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弧菌病是真鲷养殖业的大敌之一,其发病率在养殖真鲷细菌性疾病中居高。该病的流行期分别在高水温期和低水温期,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尤其是近几年,由于滑走细菌的介入,使病情与措施更为复杂化,本文着重介绍弧菌菌的习性和防治技术现状,仅供参考。一、病鱼弧菌菌的发病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真鲷弧菌病病原菌对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抑菌作用较强的4种抗菌药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C)以及药物最小抑菌时间(MIT)的规定,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MLC和MBC最低,MIT值最小。小型治疗的实际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对该病的治愈率达70%,不仅如引,还能控制该病的发生(发病率为20%),由此可见,在本实验所用的30种抗菌药物中,多粘菌素B是防治该病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杨臣 《水产养殖》1992,(4):16-17
福建省某水产养殖场养殖的种用真鲷(Pagrosomus major)于1989年3月发生了一种以鳞片脱落、鳍基部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从病死真鲷体内分离到一株弧菌,其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与鳗弧菌基本一致,抗原性与鳗弧菌相同,因此认为这次真鲷疾病是由鳗弧菌引起的真鲷弧菌病。  相似文献   

4.
吴后波 《水产学报》2003,27(6):606-609
弧菌病(vibriosis)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养殖真鲷(Pagrus major)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该病的暴发性流行给整个真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明确其病原菌是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基础上,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证明真鲷弧菌病真正的致病因子是最小弧菌在致病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这种毒素是单一多肽,不具备典型的细菌毒素的A、B亚基结构,不耐热,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外毒素性质独特,是最小弧菌产生的一类新的毒力因子,作者将这种毒素命名为Vm - Pm毒素。为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上旬以来,宁德蕉城区三都镇网箱养殖的真鲷发生多起真鲷长颈棘头虫病,尤以三都镇青澳养殖区最为严重。其中有一家养殖户共养了100多箱真鲷鱼种,体重在100~150克左右,每天损耗400多尾,且发病率高达50%。当时水温在12~17℃,发生大量死亡颇为意外。经我们施药治疗一周后,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一、流行、症状与危害据有关材料记载此病感染率在70%左右,盛期为6~7月,在当时低温(12~17℃)情况下,真鲷大面积发生此病却很少见。该病主要危害真鲷鱼种和成鱼,特别是鱼种,严重寄生时会引起…  相似文献   

6.
真鲷是日本、台湾省、英国、朝鲜等;;.地的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近年来,平。潭县网箱养殖真鲷发展迅速,至1996年全县已发展到3万多箱,为全省之冠,年产量为全县海水鱼养殖产量的70%以上。由于海水鱼疾病与淡水鱼疾病的差异,以及防治措施的实施难度较大,经验又少,一旦发生疾病,很难达到预期的疗叫效,从而给专业户造成了经济损失。而真鲷容易患病,致使每年因病害死亡率在30%以上。网箱养殖的真鲷鱼病,其流行季节一般为5~9月,其高峰期多为当年的7~8月份。而危害最严重的为当年的真鲷鱼种,以细菌性肠炎病为主,并与肝炎病…  相似文献   

7.
1症状 弧菌病的典型症状是体表形成溃疡。因此。又称为细菌性溃疡病。其症状随病鱼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较为共同的症状是:发病初期体表部分褪色。随后充血或出血(其中鳍基部和鳍膜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形成溃疡;有的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眼球变白混浊。患病牙鲆肠道白浊。腹部膨胀。解剖病鱼,肝、脾、肾等内脏充血、肿大;肠道发炎、充血。肠粘膜组织腐烂脱落,肠内有黄色粘液。  相似文献   

8.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鲈科、鲷科、魨科、鯵科及鲆鲽类等都有可能患病受害。自2001年以来,文登市为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鲆鲽鱼类及虾类测报单位,在测报调查中,多次发现测报鱼类患有弧  相似文献   

9.
<正> 真鲷是日本、台湾、英国、朝鲜等地的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近午来,平潭县海水网箱养殖真鲷发展迅速,至1991年全县已发展到3万多箱,为福建全省之冠,年产量占全县海水鱼养殖产量的70%以上。由于海水鱼疾病与淡水鱼疾病的差异性,其防治措施实施难度较大,加之经验少,一旦发生疾病,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从而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了经济  相似文献   

10.
养殖大黄鱼低温弧菌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沿海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冬天发生大量死亡,从病鱼体内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细菌GYC0227。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这株菌为大黄鱼的病原菌。对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16S rRNA分子鉴定。PCR扩增获得了GYC0227菌株大小约1.5kb的16S rDNA部分基因片段,产物经回收纯化,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对阳性克隆子进行酶切及PCR鉴定,并测序,将测定的序列递交NCBI进行BLAET同源序列比对,与溶藻弧菌的标准菌株的16S rDNA具有96%的同源性。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GYCD227菌株属于溶藻弧菌。该菌适应于低温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7—25℃,并测定了其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真鲷(Pagrus major)是名贵海水经济鱼类;暖水性,洄游较强;主要生活在岩礁、沙砾或贝藻丛生的海区;食性杂,以底栖甲壳类、贝类、棘皮动物及小鱼虾为饵料。近20年来,业已成为日本继(鱼师)鱼之后的第二种主要海水养殖鱼种;香港、台湾地区及福建、广东和海南均有相当的养殖规模;据统计,1989年福建投放真鲷苗种25万尾,1990年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 积的日趋增多,我省的河蟹青 苗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 育苗生产中的病害发生也越来 越严重,给育苗业带来了重大 的经济损失。其中,弧菌的感 染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 病快,死亡率高,使育苗工作 者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科学 地认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弧 菌感染的发生已成为育苗工作 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 河蟹育苗系统中发病幼体、致 病性弧菌、环境以及三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 了河蟹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 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发病幼体 感染弧菌的河蟹幼体一般 体色浑浊,摄…  相似文献   

13.
肖国华 《科学养鱼》2001,(12):42-42
弧菌是近年来在河蟹人工育苗中最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病害之一。它的感染蔓延速度快,在发病期间如治疗及防范不当,可使幼体在2~3天内全部感染,尤其是在变态过程中,4~6个小时可造成幼体80%以上集中死亡,有时会造成整个车间内全部死亡。1.病原河蟹状幼体的弧菌病原体主要有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等。2.主要症状河蟹弧菌主要发生在Z1~Z2及Z5~大眼幼体的变态期间。尤其以Z1~Z2间更为突出。在Z1~Z2期间的主要症状为:排幼后Z1第二天摄食量减少,幼体活力及趋光性下降,至第三天变态前,育苗池中粪便明显减…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殖真鲷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永添 《河北渔业》2002,(3):31-32,43
<正> 真鲷,俗称红鳞加吉鱼。体色红艳,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较高。但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的真鲷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了真鲷养殖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挫伤了养殖业者的积极性。为此,笔者现将真鲷主要疾病的防治技术及其有关情况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第七讲文蛤弗尼斯弧菌病的研究与防治技术随着文蛤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海洋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加重,文蛤的病害也跟着发生,发病的情况越来越重,受灾的面积越来越大,损失惨重,仅1989年,江苏南部沿海文蛤死亡数量高达6000多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人民币。通过广泛调查,实地考察,数百次室内的对比试验,证实:江苏南部沿海多年来文蛤发生大批死亡的主要致病菌是一种海洋弧菌,学名叫弗尼斯弧菌(V凡rnjksii)。文蛤患上弗尼斯弧菌病,一般的症状为:钻出滩面,闭壳肌松驰,出水管喷水无力,贝壳光泽暗淡,不吃食、瘦弱…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对虾细菌性病害时有暴发与流行,使虾农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对虾生产大滑坡。据调查引起对虾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微生物是弧菌。被弧菌感染的病虾,活动锐减,静伏时垂头弓背,游泳时无方向性,腹部肌肉的透明度有时会变小,血凝固速度变慢并失去原有的淡青色,食欲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3.真鲷养成技术(1)真纲苗种来源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为主,由养殖户从渔民手里购买。捕捞真鲷苗种季节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前期苗种体长1cm左右,成活率达60~70%;后期真鲷亩种较大,成活率达70~80%。首先将这些真鲷苗种投放...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综述了由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灿烂弧菌等弧菌引起的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典型症状、病原学、病理、检测技术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笔者对弧菌病的防治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另外对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