高频直接再生体系,为其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影响山苍子离体快繁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50-1652
以山苍子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生芽诱导、增殖与壮苗生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山苍子可通过外植体直接分化丛芽和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芽2种途径形成组培器官。最佳培养温度为23℃。适宜丛生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2.0mg/L+IB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2.0 mg/L+KT0.5 mg/L+IBA0.1 mg/L,每40 d可增殖6.1倍;生根培养基以MS+IAA0.5 mg/L+IBA 0.5 mg/L+AC 0.3%最佳,生根率达88.6%。  相似文献   

16.
钟冠唇柱苣苔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霞  张占江  吕惠珍  韦莹  黄雪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606-2608,2615
为了筛选出适合钟冠唇柱苣苔[Chirita swinglei (Merr.) W.T.Wang]不定芽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培养体系,以其嫩叶为材料,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灭菌20 s,再用1g/L HgCl2浸泡7 min为最佳的外植体灭菌方法;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6-BA 0.3 mg/L+NAA 0.1 mg/L为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1/2MS+NAA 0.1 mg/L+活性炭1 g/L为最适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诱导叶片分化产生不定芽,然后对不定芽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3 mg·L~(-1)TDZ+0.5 mg·L~(-1)IBA,不定芽诱导率达到1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1)KT+0.3 mg·L~(-1)IBA,增殖率可达8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1)IBA,平均生根率可达到92.86%;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3.7%。本研究建立了河北杨高效植株再生体系,为河北杨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柚无菌实生苗的上胚轴、下胚轴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葡萄柚上胚轴分化不定芽的能力最强;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NAA 0.1 mg/L+Ag NO32 mg/L+蔗糖40 g/L,培养40 d后不定芽分化率为78.33%,不定芽数为3.66个;最适生根培养基为l/2 WPM+NAA1.5 mg/L+AC 0.1%+蔗糖40 g/L,生根率达73.33%,生根数为1.91条/株;生根苗移栽30 d后成活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香草兰的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从种子→原球茎→丛生芽→完整植株的试验过程,筛选出较适合香草兰种子无菌萌发和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32~36℃的暗培养条件下,香草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VW 6-BA 1.0 mg/L NAA 0.1 mg/L;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3.0 mg/L NAA 0.1 mg/L,温度(26±2)℃,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每天连续光照10 h;诱导出的小芽在1/2MS NAA 1.0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 d左右即可长出2~4条根,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蓬蘽茎段与叶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蓬蘽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HgCl2处理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和继代培养次数对增殖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NAA对生根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以及光照强度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5%酒精浸泡45 s,再用0.1%HgCl2处理8 min为最好的消毒方法,污染率为31.58%,褐化率为21.06%,存活率为52.63%;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0.1 mg/L,增殖系数最高可达9.22;继代培养次数越多,增殖效果越好;正交试验筛选出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2 mg/L+NAA0.5 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01 mg/L,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11.13条,平均根长3.9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