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养殖业也呈现着高速发展的趋势,而且在目前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林下生态养鸡和防疫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着。由于在最近几年,人们对于食品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更愿意享受生态的绿色食品,而林下生态养鸡产业所养殖出来的生态鸡品种口味独特而且绿色健康,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以及喜爱。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生态养鸡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注重林下生态养鸡产业防疫技术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下生态养鸡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此,本文针对林下生态养鸡和防疫技术做出了一定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林下生态养鸡防疫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西来宾绿色双高糖料蔗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带动下,广西来宾市在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技术上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经营体制和农技推广机制以及产业现实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下,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效果尚不理想。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来宾市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国相似蔗区科学创建绿色双高糖料蔗基地,提升糖料蔗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挖掘糖料蔗增产潜力,促进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县早熟蔬菜发展比较快,大部份蔗区转向种菜不种蔗。为了稳住蔗农种蔗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早菜的种植面积,适应市场的需要,本站从1988年开始进行“蔗地综合利用”的研究,进行了果蔗与早瓜、蕃茄、茄子等不同蔬菜品种达配的间套种。通过近几年系统观察研究,证明“蔗地综合利用”效益显著,提高了蔗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可稳住蔗农种蔗的积极性,解决4、5月份蔬菜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滴定土壤酸度的方法研究广西蔗地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广西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不强且对酸敏感,其土壤酸化转折点在加入模拟酸雨pH值3.0-3.5之间。酸雨会造成蔗地土壤严重酸化,而年施用75t/hm2酒精废液对蔗地土壤酸化影响较小。影响土壤酸缓冲性能因素主要为有机质、物理性粘粒、盐基总量和交换钙。据此可采取增施有机肥,施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或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以及增加土壤覆盖如蔗叶还田,或采取等高种植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减少土壤粘粒及阳离子流失,降低土壤酸度,从而提高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改善蔗地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海南地处热带边沿,光照、温度和雨水条件都非常适合糖蔗的生长。近几年海南每年的糖蔗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7.0万hm2左右,总产量约为400万t,总产糖量约为37.5万t。通过对海南省糖蔗种植区域的地形地貌、田块大小、现有糖蔗生产的模式、糖蔗收割方式以及糖蔗的压榨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海南糖蔗生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南省目前糖蔗生产的现状,提出海南糖蔗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泾川县发展林下养鸡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泾川县发展林下养鸡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目前林下养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从现状分析,对养鸡品种、放养地选择及放养要求、林地环境适应、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落实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4年6-8月,左江流域驮卢蔗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少蔗地水淹,甘蔗损失惨重。本文分析研究了水淹蔗地的甘蔗形态特征及蔗糖分等性状。结果表明,长期水浸蔗田的甘蔗,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严重下降,受淹宿根蔗地和新植蔗蔗地的蔗茎比重分别比正常蔗下降19.6%和19.1%,产量分别下降47.5%和44.0%,蔗糖分下降0.18-1.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墨江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做好蔗区规划、品种布局、甘蔗抗旱种植和宿根蔗管理;抓好甘蔗产业扶持带动、奖惩推动,从而促进墨江甘蔗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广西上思县糖料蔗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当地两大糖料蔗龙头企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两家公司的发展现状、产业链特点、企业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依据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对当前上思县糖料蔗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和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养鸡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某些传染病,严重地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甚至有时全军覆没。因此在发展养鸡生产的同时,必须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由于畜牧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工厂化养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发展经济,活跃市场,满足人民需要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工厂化养鸡生产提供了丰富经验。但由于我国工厂化养鸡生产尚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认为,探讨当前工厂化养鸡规模,对于积极稳妥地发展工厂化养鸡事业是非常必要的。规模与社会条件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工厂化养鸡日趋向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大型化和超级市场(大联合企业)发展。因此,规模的大小总是与社会的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相联系的。众所周知,创建一个一定规模的鸡  相似文献   

12.
糖料蔗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糖料作物,在广西来宾市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70万亩,成为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糖料蔗的大面积种植推动当地制糖加工产业链的发展,糖产量约占全国的11%。本文针对来宾种植区糖料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有关内容以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及实践效果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提升糖料蔗的栽培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鸡业正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庭院养鸡仍是农村的一种大众化的副业。庭院养鸡规模不大,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居高不下的死亡率极大地挫伤了养鸡户的养鸡积极性。经过几年在农村工作的观察和调查,笔者认为庭院养鸡存活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生产增产措施,已广泛得以应用。资料记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从用天然材料覆盖地而栽培作物发展而来。1、蔗叶覆盖种蔗经多年多点调查结果表明,用蔗叶覆盖种植甘蔗比对照没有用蔗叶覆盖种蔗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表现:(1)宿根发株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裸地)提高6%。(2)分蘖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提高4%。(3)茎长增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高19cm。(4)茎径增粗,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粗0.07cm。  相似文献   

15.
火烧蔗地残叶损失了肥料,却能提高宿根蔗出苗率和蔗苗素质,减少蔗头感病机会并减轻霜冻危害,利于田间作业,为提高单产找下了基础。因此,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对养鸡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为了保障养鸡产业更好地发展,文章主要研究了对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宿根蔗是指上造甘蔗收获以后,留在蔗地上蔗蔸(头、桩)的蔗芽萌发培育成新的一造(季)甘蔗,又称老根蔗、老蔸蔗。甘蔗是龙州县的支柱产业,目前,龙州县种植面积35300hm^2左右,其中宿根蔗面积占总面积50%左右。因此搞好宿根蔗的栽培管理,对促进甘蔗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龙州县农技部门通过指导农民在宿根蔗地覆盖地膜提高了宿根蔗的出苗率、减轻霜冻为害,使得每667m^2产值在原有基础上多增0.8~1t,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积极响应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号召,以大会战形式推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殖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着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和养殖户经济效益。多年来,笔者在林下养鸡技术推广工作中注重查找、总结和分析常见的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技术措施,收到良好效果,更好地促进林下养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速。2014年,德保县林下养鸡出栏400万羽,产值1.2亿元,养殖农民增收1 5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果蔗新品种川蔗28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品质特点,较详细介绍了川蔗28号新植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宿根蔗管理技术,以及育苗移栽技术要点,以期对我省农民种植川蔗28果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云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甘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办法和措施,为推进云县甘蔗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